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 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

2019-02-10 06:58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甲磺酸罗哌卡因

张 鑫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麻醉科,湖北 老河口 441800)

剖宫产是外科手术中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切开母亲的腹部和子宫,分娩出婴儿[1]。目前,临床分娩过程中,通常采用合理的麻醉方式和药物来帮助产妇减轻分娩疼痛。本文就分析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45±1.78)岁;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9.78±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1)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患者;(2)具有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3)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等。

1.2 方法

产妇在分娩前,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产妇进行分娩时要随时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产妇建立静脉通道。所有产妇均在分娩开始前选择L2-L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操作,硬膜外头侧置入3 cm导管,同时给与患者1.6%的利多因卡3 mL。手术结束后在患者的硬膜外导管内注射盐酸氢吗啡酮(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95),注射剂量为0.3 mg,随后给两组患者连接镇痛泵,研究组连接浓度为0.2%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21)150 mL,对照组连接150毫升的生理盐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评分,两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评分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评分

组别 n 术后4 h 术后8 h 术后12 h 术后24 h研究组 40 2.45±0.42 2.76±0.45 2.21±0.40 1.78±0.32对照组 40 2.80±0.50 3.11±0.52 2.45±0.42 1.98±0.36 t - 3.389 3.219 2.617 2.626 P - 0.001 0.002 0.011 0.010

3 讨 论

剖宫产手术的疼痛主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和手术创伤两部分形成的,由于该疼痛会造成患者产生一系列不利的临床症状,所以针对手术疼痛,临床上采取进行麻醉缓解的方式帮助患者减轻[2]。而硬膜外麻醉主要是指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即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内,阻滞脊神经根,通过短暂的使支配的区域内产生麻醉[3]。盐酸氢吗啡酮是一款阿片类药物,通过硬膜外注射后能够迅速产生镇痛的功效,但其镇痛效果持续时间不长;甲磺酸罗哌卡因则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常用于硬膜外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中,其脂溶性较低,所以在镇痛的效果方面较差,虽然药物本身的副作用较少,只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会产生轻微的毒性,对患者的运动神经不具有影响,但是单独使用不能足够缓解剖宫产患者的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中,采取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对产妇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甲磺酸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