性早熟女性儿童的临床特征分析和健康干预措施研究

2019-02-08 11:54胡忠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初潮女童性激素

胡忠萍

(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江苏 无锡 214400)

女性儿童性早熟是指女性儿童在8岁之前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身高和体重增长过快、性腺增大和第二性特征发育,或者在10岁之前出现月经来潮的现象。女童发生性早熟后,不排除体内出现性激素肿瘤,主要是体格增长过早过快易使骨骺提前融合,导致生长期缩短而提前终止,成年后升高明显低于同龄人;还会因过早的性特征和生殖器器官发育影响女童的心理,从而影响女童的学校和日常生活[1]。为了促进女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对近年来的26名性早熟女童进行原因分析和探讨健康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童保健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管理的26名性早熟女童列入观察组,纳入标准为年龄7~12岁(平均9.5±1.1岁),出现月经来潮和/或第二性特征发育,性激素水平升高;排除不完全性性早熟,内分泌疾病等。选择同期在我科建档的健康女童26例列入对照组,年龄7~12岁(平均9.7±1.2岁),排除性早熟。本研究经女童家长知情同意,以及医学伦理审批。

1.2 研究方法

根据儿童保健的标准和性早熟相关知识,自制女童性早熟问卷式调查表。分别对两组女童在家长的陪同下,采取封闭的无记名的复方进行填写。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询问乳房发育和月经初潮的年龄,检查乳晕直径;抽取静脉血液,测定血浆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等性激素水平。对观察组女童从遗传、生理、饮食、环境和家庭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儿童保健干预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观察组的BMI和乳晕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乳房发育和月经初潮年龄显著提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的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的比较

组别 n BMI(kg/cm2) 乳晕直径(cm) 乳房发育(y) 月经初潮(y)观察组 26 20.8±1.3 2.8±0.7 7.6±0.5 9.2±0.4对照组 26 17.6±1.5 1.9±0.5 9.7±0.6 10.3±0.5

2.2 性激素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的FSH、LH、E2和P等性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性激素水平的比较

表2 两组性激素水平的比较

组别 n FSH(IU/L) LH(IU/L) E2(pg/ml) P(ng/ml)观察组 26 4.19±1.34 3.16±0.83 43.7±6.8 0.38±0.11对照组 26 3.47±1.25 2.58±0.67 25.3±5.4 0.31±0.09

3 讨 论

本研究经过调查分析,观察组女童的性早熟与遗传、生理、饮食、环境和家庭因素相关。大多女童母亲的乳房发育年龄<10岁,月经初潮年龄<12岁,父母体质量指数超标明显。女童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和超重,女童出生时为早产和低体重等较多。大多女童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经常食用油炸类和洋快餐等食品,以及较多食用营养口服液等,使用富含性激素的护肤产品等[2];过多看电视和视频产品,多接触与性知识相关的影视和图片等;频繁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开灯睡觉等不良习惯等,减少松果体褪黑素的分泌。单亲或重新组合等家庭结构异常,缺少父亲管教和母爱,易出现心里突变;家庭关系不和谐,女童心理压力增大易致内分泌失调。

要高度重视女童性早熟的危害性,针对性早熟女童可能存在的致病因素,应采取系统性的综合健康干预措施。给予青春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对生活饮食习惯、运动、心理等进行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培养女童的健康生活理念;避免过多摄入油炸类、营养品和洋快餐等食品,纠正开灯睡觉的习惯,减少过多的户外日晒运动;避免接触性知识相关的视频和书籍,给予正确的性知识教育。对性特征发育明显异常和性激素水平异常升高的女童,应及时给予促性腺激素类似物和生长激素等药物治疗,控制性激素水平,减缓性特征发育,降低性早熟给女童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负面影响[3]。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观的改变,女童发生性早熟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第二性特征发育提前和性激素水平明显升高,给女童带来心理和生理影响。应该针对女童发生性早熟的致病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切实控制女童性激素水平,减缓性特征的发育,利于女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初潮女童性激素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用爱守护,宝山二中心开发女童保护课程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陕西省青春期少女月经初潮年龄分布及其与体质指数的关系研究
女孩月经初潮后身高增长(预测)与骨龄相关探讨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十五岁少女还没来月经怎么回事
OSAH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