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简史

2019-02-28 04:13甪里先生
特别文摘 2019年1期
关键词:正音雅言官话

甪里先生

影视剧中的古人操着一口普通话,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种印象:古人也说着和我们一样的话。其实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古代人說话和今天是很不相同的。既然如此,那他们是如何交流的呢?

查阅资料,我们知道古代的普通话叫作“雅言”,一般是以国都所在区域为标准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即夏商周,除了西周,其他时期都是在河南建立都城的,因此当时的雅言就是河南话(以洛阳为中心)。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号为东周。因此洛邑地区的语言便成了当时的雅言。《论语》里讲“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孔子虽然是鲁国人,但他不用山东话讲学,而是用河南话讲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同时也统一了文字,即小篆。当时秦朝的国都是咸阳,咸阳位于关中,因此,当时的雅言便是关中话。到了汉朝,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这时的雅言也基本上是陕西话和河南话。汉朝的汉语标准语也有“正音”“雅言”和“通语”等不同的称谓。

东汉灭亡后虽然有过一段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很快就被西晋统一了。统一的西晋王朝建都于洛阳,因此其自然是以洛阳方言为雅言。但是不久后就发生了所谓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事件。面对此种局面,西晋王朝只能迁都,史称“永嘉南渡”。东晋王朝建都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由于南迁的士大夫普遍操一口洛阳方言,而当地的土著却是说着吴语,两相结合便形成了一种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为后来同样建都于此的南朝所继承。因此,整个南朝的雅言便是吴音。

到了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七年后,也就是589年,灭陈朝。此时的隋朝建都长安,朝廷编《切韵》一书。该书以洛阳雅音和金陵雅音为基础正音,唐承隋制,因此隋唐国语为“汉音”。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又作《广韵》,此一时期的国语又称“正音”“雅音”。

元朝灭宋后,由于其为蒙古人,便以蒙古语为国语。由于建都北京,后来便以北京地区的方言为“天下通语”。我们知道,元朝灭宋,很多士人衣冠南渡,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便定都于南京。由于这一地区的汉人相对完整地保持了“中原正音”,因此明朝初期便以南京官话为标准语。

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但由于常年战乱、天灾人祸,北京地区的人口已经所剩无几,因此朱棣将四十万南京居民迁入北京。由于这批人相对较多,因此自然而然地将南京官话带到了北京。因此终明一朝,其实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

清代早期,南京官话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惯性。但是到了雍正年间,这一局面逐渐得到了扭转,朝廷设立正音书馆,专门推广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北方官话。而所谓的“北京音”正是在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渗入满族语音的一些要素综合而成。因此到了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了南京官话,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古代虽然没有所谓的“普通话”,但一直推行朝廷官话。这是一种官方通用语言,以确保朝堂之上彼此之间能够听得懂。至于其他人呢,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信手段也较为落后,各个地区的人口流动较小,只是面对着处于同一地区的人们,因此只要操一口方言也就交流无碍了。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图/黄文红)

猜你喜欢
正音雅言官话
从闽粤两地正音书的语音性质看清代官话问题
天一阁旧藏《太和正音谱》考
盐谷温《太和正音谱》排印本研究
丁若镛《雅言觉非》考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俗话说,官话说
中国古代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