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电厂环境管理

2019-03-05 20:03李小红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19年3期
关键词:核电厂水土保持海域

文_李小红 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国务院连续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随着国家监管部门对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大力推动,核电厂也需要适应新常态,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增强环境危机和环境忧患意识,从创造优良环境效益出发,树立绿色环保的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核电厂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核电厂的工程建设、生产、维修和经营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环境保护是核电厂管理的基本政策。核电厂的环境管理主要依据的是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水土保持报告、海域论证使用报告等执照申请文件中相关的描述和承诺,依据核电厂环境管理相关的程序文件、核电厂必须执行的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等文件,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广东省核电厂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浙江省核电厂辐射环境保护条例》、《福建省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等。

2 核电厂各个阶段环境管理的重点关注问题和事项

核电厂各个阶段环境管理工作主要目标是:加强核电厂选址、建造、调试、运行全过程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将施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2.1 选址阶段

在核电厂选址阶段,一般核电基地实际建设工作未开展,具体的环境管理工作还未开展。但在核电厂选址阶段,需要关注一些厂址信息比如核电厂厂址周围陆域和海域环境特征,以及厂址周围的环境现状,包括厂址周围的人口分布、工农业和交通设施、气象、水文、地质地震、噪声和环境辐射现状等。 关注核电厂的建设和区域发展规划是否协调,是否与生态红线相冲突,核电厂周围是否存在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2.2 建造阶段

在核电厂建造阶段,现场施工作业会对陆地生态、大气环境、声环境和海洋环境产生轻微的影响,核电厂通过采取缓解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验证采取的环境措施的有效性,需要按计划开展水土保持监测、陆域环境监测、海域环境监测等各类环境监测工作。一般来说,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计划需要在水土保持专项报告中体现,陆域环境监测工作计划需要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中体现,海域环境监测计划需要在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中体现。

(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核电厂需要按照水土保持报告相关内容按计划开展每季度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施工现场大面积开挖、多区域施工工作阶段,需要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如平整后场地采取了绿化、喷浆防护、碎石防护等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要加强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的管理,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另外,核电厂的建设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弃土和建造垃圾,需要关注弃土和建造垃圾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滑坡等问题,弃土(石、渣)应优先考虑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在专门的存放地,集中堆放并应采取拦挡、覆盖等措施避免水土流失;弃土结束需要及时开展场地的绿化和复耕工作。

(2)施工期陆域环境监测工作

核电厂建造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需要检查生活办公区、施工区是否严格执行雨污分流原则。核电厂一般都建立有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统一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建造期间产生的危险废物需要集中贮存和管理,交由消纳资质单位处理。一般固体废物需要分类贮存,并尽量做到最大程度回收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也需要交由消纳资质单位处理或者满足绿化堆肥条件后绿化循环利用。

核电厂建造期间陆域环境监测工作一般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负责,陆域环境监测方案要充分考虑到下述因素:关键人群居住地区;最大风频下风向区域;核电厂工程建设期间废液排放方式及特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和处理等方面。监测范围包括环境空气监测、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监测、近岸海域海水监测、噪声监测。环境空气监测主要目的是监测施工扬尘和机械尾气的无组织排放对场界和周围敏感点环境空气的污染情况,监测周期一般每季度1次。施工场界噪声和敏感点噪声的监测频率为每季度1次,主要目的是监测施工噪声是否超出《施工厂界噪声排放标准》,是否对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施工期间有无发生噪声扰民情况。近海海域海水监测项目主要为:pH值、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等项目。

(3)海域监测

核电厂一般都建有重件码头、取排水工程等海工工程,海工工程相关的围填海、清淤疏浚作业、施工船舶运输等活动会对附件海洋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解和掌握海工工程施工期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需要按计划开展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工作。海域监测方案主要需要考虑到核电厂周边的海产品养殖场;周边海域潮汐特点;海洋生物取样品种的代表性;海洋生物生长周期;施工化学品、生活污水,特别是营养盐对核电厂周围海域的影响;淤泥倾倒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监测项目为浅海水质、浅海沉积物、生物质量、水生物资源等,监测周期为每季度1次。

在核电厂建设阶段,需要严格控制生态环境风险,确保不存在违规用海、动土、违规排放污水等情况;加强承包商管理,确保不存在海工工程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等情况,确保所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合规处置。有的核电厂在建造过程中,会配套建设专用的碎石场、商砼站,核电厂也需要采取降噪、抑止粉尘、防治污水排放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碎石场、商砼站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避免存在扰民情况。

2.3 运行阶段

在核电厂调试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废水的排放,以及会产生少量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非放射性污水主要类型包括现场工业用水产生的废水、管道和容器冲洗水、酸洗钝化污水、调试活动产生的加药废水等。调试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酸洗钝化废水等都进行严格的监理,经检测、记录、检查,确定达到标准后才能排放入海,防止对海域造成污染。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如废油、化学溶剂、稀释剂、调和剂等,需专门回收,集中临时贮存,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统一处理。

核电厂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排水的排放会导致局部海域水温升高。核电厂需要对海边总排水口定期进行海域排水口水质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海域水温变化情况。为验证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非放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对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影响;评估与验证核电站放射性流出物控制排放的有效性;评估由于电站放射性排放而使公众实际上或可能受到的辐射影响,需要定期开展环境监督与监测工作。监测方案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同时参考国外同类核电站,并综合分析核电厂运行以来环境监测经验反馈的信息。制定监测方案考虑到下述因素:关键人群居住地区;最大风频下风向区域;与本底调查时一致性;核电厂周边海域的海产品养殖场及水域潮汐特点;核电厂废液排放方式及特点;海洋生物取样品种的代表性;海洋生物生长周期;非放化学品、生活污水对电站周围海域的影响等。

2.4 其它相关事项

一般核电厂基地内会同步建设生活区,包括餐厅、宿舍、停车场等设施,生活后勤相关的环境管理工作也同样需要关注,比如生活垃圾的处置,生活办公相关的危险废物如废旧蓄电池、废旧灯管等的合规处置;餐厅产生的油烟、厨余、厨房废水等的合规处置。

3 核电厂环境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做好核电核厂环境管理工作,需要重点关注方面:建立生态环保管理体系,开展核电厂生态环保风险识别和管理工作,确保对环境风险能够全面管控,确保所有问题均能整改到位,不发生违规事件;加强现场与过程管控工作,及时根据现场情况环境管理风险点清单,确保所有环境管理风险点都有人负责、有效管理;建立生态环保应急响应体系和应急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4 结语

核电厂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时关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变化,增加环境管理投入,持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核电厂水土保持海域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一次侧管嘴堵板研发和应用
PHM技术在核电厂电气系统中的探索与实践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遗落海域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水土保持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