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轩·厨章斋·徽煌堂
—— 40 年风雨收藏路

2019-02-25 08:22周继厚
藏天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像章集邮徽章

文/周继厚

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业余收藏,至今已有四十年。民间收藏伴随我度过了大半生快乐充实、无怨无悔的时光,我也从一个青年学生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花甲老人。现以自己的书屋兼收藏室“屋漏轩”“厨章斋”“徽煌堂”名称演变为线索,回顾自己的收藏经历。

屋漏轩

在学生时代,我主要是集邮。当年在贵阳市的喷水池集邮门市部,我有幸结识了郭润康、任尔勤等集邮家,并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收藏兴趣越来越浓。

八十年代初,我在011 基地技工学校当了教师以后,住在单身职工宿舍。学校是利用基地所属一家下马工厂作为校址,房屋都是三线建设时期修建的。单身宿舍是一栋二层红砖房。红砖颇为结实,想在墙上钉一颗钉子都要费好大力气。这栋小楼有二十多个寝室,每个房间住两人,总共住有五十多名教职工。

当年我住二楼左边第二间。小楼虽然结实,但由于年久失修,水泥浇筑的屋顶常常漏雨,我只好用脸盆水桶接雨,晚上看书写字备课批改作业,听着“滴答滴答”的声音,起初好像是悦耳的音乐,可是时间久了就成了令人厌烦的噪音,叫人无法安心,无法入睡。更可气的是,有一年学校放暑假,临走时忘记在漏雨的位置安放水桶,开学回到学校,推开房门一看,傻眼了,地上长了一层湿漉漉的白毛,霉味熏天,可怜我堆在地面的几十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数十公斤集邮信件、收藏书籍和文史报刊资料,经雨水浸泡后凝成一团,翻晒后怎么也揭不开页面……于是突发奇想,给宿舍起了个雅号“屋漏轩”,其中“漏”字与“陋”同音,有双重含义。

条件虽然艰苦,却要感谢“屋漏轩”。我在这里完成了大专、本科的学业,送走了好几届技校生,看完了金庸、梁羽生的几十部武侠小说,学会了下围棋。也是从这里开始,我专注于集邮和徽章收藏的业余爱好。

在山沟里教书,业余文化生活比较枯燥,我选择收藏来打发时间。但当时主要是集邮,次要才是收藏徽章。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业余时间基本上是在给邮友们写信联系中度过的。到1988年前后,我用10 年时间基本集全了新中国发行的邮票,并创作编组多部邮集参加省、市邮展并获奖:如《三位一体“封票戳”》邮集获得贵州省集邮协会“纪念贵州解放四十周年集邮展览”二等奖;《“龙”字地名邮戳集》获得1989 年安顺地区庆祝建国40 周年集邮展览二等奖……

◎《毛泽东像章之谜》1993 年版

◎《共和国的英雄模范》

厨章斋

成家以后,我搬到学校家属区教师公寓,其实也是同一时期建造的“筒子楼”红砖房,与单身宿舍相比较,较为宽敞,一室一厅大约40平方米,附带3 平方米的厨房,令人欣喜的是再不会受屋漏之苦,为从事收藏研究创造了更好一些的环境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国家各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校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刚搬家的时候,书桌是安放在卧室大床边,女儿出世后挪出位置放小床。当时学校考虑到教职工住房拥挤,生活起居十分不便,向上级争取到一笔旧房改造经费,在每栋家属楼的走廊外面给每家每户补修了大约十来个平方米的厨房、卫生间,解决了大问题。有了新厨房,旧厨房就可以当书房用;有了卫生间,每家每户都把夜壶扔了,再也用不着下楼走老远上公共厕所。

◎《中外体育徽章图志》

◎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旧厨房正好放得下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原来放锅瓢碗筷的几层水泥平台,正好可以放收藏书籍、资料和手稿,自己还在旧厨房顶部搭了储物层,可以放更多的收藏品。高兴之余,我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头——“厨章斋”,意即在厨房里从事徽章收藏研究,希望“烹饪”更多更好的收藏作品;“厨”与“储”同音,也有收藏保管的用意。

还真不是“浪得虚名”,此后十来年,我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这个小小的书房度过,看书学习备课写作,收集整理欣赏鉴别考证研究那些小小的徽章,任水月流逝,光阴蹉跎,徜徉章海,其乐无穷。

1989 年,我在湖南《君子兰》刊物连载发表《精美的艺术品——毛泽东像章》,这是已知最早的有关这一领域的收藏研究文章,发表后受到广泛关注,引起较大反响,标志着这一收藏门类“解禁”,也坚定了我专门从事徽章收藏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在1990 年后,我的收藏兴趣完全转移到徽章收藏方面来。我曾在全国发行的著名邮刊《集邮博览》杂志刊登广告,用邮票交换毛泽东像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手中的邮票,甚至曾经获奖的邮集都一并转让,交换回来数万枚像章。随着藏品的丰富,不仅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素材和依据,同时也为举办展览创造了条件。

从1989 年至1992 年,我对毛泽东像章进行系统探讨研究,写出了首部专著《世界第九大奇观——毛泽东像章之谜》(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年5 月出版)。此书被认为是红色收藏、徽章收藏研究的“开山鼻祖”之作,拓展了一个全新的收藏研究领域,影响了无数后来者。

我最早举办的个人收藏展览是1991 年在自己工作的学校举办的,当年办展比较简陋,只是将像章别在蓝布上展出;1992 年我将像章镶嵌在整块三合板上,编组成不同图案,运到位于安顺市的011 基地总部展览;1993 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 周年,我又举办巡回展览,沿红军长征路线中段,先后到达贵州遵义、贵阳、毕节、云南昆明等地展览,此后又到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省、区展出,总计有60 多场次,观众超过百万人次,广受好评。

当年,安顺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张传根、候少华都曾到“厨章斋”采访报道,还接待过专程来访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马泰教授。

徽煌堂

时间似流水静静流淌,我也在收藏的路上默默前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我们国家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世纪到来后,考虑到女儿上学,自己将来养老,以及收藏品保管的需要,我用自己的积蓄在贵阳小河开发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两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近80 平米,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套住房除了客厅、主卧等之外,有一间是女儿的卧室兼书房,女儿读完高中上大学后,我把电脑桌和部分收藏品搬进这个房间,自然就变成了我的书房。我在几间房子的四壁都挂满展框,装点成一个小小的家庭收藏馆,于是又给它取了个别号——“徽煌堂”,寓意红色收藏、徽章收藏研究必将走向辉煌,小小徽章可以堂而皇之登上史学、文化、博物的大雅之堂。这个小小的“徽煌堂”,还引来了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贵州电视台等采访报道。

近十多年来,我在“徽煌堂”潜心收藏研究,撰写出版了《中外体育徽章图志》《共和国的英雄模范》等徽章专著,编辑出版了《山鹰之歌》《德技双修知行合一》等书籍,在报刊杂志发表了千余篇有关红色文化和徽章史学方面的文章,完成了数百万字的《彰显共和国辉煌成就》系列书稿。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 ,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成就。随着国家的强大,社会的繁荣,学校的发展,条件的改善,我们学校也从普通技工学校升级为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搬到了新校区,成为一所万人规模的高职院校。我自己也换了一套100 多平方米的新房,有了更为宽大的书房和收藏室,有了更好的条件从事红色收藏和徽章研究,既希望不断丰富自己的藏品,将小徽章做成大文章,取得更多的收藏研究成果,也期待将来有条件的时候,创办红色收藏博物馆,将民间收藏变成社会财富,发挥这些历史文物应有的价值。

◎贵州全省防空司令部证章(笔者部分藏品)

◎贵州企业公司证章(笔者部分藏品)

◎贵州邮区证章(笔者部分藏品)

猜你喜欢
像章集邮徽章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集邮爱好者,《哆啦A梦50周年》限量版系列邮品上线
让党员徽章烁烁闪光
收藏毛主席像章
国旗徽章
红像章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收藏达人的微型像章世界
一枚孤独的家族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