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中算法的表象与应用

2019-02-20 03:49陈玮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娱乐身体民族

陈 青, 陈玮钰

(1.西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中国科学院 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 200031)

人类共识性认知影响着人类社会和文化。蒸汽机出现后,蒸汽动力理论成为当时的认知。社会学家认为,经常性的“小乱”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体育学家认为,体育竞赛是人类攻击性的合理宣泄途径。这种共识性理论难以深刻揭示文化运行的机制。就体育而言,竞技、竞赛被说成是人的内隐攻击性合理宣泄,甚至认为身体活动也源自于人的攻击性本能。试问:人在轻松自在的时刻难道就不能参与体育活动吗?体育发达的地区,社会暴力就消声灭迹了吗?欢庆、喜悦的民族节庆活动难道是压力的释放吗?在现实生活中,体育前所未有地成为显性的文化事项,大众更加广泛地选择身体行为,体育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仅依据昔日的“蒸汽动力原理”难以充分解释当今的体育文化现象。如何解释体育以及民族体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机制,需要借助算法理论与逻辑。

1 算法及其在体育和民族体育中的运用

1.1 算法自然界始终处于数据和算法之中。当人类对自然中固有的数字和算法有了清晰认识后,算法的价值得以显现。世间存在着一个无处不在的数字——0.618,接近这个“黄金值”会使人产生美感。植物的叶片、树杈和花瓣,错开的角度是按照黄金比例排列的,其角度连线勾画出一条光滑的黄金螺线,黄金螺线上各叶片伸出的角度比值大致是0.618。人们感觉舒服的温度约为23℃,这个温度是正常体温37℃的黄金分割点。人的形体美是以肚脐为黄金分割点,其下肢长度与身高比接近0.618时方会展现出优美的身姿。这是黄金比值与心理审美相耦合,产生审美体验的结果。体操运动员绷直脚面就是为了加长下肢的长度,以求接近黄金值,在形体上追求美学的真实客观存在;武术运动员则在套路演练中通过节奏实现美学价值,当武术套路演练接近黄金值的节奏变化时,便会引发人们的审美享受[1]。

人类地位的确立得益于不断地认知外在数据,以及有机体内部的生化算法及算法逻辑。趋利避害是人类长期演化过程中计算出的最朴素的生存之道。动物也会计算,如黑猩猩看到狮子身边的香蕉,为了安全会选择忍饥挨饿。人类更会采取智慧的方式生存,并运用于更宽泛的领域,当面临生与死、利与义、善与恶等抉择时,通过计算权衡后,或趋炎附势或舍身取义。人类的计算能力远远超出其他生物,因此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人类社会经历了各种算法,每次算法的更迭都伴随着文化的延伸。Willian Petty的《政治算术》可帮助领袖摆脱个人的非理性,依托理性原则治国[2]2-3。理性能保证人类活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逻辑支撑算法,算法强化逻辑,算法逻辑通达理性。回顾人类社会中的算法,以知识为例,可以看到人类理性的光芒。在中世纪,人类对知识的理解用“知识=经文×逻辑”算式表达。在知识的构成中,由于经文与逻辑的关系是乘法关系,因此无论是经文,还是逻辑都不能为零。这种规定在人类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逻辑的构建,为人类的哲学思维、理性思辨奠定了基础。到了科学革命时代“知识=实证数据×数学”。人类探索自然、社会的未知时运用数学计算分析各类实证数据,催生了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文化进步。这2个知识公式,各自有效地解决着人类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人文主义渐成时代主流,知识公式演变为“知识=体验×敏感性”。该公式克服了前2个公式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人类知识结构及运用的范围。这个公式将个体的感受、特别是身体体验置于前所未有的位置,人类的身体得到了极大的推崇[3]213-214。人以身体为载体,突出地表现在具身体验、认知和身体创造上,人成为了文化的中心。因此,算法可视为人类对自然、社会事项相关性进行数学逻辑计算和表达,以求使相互作用达到或接近因果、相关关系的方法和思维。

人类将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行规律性运算、抽象为知识,形成理论后,表现出强大的指导和服务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价值。“二十四节气”指导着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基因算法服务于计算机、人工智能、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蚁群算法”辅助着人类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规划。算法已成为阐释自然和人文的前沿研究手段,如2012年Sjors Scheres开发的RELION算法更有效地处理低信噪比的图像,成为生物学单颗粒结构解析、阐释人类生命的利器;科学家通过对人类基因数据分析,认为全球除非洲以外的个体都含有大约2%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序列等[4]。这类知识构成一个庞大的算法理论体系,正是这套算法,有效地帮助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

当然,人类在进化历程中,有很多情况是非理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社会的缓慢进步。“任性”容易导致失衡的生态秩序,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1974年,A.N.Strahler在《环境科学导论》中提出能量输入率必定等于能量输出率,呼吁人类理性与环境相处。完全进入理性确有一定难度,不过应该看到事物渐进发展规律,以及相互辩证关系,看到事物发展的一分为三特征,恰如白昼和黑夜之间有黎明与黄昏、正数和负数中间存在0一样,借助中介推动人类进入理性是可行的。人类进步中,算法可充当非理性与理性的中介,作为引导非理性走向理性的思维工具。轻视算法的非理性容易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健康状况的恶化,珍视算法的理性则是拯救、保护人类的“法宝”。

1.2 体育的算法算法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运用于体育的算法则直指人类自身。人们无意识地使用着各种算法安排着生计,执行着各类行为。有机体本身就是由无穷的数据组成: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激素、脑电、DNA表达等。这些数据之间的生化运算不仅保证了本能活动的运转,还能够在完成复杂技术时,保障技术的准确和精湛。人类在体育活动中早已开始了运动计算,只是这些内容未成为认知后的表述方式,长期处在潜伏状态。18世纪,法国人开始运用数字记录、衡量、训练跳远和爬树等力量素质;首次使用2座校对的航海钟对赛跑者进行计时;运用算法计算营养量、发汗量和训练量等与拳击手、赛马师身体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便提高他们的竞争力[5]226-232。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有机体神经环路的建立过程。神经环路的建立是在反复的刺激和反应,以及有机体的反复计算中,在神经与肌肉之间建立的具有自动化反应的神经联络通道,茅鹏[6]称之为“应对技术操作子”。当这种神经环路构建起来后,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身体行为,并由此构建起技术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算法被体育所重视,无论是选材、训练、教学,还是竞赛、健身,数据和算法无处不在,成为体育的有机构成部分。这种以人为本、以身为主、固存算法的体育,自然成为人类算法的重要领域之一。

人类如果出现违背或误用身体固有数据和电生化的行为,会对有机体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如:日趋残酷的竞技运动,对身体伤害程度有增无减;盲目跟风的城市马拉松、无节制的广场舞对健康无益;刻板的体育课、毫无生机的课余体育活动导致学生体质水平持续下降等,都是在某种程度上未充分尊重体育算法规律的结果。

体育是人以主体的自我对客体的自身,主动运用身体行为进行人的本质力量挖掘的生命活动。体育的运行模式是在人的意识作用下,运用一定身体负荷的、专门技术的身体行为完成特定的任务,犹如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模式一样,具备意识、身体行为和追求目标等共性特征的生命冲动是体育的运行模式。为了有效完成这种运行,需要对蕴含在体育中的数据借助算法去诠释、设计。因此,体育算法是人主动地以对有机体施加影响的思维方式,对身体行为进行数学逻辑计算的方法。体育算法是保障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保障体育始终为人的根本。当所运用的算法不同时,便会出现各异的体育表现类型,恰如植物的种类。

1.3 民族体育的算法民族体育作为体育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特定时空中发展起来的身体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中华民族的民族体育是一项作为主体的自我,通过身体行为,对作为客体的自身进行生命塑造的活动[7]。中华民族的民族体育以生命塑造为主要目标,与西方竞技体育发掘人体潜能存在一定差异。根据算法理论,以及民族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民族体育的算法是指人在特定地域中,主动协调环境和身体行为关系,进行生命塑造运算的方法和逻辑思维方式。因此,在这种算法的作用下,生成了具有目的指向性的专门技术。中华民族的民族体育相当于0,是一个对“体育数”产生重大贡献和影响的数值。从民族体育表现出来的数,或蕴含其中的算法标志着民族体育的进步程度。例如,保健养生类的民族体育讲究习练时辰,练习时保持有氧水平就是为生命塑造运算的结果。

以养生特质鲜明的太极拳为例,太极拳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安静状态下额区的脑电功率值都有所增加,提高了植物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8]。构建在养生对象性上的民族体育逻辑思维,主要表现为内隐与外显交融、行为与意识交织、身体与技能交汇、结构与功能相通、文化与自然相适等特征。这个0附加在生命塑造之后,使得生命质量数值加大,成为人类体育文化的特殊领域。民族体育不仅适合于本土民众的体质,更与本土文化息息相关,当人类“体外信息的数量超过体内信息后”,中国出现了相对于遗传系统的,蕴含丰富社会文化数据要素的“良知系统”[9]7-8,并发挥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数字和算法,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春秋时期算筹的应用;《道德经》阐释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黄帝内经》中基于“五脏”“六经”构建的中医理论;太极、阴阳、周易、五行、八卦作为不同算法,逻辑的印记无处不在。中国式的数字、算法和逻辑思维深刻地影响着生于斯的民族体育,使中华民族体育文化饱含合一、融通、显隐、刚柔等变数,尤为注重避免出现物极必反的算法,防止出现过度身体行为。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体育很少有穷人潜能的竞技,却孕化出以修身养心为主体的生命塑造型体育文化。民族体育历经内外的兼容、文化的熏陶、逻辑的运算,身体展现着具有地域性的行为,突出地表现为经历了时空历练,凝聚传承下来的精华——以身体娱乐、社会交往和生命塑造等养生为主体的体育文化形式,并构成了庞大、繁杂的技术体系。

当然,在中华民族体育中存在着大量尚未完全依据算法思维运作的活动内容,这些内容至今依然处在体育元素、游戏状态,没有完整的技术体系,缺少必要的技术规范,特别是没有针对生命塑造的目的指向。这类活动多掺杂于民间、民俗等仪式活动中,一旦其所依附的载体缺席,它们便会失位、失传。

2 民族体育中的算法表象

民族体育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是民族体育多元化的前提,身体的差异是其根本,算法的各异是其关键。在中华民族构成中,不同族群顺应身体需要进行着不同的算法,其身体认知、身体行为和身体创造必然出现差异。然而,充满变数的民族体育,以身体行为为载体的基本运行模式是一致的,即均包含身体娱乐、社会交往和生命塑造等行为。

2.1 身体娱乐:身体表达愉悦的算法符号笛卡尔强调只有人类才有感觉和欲望,而其他动物都是没有心灵的动物[3]96。人类的感觉和欲望是其他生物所无法比拟的,阿道夫认为人的情绪的6个复杂程度是依次增加而又连续为统一的层次表达。伊壁鸠鲁说,人有自然、非自然和贪心形式的娱乐[10]1-20。人的娱乐从物质到精神,从低俗到高雅不断提升层次体系。在人类所制造的工具还比较匮乏的时代,人与动物都是使用随身携带的身体进行娱乐。随着人类的进化,游戏、运动成为娱乐等重要生发元素,人类还创造了供身体娱乐的各类工具,其间身体则始终是娱乐的载体。

民族体育为满足愉悦之需,通过适宜的运动激发内分泌、神经系统更广泛、持久的共鸣,使之与地域文化等外在信息数据耦合,于是产生了合序、内隐、重群的身体娱乐符号体系。在身体娱乐符号系统的运算中,民族体育表现为一种方程式,即“娱乐=身体行为/有机体电生化”。从中可以计算出,合理、专门的身体行为较零散、本能的肢体活动更能满足欲望,产生与有机体内在电生化活动相吻合的生理心理联动,引发人的娱乐。作为身体娱乐基础的有机体电生化得到了自然科学的多方认证:詹姆斯-琅基情绪学说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情绪反应时引起快感;康隆情绪的丘脑学说认为,情绪反应的调节中枢在丘脑;帕菩兹认为,情绪存在着相应的神经环路;尼奇克等的实验证明,母亲看自己孩子照片时情绪最为积极,眶额皮层的激活与愉快的情绪评价呈正相关[11]。科鲁兹研究发现,运动员体内的睾丸酮在比赛前会增加,赛后取得胜利的运动员体内的睾丸酮水平变得更高,受内分泌影响的情绪变化十分明显[12]。

身体娱乐仅有内在信息运算还不够,还需要外在信息计算。外在信息中,文化向度对身体娱乐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华文化的导向是内隐自娱,优雅技艺的孤芳自赏成为国人最擅长的身体娱乐表达。同时,国人恪守用“心”算计、管理、组织“身”,使之符合两人及以上群体世界的“仁”。被广泛认同的群体性身体娱乐表达虽局限在节庆期间,但其后发效应有益于民族体育促进身体娱乐。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云南的泼水节、甘青的赛马会将民众融入身体娱乐的海洋,身体行为的延续,强化着少数民族人们活泼好动的举止、开朗豪爽的民族性格。计算主义认为:“人所处的整个世界是由算法控制的,并按算法确定的程序进行演化。”[13]体现在民众脸上的幸福指数以娱乐为基,恰如边沁在“幸福算学”中强调,人总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从依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数=效用/欲望”可推测,民族体育身体娱乐的效用意义重大。丹麦人的幸福指数7.526位列全球第一,是500万国民中有90%的人通过骑车旅游等身体行为实现的。

从人类驯化牲畜到发明制造工具,从现实的游戏到虚拟的游戏,富有欲望的人类借助各种工具满足人的身体娱乐之需。人与外物进行娱乐时,越发注重计算各种关系变量,以减少不确定性。如计算人与马的协调,以提高赛马时的驾驭能力;计算抛物线,以便于准确射箭,完美的民族体育技能是身体娱乐算法的表象符号。人与物的娱乐充满着不确定性、挑战性,面对挑战人更富激情,更易跨越娱乐阈值之门。张洪潭[14]认为:平凡的日常活动、富裕的物质生活“导致人的快感阈升值——一般的娱乐活动已不足以蓄发愉悦心境,这种缺憾只有在向未知的神秘领域求索中才可望得以补偿。于是,体育探险发轫,探险体育兴盛”。为了娱乐,人类在不断地计算着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满足有机体日益提升的娱乐阈值。

在民族体育充当身体娱乐手段时,总会遇到类似圆周率π所表现出来的悖论。π原是圆周与直径完全确立的比值,但是它所产生的无穷数列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民族体育中相同的技术算法、用法各异,其结果大相径庭。尤其是民族体育中缺乏竞技性技术,如蛮力摔跤、登山狩猎、斗鸡赌博、血腥搏击、功利垂钓、随性游戏、无序竞技等,由于这类技术与内外信息融合运算不协调或错误地运用算法,常常造成对身心的伤害,或达不到应有的阈值,难以引发愉悦,不易成为身体娱乐的符号。

2.2 社会交往:人为权衡的人际互动策略社会交往中的算法决定了人际交往程度。人与人的交往中,算法异常丰富,初次见面时的“晕轮效应”、交往中的“孟母择邻效应”都是人们通过长期人际互动的计算后,得出的关于容貌、品行与交往关系的概率。与此类似,祖训、家教、习俗、规范等都是计算验证后的概念化的均值。

在社会交往中,民族体育的算法是一种独特的数学逻辑运筹。体育的竞争是与对手为敌,中华民族体育强调避免与人为敌,运用博弈等算法,或数学的逻辑思维改变人与人的交往行为,力求在民族体育生活中,向着合作式的竞争、增进友情的方向发展。

使用计算技术进行的社交行为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13]。在中国特殊的人情场域中,个体言行是否得体,需要根据社会规范进行计算。民族体育受其影响,竞争也变成了人情交易:武术中的点到皆止、龙舟中的齐头并进、风筝中的比翼双飞等更关注人际交往。国人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因此,民族体育多为集体项目,其中抢花炮、龙舟、拔河堪称典范。即使是2人较量,其重心也移至交往,如摔跤和拔腰2项运动,突破个体空间界限,使人能够深入互动,而非以此决胜负。

在社会交往中,民族体育提供了工作等空间所不具备的平等互动平台。从中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看,至少有30%以上的民众借助民族体育或体育进行每周3次以上、每次长达30 min以上的“平等交往”。在民族地区,民众通过每年数次的节庆仪式,进行着各“小世界”间的互动。当各“小世界”互动后,其相互联系的路径和组群系数的拓扑量发生改变,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于当一个“小世界”的活动达到一定的程度,其行为会引起其他群体的呼应,恰如卡尔霍尔奈的互动理论所说,民族体育中相互吸引占据主导,彼此排斥被消解,出现油点扩布。此外强者的魅力、宗教的推力、大流的引力等的叠加,强化相互的吸引力。裕固人的赛马会、藏族人的锅庄舞、武当山的万人太极、城市中的广场舞,民族体育的全员参与性格外突出。民族地区民众居住格局、民族体育仪式活动空间和活动形式等良性公共空间的保障[2]99-110促进了社会交往,这种符合民众人际和睦关系“算盘”的民族体育所建立起的友情网络,构成社会交往的典型网络。

民众认识到民族体育可提升人际交往的价值后,会计算出这种身体行为投入所产生的效益,进而通过合作策略强化这种行为。哈贝马斯认为,除了人的劳动关系外,社会交往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15]9-10。人的劳动关系是有限的,而社会交往关系是无限的,民族地区更是如此。人在实践中多采取以成就为方向的目的(策略)行动,这是一种“趋利”性的合理选择——“策略性行动”[16]354。人们会在社会交往中不自觉地主动采取哈贝马斯的策略行为。诺瓦克在“出手与跟风”比赛中得出结论,社会关系在循环交手第160轮后,“跟风”逆转占据主导,由此产生更多的合作机会,使平均收益增加[2]348。民众自然权衡选择跟风合作策略,在民族体育特有的权衡算法中,人们在开始阶段就倾向于合作,特别是集体项目中团结协作成为主旋律,即使在赛事中充满着竞争,增强友谊始终是民族体育的灵魂。因此,民族体育的社会互动动态博弈公式是独特的“偶对(a,b*)偶对(a*,b*)偶对(a*,b)”,其中替代了≤和≥,因此,在民族体育活动中建立的友谊是质朴、真实的。民族体育中身体行为不仅满足民众渴望情感交流、交往的需要,还促使人们通过非抗衡竞争的民族体育进行合作,逐步将中华民族的民族体育凝练为“和合型文化”。

在现实中,部分民族体育行为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本真和直白,野性十足,损人不利己的生命冲动扭曲了人性化的身体行为,其结果自然被世人所唾弃,如民族体育中的无德、无技、无则、无用等成分。值得欣慰的是这些行为逐步被人性、人际所剔除,能够保留下来的更多的是具备人性、人情等经得起算法验证的公理成分。害群的算计失人心,益群的运筹得人心。由此,反证民族体育始终在无形的算法中巧妙地完善着自身的结构,强化着身体行为的社会交往价值。

2.3 生命塑造:生命冲动合理算法的结果“生命科学认为生命就是用来处理数据的,而生物体就是进行运算和做出决定的机器。”[3]105体育以生命冲动为根本,又不断激发生命冲动。中华民族体育则运用算法化解冲动,将其合理地转化为生命塑造的行为体系。德勒兹“辩证的褶子算法”,很好地解释了此现象是身体创造的生命冲动与生命塑造2个不同结果。合理地健身、养生使民族体育成为健康、长寿的有效身体文化。

人体从每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中获得能量,“阿特沃特系数”表明,人类从超量食用某种食物中获得的多余能量导致超重或肥胖[17]。为保持健康有机体的收支平衡,有机体有2种选择:① 减少摄入量;② 增加活动量。具体的运动量应该是多少,必须依赖算法。这种源自于有机体内部的电生化算法是体育始终与人类相伴的生物学基础。芦坤等[18]在研究中发现,机械功率与能量代谢实验舱测得的“能量代谢率”高度相关(r=0.975),日常生活中由坐到站、坐姿时前后移动躯干和抬腿3种活动的平均机械效率分别为27.1%、19.0%和18.3%。具有复杂技术的民族体育的身体行为能量消耗效率高于30%。人的日常身体活动处于静息能量代谢水平,专门化的体育运动将消耗较高的能量。田野等[19]认为:静息能量代谢是机体整体能量消耗的关键,具有相对广泛的健康意义。影响能量代谢的诸多因素中,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有机体活动时,神经系统的电生理活动引起神经肌肉接点的离子活动,诱导骨骼肌表达PGC-1α,后者可促进其下游分子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FNDC5)的裂解,随后FNDC5在体内被剪切转变为一种新的形式——Irisin。提高Irisin浓度,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高表达UCP1,表现出棕色脂肪组织的特征,伴随着总消耗能量的增加、体质量减少和糖耐量增加。这种自稳定机制使人的有机体保障适度的能量代谢,维持健康态。

中华民族体育以有氧的养生运动为主,“有氧训练降低了大脑皮层Glu和GABA神经递质含量的基础水平,且Glu/GABA显著增加,说明有氧训练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20]186-196。而且养生运动具有医疗作用:“太极拳与缩唇呼吸、步行锻炼均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及SGRQ评分,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2种方案相比,太极拳运动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更明显。”[21]有氧运动还能促进心理健康,帕楚斋洛等长达30年的有关健身运动与消极情绪关系的研究表明,短期和长期的有氧运动都能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提高幸福指数[22]。由此看出,民族体育的养生化符合生命塑造目标。

除了有机体的自稳定系统,中华民族“养”的文化理念更是完善机体稳定系统结构的重要因素。有机体算法刻意通过身体行为维持人富有活力的生物性和蕴含规范的社会性等的协调关系。相对于生命在于“动”的西方竞技体育,民族体育追求的是合理等式,认同生命在于“养”。“养”的方程等式为:ax+b=0(a,b为常数,且a≠0)。有机体和生命塑造是常数,欲发挥其作用需要将身体行为、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未知数进行反复的“褶子式”专门化处理。由于“养”包含着生活的一切,因此有效避免身体“超收、超支”,适度的身体行为便成为其中的首要环节。八段锦、保健气功、太极运动等民族体育养生活动,是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是民族体育生命塑造算法的结晶,代表着民族体育的养生化趋势。养生化将养生对象性不断地辐射、影响着民族体育整体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技术走向。“养”和养生化中介使未知数变得可知、可控。

民族体育在对人的生命塑造中,充当着0的角色,这个0是附加在正数后,还是尾随负数,必然出现截然不同的养生结果。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民众参与民族体育的情况不同,有可能使0追随负数,出现健身负效应。如老年人的太极拳练习在屈膝拧转中加剧了腿部损伤,人群不顾人体生物节律在雾霾中晨练,民众仅参与有民族体育的节庆等短暂仪式性活动等内容,都是将0附和于负数之后的表现,必然难以对健康产生长久的积极作用。民族体育的大部分内容未表现出明显的生命塑造价值,扮演着空洞的0,处于积极和消极作用之间,偏向于消极,是应该修正的内容。步入科学时代,科学理论是进行民族体育生命塑造的依据,理应科学、合理地运用算法保障生命塑造。

2.4 民族体育的算法应用案例牛顿使用微积分将静止的变量拓展为连续变化的函数,从而解开了自然之谜。这种思维方式给人类提供了开启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化之门。假如算法是一把“钥匙”,民族体育算法公式则是打开民族体育发展大门的“钥匙”。以民族体育最为根本的生命塑造目的为例,根据民族体育的定义推导出“民族体育=身体行为×生命塑造”。该公式可以为民族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在以上公式中,身体行为是一种存在,这种存在是增加了人的意识后的专门技术。如果人类仅仅采用这种技术,没有意识指向,则会滞于单纯的技术层面,缺失技术的对象性。就如科学革命中的实证数据一样,单纯的存在不会产生任何意义。因此,身体行为必须乘以生命塑造才能迸发民族体育特有的价值。生命塑造是一种目标和价值,犹如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发挥着将身体行为与目的相关化、因果性的引导、凝聚和衔接等作用。只有有效完成这个目标和价值的身体行为,在民族体育文化中才具备永久的发展活力。

在民族体育的公式中,身体行为可将参与者的技术熟练程度、运动等级或能量消耗程度等进行赋值。生命塑造则借用有益于健康的身体活动水平、平均能量代谢水平或预期寿命等赋值。身体行为和生命塑造分别在不同场域中,数值不同,其结果各异。如摔跤手分别进行竞技类和健身类的摔跤,在竞技类中,摔跤手为了赢得胜利其竞技水平必然较高,故身体行为赋值为8,竞技较量无须过于注重生命塑造,所以生命塑造值一般不高,大概在4的水平,竞技类民族体育=8×4,得分为32。摔跤手在健身类活动中,身体行为还是8,生命塑造至少在6以上,健身类民族体育=8×6,得分是48。同样的身体行为用在不同的目的上,其功能和价值大相径庭。从而推论,养生健身类项目是民族体育的主旋律,也是民族体育文化延伸的主流。将生命塑造作为常数,赋值为8,身体行为作为变量,可以发现,无论是何种身体行为水平,只要是用于生命塑造都会得到积极的结果,当然用于生命塑造的身体行为水平高低决定着生命塑造的程度,科学合理计算后的身体行为是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目标的关键。

以健康为本的民族体育是人类文明需要珍惜的瑰宝。当然,民众是否将民族体育纳入生活方式,关乎民族体育公式的实效。试看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生活方式中久坐等缺少运动的现象比较普遍,其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仅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水平基本推荐量(OPA)的30%左右,如上海市为21%,处于21%40%的D级。相反,指数水平较低的国家则在41%60%,达到了C极标准[23]。民族体育目前处于严重的边缘化状态,相当多的民众生活方式中没有体育的成分。特别是青少年健身行为缺失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实,民族体育的应用比较简单,只要民众明确民族体育的生命塑造价值,将适合本土民众的民族体育纳入生活方式之中,为健康而动即可。

中国人不擅长使用数据化的方式表达或指导民族体育。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即使是深刻、严肃的哲理也被诗情画意的表演者以名言隽语的方式演唱出来。正是这种背景,使得民族体育的算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自娱的身体娱乐、含蓄的社会交往、内隐的生命塑造掩盖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体育价值,贻误了文明共享的良机。

在大数据时代,精密算法所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成为影响,甚至是决定文化向度的重要因素,更是对民族体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目前,数据化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民族体育项目的可视化、民族体育的赛事组织、民族体质的监测、民族地区健身处方的开发等已初见成效,民族体育的算法理论体系正在悄然构建。在算法影响深刻的时代,应以尊重算法、运用算法和把握算法的理念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同时,必须警惕民族体育陷入唯数至上的算法陷阱,应采取将计算任务悬置,不为具体算法所累的策略。

3 民族体育运用算法的策略

身体娱乐、社会交往和生命塑造有机构成民族体育的主体结构,这种内隐、朦胧的自然语言变量,需要依照自然科学的方式方法收集、合成和分解。通过“集合算子”等算法提取其变量,使之显性地、量化地表现相应的功能,以可计量的方法推广其价值,保障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沿着科学化的方向有序发展。因果关系是人类理性行为的依据[24],算法的目的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力求使事物发展符合因果关系,达到最优化。因此,能够反映因果、相关关系的民族体育的算法至关重要。应借助大数据、算法和算法逻辑,可给予民族体育文化理性的策略指导。

3.1 运用算法规划、预测民族体育的发展① 民族体育应运用算法对民族体育资源进行量化处理,分析地域分布,绘制民族体育文化地图。有的放矢地选择相应的民族体育资源,进行时尚化的身体娱乐、社会交往的专项完善和改造。② 通过算法对从事民族体育的群体进行身体成分动态监测,分析各民族的体质状况,通过具有科学依据的方式进行健康干预。③ 运用大数据与媒介融合实现民族体育的可视化[25],使之直观、规范地传递民族体育文化信息,感召民众参与民族体育。④ 通过建模对民族体育的优势项目进行分析,科学地提供民族体育文化延伸的预测方案。

3.2 运用算法厘清民族体育结构,稳固基础① 运用学科交叉分析,有效地甄别民族体育的主体构成,强化现有的身体娱乐、社会交往和生命塑造这一三足鼎立的核心结构体系,剔除元素类内容,使民族体育“轻装上阵”。② 运用大数据和算法理论,发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规律,科学判定民族体育与生命冲动、生命塑造的因果关系,充分发挥固有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并积极寻找最佳的民族体育文化结构延伸路径,使民族体育科学合理地运行。③ 根据生命塑造的规律,运用算法理论对专项技术进行量化分析,提供可操作的技术参数,完善民族体育生命塑造结构体系,杜绝玄虚、荒唐,使民族体育健康发展。

3.3 运用算法制订民族体育对外文化推广策略① 在民族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中,需要科学地建立民族体育推广策略。根据“纳什均衡”原理,充分挖掘民族体育社会交往的派生和延伸功能,增加自身进行文化互动的砝码,使中西体育文化以符合黄金律“利己策略”的方式进行合作。② 面对中西体育文化非合作的现实,应充分发挥民族体育独一无二的主客合一、身心兼修、有效塑造生命的文化优势,树立自信的民族体育博弈策略。③ 通过建模等方式,以人类通用的数学语言表达独特的、身心群德俱臻的生命塑造价值,不断改造民族体育中的身体行为,总结、合成东方人体文化的健康数据,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4 结束语

民族体育蕴含着丰富的算法,揭示其算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当代民族体育文化延伸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使民族体育在大数据时代能够有效地发展,摆脱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威胁,必须对民族体育进行算法运作,运用算法理论解读、重构民族体育,使其不断地发展。当然,人类行事,特别是通过身体行为的文化运作不能仅依赖数学逻辑,还须根据有温度的文化、社会逻辑指导人的行为。理性地借鉴算法,为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增添客观、科学的动力,是当代体育人的责任和义务。

猜你喜欢
娱乐身体民族
我们的民族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我de身体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们的身体
娱乐眼
身体力“形”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