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情(3)

2019-02-16 21:32陆德彪刁学刚
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昌龙井茶茶文化

陆德彪 刁学刚

(1.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杭州 310020; 2.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杭州 310006)

1 袁家军省长考察浙茶集团贵州普安“白叶一号”工程种植基地

6月26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实地考察浙茶集团普安“白叶一号”白茶种植基地,浙江省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邵峰,浙茶集团总经理吴骁等陪同调研。袁家军省长详细询问了项目规模、田间管理、茶叶加工、市场销售、利益分配等情况,并听取邵峰主任和吴骁对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袁家军指出,“白叶一号”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关怀、牵挂,是浙黔两地茶产业联动的重要纽带,要以“白叶一号”项目为样板,强化茶叶特色产业发展对脱贫攻坚的带动作用,坚持树典型、建模式、出亮点,为普安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参加考察的还有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捷,贵州省副省长吴强,浙江省代表团成员等。

2 浙江茶产业政协委员会客厅举行首场活动

6月27日下午,浙江茶产业政协会客厅创建后的首场活动在浙茶集团梅坞庄园举行。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等领导,会客厅牵头委员、浙茶集团董事长毛立民等二十余位省政协委员、业界专家、茶叶产业协会龙头企业会员代表出席座谈会,围绕“‘三产融合、六茶共舞’打造茶产业的‘第六产业’,助推浙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陈小平副主席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茶叶虽是一片小小的叶子,却是一个大大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绿色产业,浙江茶产业政协委员会客厅要发挥好团队合力,牢牢把握会客厅“学习交流的新载体、联系群众的新纽带、协商民主的新路径、团结联谊的新平台”定位,始终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聚焦主业,彰显特色,设计好议题,以小切口、大主题、开放式的活动方式,深入研讨,深化研究,形成业界共识,共同助力浙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浙江茶产业发展势头向好,但产能过剩现象仍然突出,智能化发展也相对滞后,亟须建立茶企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和交流机制,广泛凝聚共识”,“目前中小茶企面临融资难、劳动力短缺问题”,“喝茶、饮(料)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在发展中要避免过多的噱头,茶叶健康功能的基础性研究要跟上”,与会人员针对产业实际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

3 浙江省第二届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成立

根据《浙江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管理办法》,经研究,确定了粮油、茶叶等10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各团队名单,并要求各产业技术团队要加强与农技推广体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机衔接,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优化农业科技服务,强化产业技术集成和成果推广应用。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渔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浙江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衔接省级团队,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依托地方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资源,组建市、县(市、区)产业技术团队。本届省茶叶产业技术团队设龙井茶组、 其他绿茶组、 红茶与黄茶组, 罗列万研究员为团队组长, 肖强、 杨秀芳、 陆德彪为首席专家。

4 我省着力规范龙井茶委托加工和分装行为

日前,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19年产区外委托加工和分装企业龙井茶专项监测暨现场监督检查。首次以委托加工和分装企业的专项监测与检查活动,其目的是督导龙井茶委托加工和分装行为,规范质量定级和标签标识;检查相关企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条件的符合程度;调研产区外授权企业的运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监测(检查)内容包括:预包装龙井茶感官质量、预包装龙井茶标签标识与证明商标使用、龙井茶委托加工与分装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情况、相关企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依据GB/T 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18650《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判定产品感官质量与所标示级别符合情况;依据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2018版)》等要求,审查龙井茶包装标签标识与证明商标等规范使用情况;依据《分装、委托加工企业申请使用龙井茶证明商标的特别规定(2018版)》,通过检查龙井茶产地备案、进出货台账及其管理等,评估企业是否满足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条件;依据相关企业提交的《整改报告》和有关规定,检查是否落实到位。在完成现场检查、样品抽取的基础上,8月上中旬组织省市场监管局、浙江大学、农业农村部茶叶质检中心、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区茶叶主管部门等举行了龙井茶监测样品感官质量评审和包装标识标签审查会,对预包装龙井茶存在的等级质量和标签标识问题进行了评审判定,作为企业整改的内容。

5 抹茶加工装备及产业发展论坛在绍兴举办

为推动我国抹茶产业发展,由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茶叶》编辑部和浙江越丰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抹茶加工装备及产业发展论坛”于6月5日在绍兴市举行,来自贵州、湖北、陕西、江苏、浙江等12个省(市)茶叶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及茶叶企业共130余位代表参会,浙江茶叶集团董事长毛立民主持论坛。绍兴御茶村董事长刘志荣、中国农科院茶叶所副所长鲁成银、中国农科院茶叶所尹军峰研究员、浙江越丰茶叶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晓阳等4位专家分别作了《抹茶的生产及应用》、《抹茶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控制》、《现代抹茶装备与加工技术现状与趋势》和《抹茶相关装备研发现状》专题报告,从不同角度解读当前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浙江越丰茶叶机械有限公司、浙江东方茶业公司和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装备、加工车间和生产茶园。

6 《新昌茶经》出版发行

7月25日,《新昌茶经》出版发行座谈会在新昌县白云书院举行,用《新昌茶经》讲述“新昌茶故事”。据悉,《新昌茶经》自酝酿到筹备再到完稿出版已近五个年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国著名茶界专家学者参与评审指导,陈宗懋院士撰写序言。全书50余万字,分概述、大事记、《茶之源》《茶之史》《茶之制》《茶之业》《茶之市》《茶之祖》《茶之缘》《茶之俗》《茶之器》和《茶之韵》等篇章,记述新昌得天独厚的产茶环境和茶业发展历程,发掘整理自东晋禅茶之祖支公茶风至大唐茶僧皎然首倡茶道的禅茶文化源流,重点梳理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茶业发展的“新昌模式”等重要内容。新昌县委副书记柴理明表示,《新昌茶经》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新昌茶经》作为一部专业志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二是为开展县情教育提供了教材,三是为宣传推介新昌提供了载体。全县要充分应用《新昌茶经》的功能作用,在出版发行后,要思考在如何运用上做好文章,把新昌茶经宣传好、应用好、继承好,为新昌茶产业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7 安吉“龙王山”二十周年再启航

安吉的一方水土孕育了安吉白茶,成就了龙王山茶叶。近日,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举行了20周年新启航庆典活动。二十年来,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从即将要倒闭的一个乡镇企业改制,董事长潘元清从450亩荒山和15亩白叶一号幼龄茶园、负债47万元、1.5万元贷款起步,由年产值不到30万元,五、六个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企业近40名员工,产品在全国有了几百家经销网点和近千个分销商,产值近3500万元的浙江茶叶行业知名企业之一。龙王山成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示范名优茶场,湖州市农产品质量奖,湖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等等荣誉。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把党建文化浸润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有机结合,以党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8 浙江省茶标委获2019年度省级标技委考核优秀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过自查自评、书面材料评审、现场考核以及结合日常工作情况综合评价等程序,最终获评优秀。2018年以来,省茶标委相关委员积极参与并推进国际标准2项,牵头制定国家标准1项,指导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起草制定地方标准7项。同时,省茶标委积极应对贸易壁垒,联合各级贸促会组织多次会议和培训,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跟踪和研究工作,为摩洛哥推迟实施针对进口中国茶叶的农残标准发挥了积极作用。浙茶集团作为省茶标委秘书处承担单位,深入开展各项茶产业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化研究、标准制修订、标准宣贯实施、标准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对行业标准化建设起到良好的支撑与示范作用,为我国茶叶走向国际市场、助力打破绿色贸易壁垒贡献重要力量。

9 “《采茶舞曲》·音乐小镇”项目蓝图令人神往

近日,泰顺县的音乐小镇项目惊艳现场。该项目位于《采茶舞曲》诞生地东溪,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总投资3.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滨水音乐主题公园、音乐博览园等。一是要打造传承保护世界名曲示范地。以《采茶舞曲》创作旧址(土楼)、音乐体验中心、《采茶舞曲》纪念馆等项目为支撑,重现世界名曲创作历程,深化名曲保护传承。二是要打造茶旅融合样板地。该项目是省内首个茶歌与旅游、乡村与音乐深度融合示范项目,依托项目推进音乐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实现音乐与茶文化的强强联合,加速音乐产业与茶产业深度融合。三是要打造浙闽音乐小镇打卡地。以周大风创作世界名曲《采茶舞曲》诞生地为背景,以音乐博览园等为核心,打造茶歌之乡、音乐小镇。四是要打造民歌研学和音乐精品创作地。吸引浙音、省音协、浙师大音乐学院和市音乐学院等音创基地授牌落户,举办浙闽皖赣四省参赛的茶歌大会和城市乐团专场演出,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近年来,东溪乡以建设“茶歌小镇·音乐东溪”为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推进。先后累计投入约6000万元,新建了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和演艺厅,修缮了《采茶舞曲》创作旧址国保东溪土楼,成立了省大风音乐艺术学院东溪分校,建成了泰顺茶文化客厅,水上舞台、镶满音符的滨水音乐主题公园成为音乐小镇的特色打卡地,成功举办首届全省茶歌大会,来自浙江、福建等四省99组选手过关斩相聚《采茶舞曲》诞生地,以甜美歌声会友,打造浙江跨省兴文旅新样板。随着音乐小镇的不断建设,茶乡走出的乡贤也欣然回归,茶文化现代科技园等5个总投资达到3亿元“茶项目”纷纷落地并加快建设。

10 温州市举办茶文化摄影大赛

为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提高“温州早茶”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19温州茶文化主题摄影大赛已于日前落下帷幕。2019温州茶文化主题摄影大赛,从2019年3月5日至5月5日作品征集以来,共收到全市摄影爱好者单幅作品339幅,组照21幅,题材内容广泛,分别有茶园、制茶工艺、茶事、茶品牌、茶旅游、茶艺表演等相关内容,摄影师们通过摄影艺术创作把茶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助力温州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鼓与呼。经过评选,有56幅作品获奖。

11 “龙泉红”品牌全国启用

5月28日上午,龙泉红·西湖品鉴会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举行,展示了龙泉市绿水青山的优越生态优势和“茶瓷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公用品牌“龙泉红”正式在全国启用。瓯江源头水,江浙顶峰茶,千年龙泉瓷。“水、茶、瓷“有机融合,让龙泉茶这”‘清香“产业发展风生水起,龙泉成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文化之乡和中国最美茶乡。”龙泉市委书记王顺发介绍说,龙泉红茶的制茶技艺与毗邻的武夷山红茶一脉相承,依托生态、海拔等资源优势,凭借“香、活、甘、醇”的特色品质,先后荣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金奖、浙江省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浙茶杯”红茶评选金奖、省农业博览会金奖等称号。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森林植被茂密,山间云雾缭绕,是江浙沪地区海拔最高的产茶区,有红茶生产之优异禀赋。经自然生态和优良制茶工艺双重条件加持的“龙泉红”红茶,外形条索紧实,色泽乌润,金毫显露,香气馥郁,有明显花香、果香,滋味甘活鲜爽,汤色橙黄明亮。“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提升发展生态经济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把高质量发展茶产业作为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着力实施‘以瓷带茶,以茶促瓷,茶瓷互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龙泉市的茶园面积约为6.2万亩,其中,红茶的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到全市茶产业的近50%。这一区域品牌的起航,不仅代表了又一产茶县域多茶类发展战略的起步,也为红火复兴的中国红茶市场再添一把“新柴”。品鉴会上,龙泉为到场的来宾奉上了三道“龙泉红”,第一道茶是“磨石栏”野生老枞红茶,采自被誉为桃花源的龙泉市饮用水水源地岩樟乡,花香优雅,入口绵柔细腻,回味悠长。第二道茶是龙泉红金牡丹品种红茶,这款茶香气霸道,蜜果香浓郁,滋味甘甜,品之口齿留香。第三道茶是龙泉红凤阳山野生红茶,其香型丰富,有蜜果香和木香,滋味醇厚,回甘生津。在茶香浸润中,“龙泉红”的韵味越发绵长。

12 大佛龙井茶品牌提升行动启动

最近,新昌县围绕“打造百亿茶产业,创建龙井第一县”这个总目标,启动大佛龙井品牌提升行动,计划持续健全茶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茶业发展有机衔接,充分应用大佛龙井的品牌价值,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该县将打出提升行动首套“组合拳”——实施“11358”工程,即开展1次品牌管理专项整治,成立1个茶叶产销联盟,构建3次检测质量管控体系,新增50家专卖店(销售专柜),举办80场茶香品鉴活动,促使大佛龙井的品牌管理更加规范、品牌营销更加自觉、品牌基础更加坚实、品牌覆盖更加广泛、品牌渗透更加深远,更加凸显大佛龙井的性价比,提升大佛龙井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新昌茶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13 全国首个国际茶文化学院在杭成立

5月18日,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成立仪式举行,这是全国首个国际茶文化学院,由浙江树人大学、中国茶叶博物馆、浙茶集团、日本国际茶道香道丹月流、韩国青茶文化研究院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茶文化国际教育与传播,面向未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茶文化方向人才。

14 “艺福堂”龙井茶保鲜工艺再升级

绿茶喝的就是新鲜,龙井茶尤为如此。如何延长龙井茶的保鲜期,让消费者常年都能喝到新鲜的好茶,这是各大绿茶品牌商家竭尽全力攻克的难题。5月29日,艺福堂推出全球首款氮气保鲜奶粉罐装龙井茶,这是艺福堂继今年3月赛西湖牌生态好龙井上市热销以来又一次重磅出击,率先掀起“茶叶”保鲜升级革命。历经三年的研发和实验,艺福堂氮气保鲜奶粉罐装的赛西湖牌龙井茶,将生态原产地新鲜的龙井茶装进婴幼儿食用奶粉的罐子里,并用充氮技术“挤”出残氧,这样双重保鲜,不仅有效解决了茶叶的密封保存及防止串味问题,也解决了茶叶包装后茶叶氧化的问题,从而让消费者可以常年享受到春茶的新鲜。

猜你喜欢
新昌龙井茶茶文化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杭州龙井茶园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绍兴新昌科技创新现状及路径分析
千岛玉叶龙井茶的生产实践与品牌发展思考
一个涉及2个三角形的不等式猜想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