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实施途径探讨

2019-03-05 09:3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测量学测绘摄影

刘 舒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政课程”和依托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提高了思政教育实效。为响应国家思政培养要求,许多高校都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如宋秋红等在“汽车概论”课程中,在传授汽车知识和汽车文化的同时,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乔晨曦等在中医药专业教育中,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他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进行立德教育;刘晓华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语言知识,还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当代的中国和世界;朱晓菱老师深入分析了体育课与思政课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提出了建议;孟凡超探索了《工程测量学》课程与思政整合的途径;林赛花在高校创新创业思政教育的研究中,论证了高校思想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性,思政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摄影测量学》课程是我校测绘类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测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对摄影测量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摄影测量课程的学习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因此在《摄影测量学》课程中积极探讨思政建设对培养高素质测绘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一、摄影测量学课程开课现状

我校测绘类专业实行理论教学+集中实训+企业实习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各专业课程设置根据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摄影测量学》作为测绘类本科生专业基础课,也是核心课程之一,在大二学年开设。该课程的理论抽象,逻辑严密,通过理论教学和专业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摄影测量原理,能够运用数学、物理等知识,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解决复杂摄影测量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涉及大量的数字公式、矩阵运算、测量原理及软件平台。《摄影测量学》对于地方普通院校的大二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开课学期课程安排紧凑,多门专业课程同时开设,学生学习本课程时难免产生畏难情绪。《摄影测量学》课程特点和开课现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建立信心,保持学习热情,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地方本科院校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在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并逐步发展为新形式下的工程科技人才至关重要。在《摄影测量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将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测绘精神、人文素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融入课程教学,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意识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意识到中西方科技存在的差距。通过设置摄影测量外业和内业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养成脚踏实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通过思政教育与《摄影测量学》课程教育的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正确的思想基础。

二、《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建立《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体系,将“课程思政”与《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就要进行课程建设的综合研究实践,以保证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同向同行,激发学生学习和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做贡献的理想、信念和信心,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主要从摄影测量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设置

基于思政教育要求和专业认证标准,教学团队调整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在教学大纲编写时,坚持立德为先的原则,着力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摄影测量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在保留主要知识点和课程内容主线的基础上,设置基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背景和德育元素。

第一章绪论是课程的开篇之讲,专业知识内容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摄影测量学课程介绍。第一讲要使学生对摄影测量学课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中,模拟摄影测量阶段主要以西方的探索研究为主,而在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阶段,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学者和中国技术的贡献。因此,教学中着重强调中国学者在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产卫星如中国资源卫星,对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民用轻小型无人机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普及应用做出的贡献。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认识到摄影测量技术发展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学习《摄影测量学》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在学习摄影测量基本原理——小孔成像原理时,添加小孔成像实验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中国学者仍不断探索并取得成就,在榜样的感召力下,激发为国家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章至第六章,学习单像、双像和多像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此部分涉及到的数字知识多,空间关系重杂,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其本质仍然是获取目标物体的空间位置、距离等几何信息,与传统测绘的目标一致。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要求和布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学生课上学习难度。另外,增加采用相对传统测量方法完成同样任务的内容讲解和讨论。比如讲解人造立体观察的条件时,以人眼立体观察为例进行对比,学生可借助观察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实际经验,理解所学内容;在讲解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双像空间前方交会、空中三角测量等内容时,将其分别与前授课程《测量学》中介绍的传统测量中的后方交会法、前方交会法以及三角测量法进行对比,使学生更易理解相关原理和实施流程,并明确各对应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此外,引入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基础测绘工作的艰苦,测量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锻炼意志,强化其职业意识,并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的便利和转变,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更积极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第七章和第八章学习数字摄影测量和相关产品,思政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介绍VirtuoZo、JX-4 等由中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实现数字影像测量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加自信心。

2.教学模式设计与运用

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教学效果得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混合式教学等。

情境教学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摄影测量的实际岗位工作情况相结合,从测绘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角度入手,结合实际工作场景,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明确实际工作中相关理论是如何应用的,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成果,思考着为社会提供哪些意义重大的技术服务和支持,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解,获得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此外,渗透实际工作注重提升工作效率,关注产品成果质量等特征,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合理分配个人精力,同时向学生渗透测绘所需的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精神。

任务驱动法。摄影测量学实验环节较多,课内实验和课后综合训练分别是具有多个环节的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的各个环节任务。实验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存在多个短周期的过程成果。适当设置任务难度和任务的完整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加自信心。通过完成测绘工作中多人配合,协同合作的过程,建立学生之间友好关系,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前收集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优选实际案例,针对具体案例进行知识的讲解和展开,比如在讲解近年来基于无人机的航空摄影时,使学生学习航摄过程的现场控制及交叉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国家空管部门对无人机航摄范围、航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结合一些违规飞行案例,使学生建立法规意识。此外,结合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数据保密问题、数据精度问题以及一些实际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明确测绘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以学生为对象开展爱国敬业教育、诚信教育工作。

混合式教学法。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了问题和挑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机遇和新的思路。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多种教育平台,如能够提供海量教学资源的慕课平台和网易公开课平台,和以超星学习通等为代表的智能手机App 被广泛开发和利用。将其应用于思政教学活动当中,具有多方面优势:首先,教师通过推送资料,整合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信息,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深入,更加直观的资源,根据个人需求、兴趣和特点进行探索学习。其次,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打破教与学的空间和时间局限性,充分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提高学习参与程度。再次,该模式便于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教师能够及时获取学生学情。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并适时地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反馈互动情况调节课堂节奏和教学内容。混合式教学法,更多地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去进行学习,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个体学习目标的实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互联网建立了学生与教师的良好沟通环境,教师更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便于思想工作的展开。

结语

《摄影测量学》的课程目标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知行合一的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一致。课程思政工作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热爱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责。在《摄影测量学》教学环节梳理思政元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将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对学生完成学业以及未来成为新形式下测绘工程科技人才都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02).

[3]宋秋红,李庆军,沈洁.“汽车概论”课程融合思政内容教学研究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2).

[4]乔晨曦,陈波,郭义等.思政教育与中医针灸专业教育融合——试论针灸医案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0).

[5]刘晓华.高职外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8(24).

[6]朱晓菱.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分析[J].内江科技,2017(11).

[7]孟凡超,苏宇.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途径[J].科技风,2019(19).

[8]林赛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途径刍议[J].黑河学院学报,2018(10).

[9]史铭之.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结构特征及其提升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9(03).

[10]鲁海峰.新时代地学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08).

[11]吴雪梅.高师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8).

[12]刘启春,王小静.基于智能手机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6).

猜你喜欢
测量学测绘摄影
测绘工程专业大地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测量学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结合问题的探讨
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