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关爱保健措施对阴道分娩初产妇角色转换的影响

2019-03-01 05:06朱秀梅周晓飞孙晓妙蔡美林余一如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初产妇保健婴儿

蒋 媚,朱秀梅,周晓飞,孙晓妙,蔡美林, 余一如

(温州市人民医院产科,浙江 温州 325000)

阴道分娩对初产妇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刺激。初产妇阴道分娩结束后不仅面临着身体康复的问题,而且还面临着由个体向“母亲”身份和角色的转变过程。初产妇对这种角色的适应能力严重影响婴幼儿的成长以及日后的发展和家庭日后生活。有研究报道,产后角色转换问题有可能会导致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最常见的就是产后抑郁[1]。初产妇产后需要关爱和包容,而作为产妇产后的重要干预因素,保健措施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帮助产妇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尽快过度到母亲的角色。产后关爱服务是通过在医院建立标准化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提供宣教和咨询,其已经成为国际上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主流,既往用于人工流产术后[2],在产科分娩后的应用较少。现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2至4月顺利结束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产后关爱保健措施对产妇角色转换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2至4月顺利结束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纳入标准:①经阴道分娩;②目前婚姻关系正常;③单胎,分娩后无严重并发症;④孕前身体健康,无妊娠合并症、严重的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⑤交通便利,有使用移动网络的习惯和条件;⑥产妇状态良好,能够主动配合;⑦均自然妊娠;⑧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意识或学习障碍者;②四肢难以活动者;③既往有过期妊娠、流产者;④既往有盆腔、卵巢、子宫手术史;⑤妊娠期间出现任何孕期异常情况;⑥高龄产妇及年龄过小者;⑦新生儿畸形、死亡者。将该组产妇采用双盲抽签法分组,分为观察组(抽到 “1”者)和对照组(抽到 “2”者),每组各6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两组产妇的产时护理方法均衡,对照组产后给予病情观察,进行母乳喂养宣教、会阴护理、饮食指导、新生儿照顾指导、观察子宫复旧的情况等。出院时给予住院指导,嘱患者产后42d来院复诊,出院后不再进行随访干预。观察组采用产后关爱保健措施,内容如下:①加强与产妇家属的沟通:需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告知其在产妇恢复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家属参与到产妇的护理中,多照顾产妇、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产妇度过难关,在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家属在场;②一对一的产妇保健指导:指导产妇进行早期母婴接触,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照顾的健康教育。通过演示、示范的方法指导家属协助产妇给婴儿哺乳,使其掌握催乳的技巧、喂奶方法、抱婴姿势等,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③加强与产妇的交流:让产妇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的关怀,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嘱产妇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态度,指导产妇进行自我调节,如卧床静养、听舒缓的音乐,建议家属和产妇一起收看亲子类电视节目或儿童歌舞,增进亲人之间以及母子之间的感情,协助产妇做好产后角色转换;④提供充足的育婴知识,指导家属与产妇为新生儿进行抚触、沐浴以及婴儿操锻炼,教会产妇对婴儿护理,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播放PPT以及视频资料等方法进行,在护理过程中对于产妇在育婴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⑤告知产后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的必要性,发放产后营养指导手册,讲解饮食原则,指导产妇由流质饮食过渡为半流质再到普食,合理搭配营养素和热量,减少产妇对产后肥胖、母乳不足等的担心,同时减少腹胀、便秘的发生,

院外产后关爱保健措施包括:出院后通过微信、电话继续进行产后随访保健。①出院后5~7d:继续普及产褥期保健知识,针对性回答产妇及其家属有关产后保健和婴儿护理的问题;②出院后21~28d:了解产妇泌乳情况和子宫复旧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对产妇的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进行干预,告知产妇可进行产后体操、下肢运动、背部幻椅式、猫式伸展练习以促进盆底功能康复,评估产妇的心理,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和冥想的方法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继续进行新生儿照顾指导;③产后35~42d:了解产妇产后康复及新生儿的发育情况,针对性回答产妇及其家属有关产后保健和婴儿护理的问题,给予心理指导,提醒产妇按时来院复诊。

1.3观察指标

1.3.1产妇的新生儿照顾能力

结合自身的临床实际,参照相关文献[3],设计产妇新生儿照顾问卷,内容包括:合理饮食、母乳喂养、喂养技巧、婴儿护理4个方面,分别包括8个、10个、5个、10个条目,均为问答题,答对得1分,大多0分。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的能力越好。

1.3.2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于产后1d、产后产妇来院复诊时42d采用医院自评焦虑量表(anxiety self-rating scale,SAS)、医院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调查,SAS、SDS量表各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4级评分,SAS评分≥50分为有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划分等级分别为50~59分、60~69分,70分以上),SDS评分≥53分为有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划分等级分别为53~62分、63~72分、>72分)。

1.3.3角色转换适应能力

于产后42d产妇来院复诊时采用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调查产妇的角色转换情况,内容包括4个方面:照顾婴儿的日常能力、母婴角色的幸福感、婴儿对自身生活的影响、信念,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1~5分),总分16~80分。按照得分等级分为良好、中等、差,分别为64~80分、48~63分、16~47分。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

两组在年龄、体重、孕次、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照顾能力比较

观察组的在新生儿合理饮食、母乳喂养、喂养技巧、婴儿护理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3两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1d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产后42d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产后1d显著下降(均P<0.05),而观察组产后42d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2.4两组产妇的角色适应能力比较

观察组的角色适应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适应良好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项目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χ2P年龄(岁)27.32±2.3827.16±2.760.3400.367孕次(次)1.37±0.621.43±0.600.3590.296分娩孕周(周)39.65±1.5239.32±1.671.1320.130体质量指数(kg/m2)24.89±2.6124.42±2.431.0210.155文化程度0.0410.839 初中及以下18(30.00)16(26.67) 高中及以上42(70.00)44(73.33)新生儿性别0.0001.000 男31(51.67)32(53.33) 女29(43.88)28(46.67)家庭月收入(元)0.0430.836 <5 00017(28.33)15(15.00) ≥5 00043(71.67)45(75.00)

组别 例数(n)合理饮食母乳喂养喂养技巧婴儿护理观察组606.95±1.217.63±1.024.05±0.737.23±1.35对照组605.64±1.056.37±1.343.51±0.676.28±1.37t6.3345.7964.2213.826P0.0000.0000.0000.000

表3 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n)得分良好中等差观察组6067.21±8.3232(53.33)20(33.33)8(13.33)对照组6062.43±7.8921(35.00)20(33.33)19(31.67)t/χ23.2296.765P0.0010.034

3讨论

3.1产妇的心理变化

母亲角色的适应是婴儿出生后经过一段时间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建立关系的过程。有研究发现,大部分产妇在分娩后可能会出现情感淡漠、感情脆弱、依赖性强、对自我和婴儿的健康过度担忧等心理“退化”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产后对母亲角色的适应性。如产妇不能有效适应这种角色转换,其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可能导致产后多方面的异常,如产妇出现新生儿哺育信心不足甚至产后抑郁的发生,育婴能力也会因为其心理问题而无法得到提升。尤其是初产妇,面对新生命的到来以及产妇自身生理上的改变,经验不足,从女性个体到母亲的身份角色转换不良。常规保健模式多是一种功能性模式,产后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产妇的需求。医护工作者对初产妇产后角色适应的干预显得十分必要。

3.2产后关爱措施对阴道分娩初产妇角色转换的影响

产后关爱服务是本着以产妇为中心的原则,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关爱服务的一种工作。为了提高产后服务质量,促进初产妇产后角色转化以及身体机能恢复,本研究于产后住院期间以及出院42d内对初产妇进行一体化的产后关爱保健服务。结果显示,与常规措施相比,观察组在合理饮食、母乳喂养、喂养技巧等新生儿照顾能力方面评分较高(P<0.05)。初产妇首次分娩经验不足,产后要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新生儿照顾能力缺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产后角色转换的主要因素。产妇对新生儿的照顾能力体现了产妇对自身作为母亲角色的认同程度。产后关爱服务中的通过发放宣传单、播放PPT以及视频资料等方法进行新生儿照顾能力的指导,较普通的健康教育更生动、形象,更容易被产妇接受和掌握。同时采取示范、产妇操作的方式,增加了产妇的印象,进而提高了产妇对新生儿的照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产后关爱中特别重视产妇家属对产妇的关爱作用,以家庭为中心,鼓励家属参与到产妇的照顾中,多理解产妇、多关心产妇,增添了家庭的和睦气氛,在掌握照顾技能的同时,更能体现母亲孕育所带来的快乐。黄伟等[4]研究亦证实,这种家庭为中心的产后保健模式能够促进产妇适应母亲角色,提高母亲角色幸福感。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后42d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产后角色适应性越好(P<0.05)。新生儿出生后产妇要受到从人妻到人母转变的压力,若这种压力不能得以控制,极容易导致产妇焦虑、抑郁等情绪[5-6]。在产妇关爱服务中,通过医护人员传授母婴保健知识,排除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而家属与产妇共同接受健康教育,更有利于信息一致的科学育儿观念形成,提高产妇自我照顾婴儿、促进产妇角色转换过程。通过播放亲子节目或音乐,激发女人的母性本能,而家庭成员参与的一些亲子互动的护理环节,使产妇感受到身为人母的幸福,减少产后的无助、焦虑和抑郁感。产妇出院后遵循全面兼顾的原则,衔接好院内关爱服务的内容,使产妇接受到更为细致的家庭生活照护,尽量消除院外不良的精神、心理、躯体刺激,这对于产妇出院后的心理及角色适应状态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能够避免干预不及时造成的产妇抑郁以及角色转换不良。

由于产妇母亲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病例的选择有限,对人工受孕、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以及剖宫产的产妇并未纳入研究,可能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存在局限之处。在后期的研究中,笔者将扩大样本量的研究,丰富病例的纳入范围,以期为产妇提供更多个体化的产后关爱措施。

综上所述,产后关爱的保健措施能够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的照顾能力,减少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角色顺利转换,有益于产妇心理、体质的康复。

[专业责任编辑:杨文方]

猜你喜欢
初产妇保健婴儿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艺术家婴儿推车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婴儿为何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