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

2019-02-20 03:06陈远林
视听 2019年2期
关键词:主阵地思政管理

□ 陈远林

一、背景

现在的高校学生大多生于1995-2001年,朝气蓬勃、视野宽广、开放自信、个性张扬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而高校的校风和学风是决定他们成长成才的“阳光”和“空气”。在大学,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过程也是学生锤炼心智的过程,学生的不少品行要在学习中形成。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必须把握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规律,结合实际,紧抓思政教育主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潜心为学,加强学生品行、优良学风的形成性教育和管理。

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现状

新媒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在手机上查阅学习和进行社交活动,随时随地掌握最新的资讯,和网上的朋友一起娱乐。校园生活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的信息高度自由化时代。大学生中,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94.7%,但使用功能主要集中于通信聊天、娱乐影音、新闻资讯、学习资料、游戏等,而通过手机端接受思政教育使用率极低。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关注时事却政治冷漠,思想多元却立场不稳,张扬个性却失德失范。所以,当看到新媒体提供更加便捷、及时的信息源时,也要看到其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的一些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消极的影响,思政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应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介素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新主题班会,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助推器,发动大学生、教职员工这两支队伍,主动融入到大学生的新媒体“圈子”,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不断创新完善工作理念,提升工作效果,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网络思政发展规律,寻找网络思政教育创新途径,增强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前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如何加强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上。融合之后,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通过传统教育(面对面)引导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建立一个立体多样的思政教育主阵地。通过这个阵地,依靠网络思政教育和行动管理教育,对思政教育实施进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监控管理,从而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三、构建“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海量信息,然而信息的品质参差不齐。从思政教育角度出发,这些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正向的,主要包含着学术争鸣、时事政治、新闻热点等社会主流资讯,学生可以从这类信息中汲取知识,充实自我,提升理论储备和学习能力;另一类信息是低俗消极的,主要包含色情、暴力等各类传递社会负能量的信息。这类消息极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人格,容易引发学生偏执等不良价值取向。同时,网络环境存在无屏障性、虚拟性等特点,从而使得学生在表达自我的时候更加畅所欲言,通过各种方式表现自我,来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获得他人的认同感,从而导致了学生沉迷于网络,对现实生活淡漠、无视,疏远身边的同学、朋友,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形成相对封闭的自我保护圈。这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在带来考验的同时,网络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会和挑战。通过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提升了思政教育效果。通过网络可以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融为一体,增加学生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同时增加了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工作质量。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能力,通过微信、微博、QQ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提高沟通频率,提升教育引导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网络为思政工作者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多元的、平等的、互动及时的平台,有利于双方达成互动、和谐、信任、友爱的共识,实现平等的主体地位、自由的话语表达形式、民主的意见表达空间、主动的沟通交流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主要包括安全稳定方面和思想动态方面。只有实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才能把握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方法引导教育。通过实时掌握学生动态,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作为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支撑依据,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实际行动中,引导学生潜心为学,在学习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品行,在实践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知行合一。

西安工业大学在学生管理中引入的“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和“西工印记”第二课堂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有效地结合了网络思政教育和行动教育管理的优势。通过“敦德励学三三行动计划”的实施,把“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和“西工印记”第二课堂成绩应用到学习生活中,通过定期评选思想先进个人和集体,培养每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的思想政教育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实时有效地反馈和管理教育效果,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工作质量。

四、“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实施路径

通过“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实施思政教育需要依靠两个平台,分别是网络平台和行动平台。网络平台是指“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行动平台是指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实施的各项文体、科技创新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二者的结合和配合,形成“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动态,产生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形成性管理评价,并能及时反馈给管理者,从而采取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手段,开展相关引导和教育。

(一)“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

目前学生工作辅导员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学生安全管理与日常管理方面,且管理漏洞较多,辅导员对所有学生的安全基本情况、个体异常情况难以实时掌握,对异常学生个体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难以及时处理。在学校引入“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后,上述问题基本得到改善。在日常安全管理的实施,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对于异常学生的管理决策等方面,实现及时、精准管理。

1.信息实时传达

“我在校园”提供了多种智慧管理方式,通过日常事务通知可以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对通知的获悉情况也可以得到实时掌控,方便在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及时掌握情况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2.多场景签到管理

“我在校园”提供了现场签到、校区签到、定位签到、定时签到等多种签到方式,通过不同签到方式的结合使用,方便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安全等具体情况。对于课堂出勤、参加活动,可以采用现场签到,及时掌握迟到、早退学生的基本信息,可作为后期思政教育的支撑;对于返校、在校期间,可以采用校区签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及时了解异常学生情况,实施精准管理;对于学生离校,可以采用定位签到,方便掌握学生是否安全回家;对于常态化签到,可以采用定时签到,方便管理员操作,防止管理员疏忽所导致的无法定时定期掌握学生情况,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时签到的习惯。

3.异常预警,精准思政教育

对于在签到过程中,不在校区、签到设备更换、代签等异常情况会立即通知提醒管理员,从而将所有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缩小到局部异常的处置管理。这为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提供了便捷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方便辅导员对于这类学生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而实现精准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通过网络平台(QQ、微信、微博等)有针对性地对群体和个人进行引导教育,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成长成才。

(二)行动平台

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学风建设中,依靠学生干部将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如迟到早退、上课看手机等不良现象,以及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提问等良好表现进行记录,不光依靠最后学习成绩,也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对学生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中,对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获得的成绩均记录在学生的个人成长成绩单中,作为思想教育的依据,同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依据。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日常表现,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五、结论与讨论

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应该以网络思政教育为抓手,把握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及话语权。通过建立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把网络思政教育同现实教育引导相结合,通过比学赶超,提升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本研究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和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通过“我在校园”、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实时掌握学生安全与思想动态,通过网络异常预警,对异常群体和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大大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率和实效。本研究中,受网络平台和现实资源平台所限,未能对其他思政教育智慧平台的应用加以利用和评价,在学生中实施思想综合考评未能实施网络化和形成性评价管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升。

猜你喜欢
主阵地思政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坚守普法主阵地 五年耕耘结硕果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注重速度深度温度,做强新媒体主阵地——奉化日报社成功运营奉化发布要述
多平台全矩阵发力——看海宁日报如何在深化融合中建好舆论主阵地
打造学“习”主阵地大平台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