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心理管理模式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应用

2019-03-01 05:06李长滨陶敏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一对一胚胎量表

陈 洁,张 莉,周 娟,吴 迪,李长滨,高 冰,陶敏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上海 20023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给出的定义,育龄夫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1年仍未怀孕者称为不孕不育症。其发生率为10%~15%,而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1]。不孕不育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同时也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损害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大因素。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发展,使得一些不孕不育夫妇有机会获得自己的生物学子代。然而由于IVF-ET技术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为干预(促排卵,取卵,反复抽血等),同时目前IVF-ET技术的成功率只有40%左右,患者夫妇难免会产生过多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等情绪障碍[2]。本文采取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IVF-ET治疗前后进行焦虑、睡眠质量评分,干预组实施“一对一”心理管理干预,然后评价两组量表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两组在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别,探讨“一对一”心理管理模式在,IVF-ET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7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不孕不育症患者200例。纳入标准:夫妇同居未采取避孕措施1年以上未孕者,接受,IVF-ET技术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入选者分为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排除标准:传染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严重精神障碍、吸毒、不符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等患者,本研究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生殖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不孕不育症夫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进入IVF-ET周期前采用SAS量表和PSQI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和睡眠质量评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3名接受心理咨询培训后的专职护师进行“一对一”心理管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①健康宣教:采用面对面解答患者的疑虑,运用图文资料,详细介绍不孕症的生理病理知识,以及检查程序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全程就医指导;②心理疏导:充分理解不孕症给患者带来的心理、经济和社会压力,鼓励患者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缓解紧张情绪,积极接受治疗;③个体化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例如年龄、教育水平、家庭环境、性格特点,了解其关注重点,给予针对性心理管理;④手术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在患者取卵、移植手术时陪同,对于手术各个阶段注意事项、进程、结果进行明确详细的告知及指导,缓解紧张情绪;⑤对家属的心理指导:鼓励家属与患者积极配合,夫妻同诊同治,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减轻患者精神负担,保持情绪稳定。全部患者统一采用拮抗剂方案进行控制性促排卵,在胚胎移植后10~14天随访时再次进行SAS和PSQI评分,比较IVF-ET治疗前后评分差别,同时对两组进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的比较。

1.3评价标准

①心理状态:采用SAS。SAS量表由Zung等于1971年编制,用于评估受试者焦虑的主观感受,共包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正向评分15项,反向评分5项,20项的得分相加得到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取整数,得到标准分,标准分≥50分界定为有焦虑,评分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②睡眠质量:采用PSQI进行评价,PSQI量表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于1989年编制而成。量表总分0~21分,由23 个条目组成,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时间等共7 大类,总分≥5 分者为睡眠质量较差,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③临床指标:随访两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和临床妊娠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率和构成比来描述焦虑和睡眠评分及临床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变量评分比较和临床随访指标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3.30±11.50)岁;对照组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3.10±11.7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比较没有差异(t=0.35,P>0.05),具有可比性。平均不孕年限2.81年;文化程度最高为博士,最低为小学文化;第1次接受治疗的患者110例,2次及2次以上的为90例;其中不孕原因:输卵管性不孕91例、排卵障碍因素19例、男性因素79例、免疫性不孕2例、不明原因9例。两组患者的不孕原因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46,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患者SAS和PSQI评分比较

在进入IVF-ET周期前的SAS和PSQI评分情况见表1,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3、0.09,均P>0.05)。两组在IVF-ET治疗结束随访时的SAS和PSQI评分情况见表1,对照组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1.46,均P<0.05)。经过IVF-ET前的检查、促排卵治疗、取卵、胚胎移植之后,对照组患者的SAS和PSQI评分比进入周期前要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2、1.39,均P<0.05),而干预组则没有明显升高(t值分0.20、0.11,均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结局比较

两组受精率及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但干预组获卵数和临床妊娠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见表3。

组别 评分表治疗前治疗后tP干预组SAS45.00±8.8143.00±8.810.200.20PSQI3.00±2.133.00±2.240.110.96对照组SAS43.00±8.5549.00±8.462.420.04PSQI4.00±2.146.00±3.231.390.04

随访指标干预组对照组χ2P获卵数(个)8.00±3.106.00±2.501.320.04受精率(%)70.51±11.4168.61±12.320.760.07卵裂率(%)90.50±8.3289.22±9.410.570.09临床妊娠率(%)45.4240.236.790.03

3讨论

3.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和问题

自从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IVF-ET技术经历了近40年的蓬勃发展,现在全世界已有超过500万名“试管婴儿”诞生,中国每年通过,IVF-ET技术出生的婴儿约10万名。然而,IVF-ET技术的成功率却并不高,维持在30%~40%。治疗前的多项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反复抽血、注射药物、穿刺取卵、多次的胚胎移植,都会对不孕不育症夫妇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国外大量研究表明,接受治疗的夫妇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以女性更为显著。焦虑情绪会导致夜间的入睡困难、失眠、易惊醒等睡眠不良,而夜间睡眠不良则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焦虑情绪[3-5]。我国的大量研究也显示,接受不孕症治疗的患者中,焦虑、抑郁、睡眠不良是最主要的情绪障碍[6]。

3.2心理管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重要性

因此,对采用IVF-ET技术治疗的不孕不育症夫妇进行心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国内王洁等[7]报道,心理护理能够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改善治疗结局。原因在于:焦虑、睡眠不良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如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泌乳素过度分泌,雄激素过多,从而影响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控制性超排卵的效果;此外,情绪波动激烈会使交感神经兴奋,释出儿茶酚胺过多,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影响胚胎的着床而降低临床妊娠率。心理管理能够有效地防止以上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改善治疗结局。

3.3“一对一”心理管理模式的优点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一对一”心理管理模式,在IVF-ET的治疗过程中由一人全程跟踪,患者的隐私能够得到全面保护,患者对医护人员更为熟悉和亲切,也更愿意进行情绪上的交流,护理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因此心理管理的效果能得到更好地保证。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IVF-ET治疗前的焦虑和睡眠质量评分相近,无统计学差异,但患者经过促排卵、取卵、移植等治疗之后,对照组的焦虑和睡眠不良评分明显上升,而干预组则没有上升,说明通过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一对一”心理管理,能够有效缓解,IVF-ET技术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睡眠不良等情绪障碍,通过对随访结果的比较,也证实了“一对一”心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获卵率和临床妊娠率。因此,作为生殖专科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除了掌握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IVF-ET技术的成功率。

[专业责任编辑:舒 静]

猜你喜欢
一对一胚胎量表
纷纭旋转之间:新兴技术回应型立法的舆论引导——以胚胎嵌合体为例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植入前胚胎研究取得新进展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