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学研合作视角下创新型中文人才的培养

2019-02-20 02:25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新型产学研人才

温 泉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1 产学研视角的阐释

产学研合作指的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三者依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准则,以求在开发技术、生产运营、培养人才等方面全面提高创新能力而展开的活动。产学研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能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从培养人才这一方面来看,“产学研”是新时代社会下的一种新式教育形式,既能有效推进对人才的开发,又能引起重要集聚反应。围绕文化产业的需要,“产学研”三方协作成立一个有关文化产业创新的团队,增强对高水平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力度;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将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高校也可参照企业研发机构的条件,按实际情况来考虑是否需要设立与文化创意相关的研发机构或者训练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沟通,有利于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得最新消息,加深彼此之间的羁绊,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更深一层的保障。

2 产学研视角下创新型中文人才的重新定义

创新型中文人才是指有较强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的中文人才。对于这种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符合中文人才标准,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与创新型人才相应的内在素养。对此类人才的培养,社会需求是其主要推动力。因此,高校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文化与产业之间关系度的定位,其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创新型中文人才应具有突出的专业知识技能、显著的创新人格魅力和优秀的创新能力三方面素质。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知识技能是指既有精深的专业技能,又有宏大的人文知识面;人格魅力是指个人的气质与能力,比如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能力是指聪明的才智、缜密的思维及其熟练的实操。

3 创新型中文人才培养的现状

3.1 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外部环境还未形成

产学研合作创新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大系统,但就目前的情形来说,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仍存在许多弊端,最首要的便是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对产学研合作这一模式的运行,整体举措较多,但局部细节性政策不够完善,且产学研合作的各方涉及较多部门,利益关系复杂,因此,更需要制定完善规范的法律政策来确保合作顺利完成。

3.2 缺乏协同合作意识,产学研脱节现象存在

目前,由于我国产学研三方之间的体制机制有所差别,导致其中的交流与沟通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方面,我国高校对人才的评估主要是通过论文来评定的,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但这又不能保证他们能同时达到论文发表的标准;另一方面,高校和从事科研的人才进入企业后,也会因为企业的专业性要求而与原有的学术知识相冲突,进而失去一些保障。通过调查分析,相比于企业来说,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又与企业所需要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产学研各方之间产生了交流分歧。

3.3 学生参与意识较弱,不能实现产学研的真正结合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但实践教学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中文教学而言,学生缺乏参与意识,不能很好地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更不能将之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如此便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相互磨合协调的系统,需要每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作互助,仅依靠个人的能力或是不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便很难发挥其原有作用。只有聚集整体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

4 产学研视角下创新型中文人才培养的途径

4.1 建设“双师型”人才流动队伍

据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高校和企业两者在人才流动方面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高校教师基本上没有机会参与实际产品的生产,同时,企业员工也没有开展二次学习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更好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打破现有僵局,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聘请了各行各业中的科研带头人或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工作人员来传授知识。比如洛阳民俗博物馆的王支援馆长、关林管理处的寇莹副处长等,他们在学校定期举行专业交流座谈会,让高校中的学生们及时获取中文等行业的最新信息。

同时,学校也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实践了解自己的研究内容在现实工作中的发展趋势,及时补充知识漏洞,提升自身的认识与能力。从2018年开始,为积极响应应用型示范校建设的号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等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洛阳理工学院开展教师工程实践锻炼活动,选取优秀一线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企业相结合,达到产、学、研的有效融合,更好地教书育人。此次实践旨在加强校企合作、让青年教师深入文化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更好地了解行业和社会的需求,适应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挂职教师由学校与挂职接收单位共同管理,挂职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挂职单位的工作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业务专长,积极参与挂职单位的教育教学、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研发活动,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规范和业务流程,为挂职单位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了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选派期满,递交工作或学习总结,参加相关总结、考核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工作交接。

教师通过参加实践锻炼,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案例,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推动学校与企业、社会组织、政府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教师的应用型教学、科研以及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教师返校后要在院(部)范围内举行实践锻炼成果汇报会,并提交实践锻炼报告。主要包括在实践锻炼中为企事业等单位解决的技术问题、锻炼收获等内容。并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提出与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思路及建议。做到事后有汇报,有考核,有追踪。

总之,通过这种“双师型”人才的交流互动,能够使得彼此之间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帮助,相互分享知识与经验,从而共同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优秀人才。

4.2 改革课程体系,设立科学的课程安排

设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课程的安排应以人才的个人需求为导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作为培养的主要方向,取代过去死板的课程安排。同时还要充分把握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培养方向,合理安排相关课程以促进个人发展。比如,洛阳理工学院的中文专业,目的是培养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和熟练的相关职业技能、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工作能力,同时也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及渴望获得知识的欲望、能够独立理性处理问题的高级人才。设置了如下课程:汉语史、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艺理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写作、社会实习等,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还结合洛阳地域特点,开设了河洛文学专题及古都文化等特色课程。在2016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还开设了校企合作的理论及实践课程,比如文化产业创意、创意写作、文学采风与文艺短片制作等,突破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固定模式,更加注重专业实践训练,利用学校和基地的各自优势,建立产学研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同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4.3 树立教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

首先,高校培养创新型中文人才,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能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就目前来看,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起来,如果教师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被淘汰出局。其次,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有自身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动创新思维,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教学上,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与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研方面,创新更是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要时刻站在科学前沿,提出创新观点和新课题。在社会服务方面,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所面对的问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2018—2019年度社会服务再上新台阶,引进横向经费五十余万元,许多教师参加社会公益讲座,在洛阳电视台各类节目中担任评委嘉宾,到洛阳市老年大学、洛阳市各事业单位讲课等。最后,位于教学与科研前线的教师们,应当具有敏感的发展意识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上,以学生为出发点来安排设置相关教学课程,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反应来判定教学是否成功。在科研上,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发掘企业需求,获取更多课题。2019年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洛阳民俗博物馆成功签订横向合作合同,多位教师参与编写工作,更深入地多方面地加强校企合作。

4.4 联合打造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平台,实现真正的“双赢”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断出现分歧与综合,这需要不同学术领域的教师们相互合作,以学科为纽带,一致向前。同时还应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互惠互利、合作共进,方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依托“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平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比如白马寺、洛阳民俗博物馆、关林等洛阳著名的文化产业。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历史、文化等,打破高校实训条件对创新发展的限制,减少学生的实训成本。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也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洛阳的政府和旅游企业提供文化宣传等智力支持。

在推进创新国家的发展中,“产学研合作”是推动其稳步前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具有更高素质、更牢基础的创新型中文人才,并及时总结分析人才培养情况,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的步伐。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产学研人才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