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登门坎效应”提升青少年德育“生活化”实效

2019-03-05 09:38王晓丽栗嘉忻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门坎生活化道德

王晓丽 栗嘉忻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我国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源头之一。“生活化”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生活决定教育——现实的生活环境是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理论、德育内容需要在生活中得到确认、得到践行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才能够产生真正的力量,产生教育效果。“德育始于生活,同时回归生活,旨在与生活相交融”①,现今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强调,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化需求为课程基础”,因此,实现青少年德育的“生活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把德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回归生活”上,结合青少年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认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而在具体地推进青少年德育“生活化”的策略上,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学上的“登门坎效应”,提升青少年德育“生活化”的实效。

一、何谓“登门坎效应”

“登门坎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通过一个真实的现场实验发现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特别是销售当中——即当人们接受他人提出的微不足道的小要求后,往往会逐渐扩大自己对这个要求被允许的范围——最初只是“得寸”,接受在自己家的窗口挂上一个毫不显眼的小招牌的要求;之后却可以“进尺”,接受将一个不太美观的大招牌放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的要求——就像是登门坎时一级一级地向上,更容易顺利地登上高处。而这种效用应用在青少年德育的“生活化”当中,就是让教师注意德育“生活化”转向的循序渐进,以及在对青少年进行教学要求时,注重从简单的、易达成的入手,这样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适应德育“生活化”教学的脉络,领会“生活化”德育的精神。

二、借助“登门坎效应”推进青少年德育“生活化”的步骤

1.提供范例,营造氛围,呈现“生活化”德育空间。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行为、心理等很多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模仿、复刻,所以,要提升“生活化”德育的实效,教师应致力于“生活化”德育空间的营造,通过给青少年提供示范刺激物,营造相应的德育氛围,调动起他们深入领会德育思想的兴趣,打开他们的心扉——正如在紧闭的房间中逐渐推开窗让光线进入,有了良好的开端,慢慢地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地接纳,即登门坎效应中的“得寸”得以实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不是取消或者淡化学校德育,而是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通过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和有效途径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道德教育”②。从学校德育教育的规律来讲,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为人的良好品德、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观念、态度,而德育的过程就是改进、改变、阻止、加强、丰富和发展他们既有的各种认识和本能,从而使他们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投身社会生活。学校德育对青少年施加的影响,或者说学校教育帮助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他们既有的生活中所亲身体验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呈现相应的学习现象,观察别人的行为和结果,从而获得正确的、合理的间接经验,并将间接经验与自身经验相融会,更深入地理解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所以,实施德育,实施生活化德育,最先要做的仍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帮助他们感受德育的氛围,从而开启心扉,接纳进一步的德育阳光。具体来讲,青少年德育“生活化”的实施,可以从为青少年提供符号性示范活动开始,营造起德育氛围,转变他们对德育学习的抗拒心理。比如可以在班会课时通过广播、电视向学生进行不同德育专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帮助他们了解相关德育内容。再比如,一直以来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单纯地“教”很难使青少年“沉浸”在民族文化的氛围内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学校可以从自身整体环境出发——从德育“生活化”角度而言,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在校内显眼处、走廊、宣传栏等位置悬挂书画作品,开设软笔书法课、开展汉服文化节等,为学生多方面展现民族文化之美,他们用眼观察、用行动去体验和感受,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从而对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产生亲切感,逐步地接纳,得到相应的道德感知。此外,学校的德育“生活化”教育应该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关注学生的切身的情感体验,由此激发他们在德育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欲望,从而从自身出发获得更多的“发现”。比如,2018 年平昌冬奥会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观看比赛时的感受,体会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或者运动员获得金牌,升起国旗时的感受,这样,由学生的切身体验入手,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家国情怀,能够让德育贴近学生的内心,帮助抽象的理论要求、价值取向化身为可实施的具体的行为、举动,富于这些行为、举动以道德情感色彩,帮助青少年逐步揭开道德、理想的神秘面纱,为进一步深入体验、内化做准备。

2.创设机会,积极实践,走进“生活化”德育空间。

在以形象性示范打开青少年对于德育内容的注意力和兴趣后,就是要借助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的可改变的联系,推进道德行为的应用,从而使德育“生活化”教育效果得到巩固。教师应依据学生在充分感受到德育内容后“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让德育实践与他们的生活、活动紧密贴合。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同样要注意由简单的、易操作的开始,尽量缓解他们的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比如,可带领学生参与净化街道或者清除小广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他们深入到对自己身边的社会生活的观察当中,通过亲身实践,青少年们会发现,街道上垃圾处理不净,很多是因为商贩和租户的乱排乱放行为造成的,为了自身的便利,没有将垃圾堆放到指定范围,并聚少成多,将一家一户的小问题,扩展到一条街的大问题;而乱贴乱放的小广告,往往是因为各个小区缺乏为住户或商家提供信息交流的空间和平台……这样,通过学校主导的青少年对于社会生活的调查,让他们切实意识到一个人日常的不文明行为,如果汇聚到一起,就会产生大问题,轻则影响一角一处的和谐、清洁,重则影响整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聚少成多”“积水成渊”,因此应该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地规范行为,为改善环境付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再比如,可以根据周围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活动,诸如,某地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也不强,很多人为图快速、便捷选择横穿马路;因为人口流动性强,各色人等混杂,出现了一些不合法的网吧、麻将馆等……就可以结合这样的问题,开展“与法同行,在生活中了解法的原则和规律”的活动,针对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逐步铺展教育情节,一是创设情境,帮青少年立足生活感受“法”,比如,为学生呈现网吧、麻将馆查封的新闻报道,帮助青少年意识到“法”的作用,“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二是帮助青少年结合生活,认识法律,帮助他们知法懂法。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到的法律知识,与教材联系,促进他们对法律认识的由实践到理论的生华;三是促进青少年从理论回归生活,帮助他们守法、扬法,教师可以结合各种生活中横穿马路的视频场景,引导学生去评判分析,帮助他们意识到不守法行为,实际上是对自身生命的不珍惜和伤害,从而能够用心指导生活,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这样,让道德教育为青少年过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服务,变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课程资源,促进他们德育“生活化”成效的螺旋上升,从而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生活。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学校德育实践的范围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依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对他们在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引导,设置不同的德育生活小任务,比如,年龄较小的可以让他们完成“清理家中物品”“帮家长做一件家务”等小任务,引导他们为家长分忧;年纪大一些的,可以让他们完成“绿色低碳行为任务表”,依据自己制定的计划,规划自己的生活行为,看看自己减少了多少碳排放……这样,使青少年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切实感受到德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由学生带动家长、家庭,从自身的健康、快乐生活的需要出发,让学生进行德育的主体性实践,逐步加强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得寸”走向“进尺”,逐步引导青少年德育“生活化”空间,提升教育成效。

3.提供表达平台,促进内化,升华“生活化”德育空间。

通常人们会把自身预期的未来的结果作为当前行为的动因,所以,当前的许多行动往往会受到预期的影响,而当现实中受到的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相对愉悦的联系时,这种关联性就会变强,联结得也更为牢固。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创立的学习联结理论。而应用于德育教育活动中,青少年的德育“生活化”也有赖于这种正向的联结,当道德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个人有利的行为活动与因之产生的愉悦感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互动时,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就有了保障。也就是依照“登门坎”的层进关系,带领学生由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突破口继续向深层迈进,通过进一步的道德实践,将道德理论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使德育“生活化”空间得以升华。应用于德育教学实践,就是要在青少年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自主的道德实践后,再进一步为他们提供德育认识、德育行为的展示平台,来促进他们将自身学到的、了解的德育内容再一次传递给他人,比如开展相应主题的演讲活动、手抄报展览、书画文学作品展览等,让他们在进一步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体会“爱护环境”“绿色出行”“关爱他人”“孝敬父母”等德育目标,并不是挂在嘴边的空话,而是由内而外的为人准则,理想的生活状态。这样,通过引导青少年结合自身生活、学习经验,来呈现、展示自身的道德认知,可以极大地满足他们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欲望,促进了他们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在展示的过程中,抽象的观点、概括性的口号,都有了具体的目标指向和评价标准,使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得以内化,借助真实的道德实践使他们了解到道德生活的价值,从而能够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使德育的“生活化”进入理想的空间。

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工作的实效,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以往德育工作的困境,就在于理论与实际没有找到关键的联结点。德育的“生活化”是改善德育现状,提升德育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德育生活化,就是让德育的内容、方法回归生活,贴近实际,接地而行”③。青少年德育“生活化”的推进,首先要认识到“德育生活化”是德育价值的体现,德育的终极目的是回到生活。而推进青少年德育“生活化”的实践当中,我们可以借助“登门坎效应”,从“提供范例,营造氛围”,再到“创设机会,积极实践”,最终“提供表达平台,促进内化”,逐步升华“生活化”德育空间,实现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得寸进尺”。

注 释:

①鲁江.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0):9-10.

②王慢丽.德育生活化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4):97-99.

③冯建卫,黄富春.生活德育化与德育生活化——我们的生活德育工作故事[J].中国德育,2018(18):36-40.

猜你喜欢
门坎生活化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从门缝掬接月光
西部放歌八之五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