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东盟国家跨境电商平台交易风险评价研究

2019-03-06 12:53滕剑仑张照远
会计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风险评价跨境电商

滕剑仑 张照远

【摘 要】 “一带一路”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商通过平台实现交易,对带动东南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目前跨境电商平台因国别政治因素、市场发展情况不同,存在不同国家之间交往惯例差异的风险。以累积前景理论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目标明确、数据量要求不严格的优势,对跨境电商平台的交易风险评价进行指标遴选和权重计算。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和德尔菲法进一步筛选重要影响因素指标,利用模糊层级分析法算出各种因素的总体权重,并随机抽取5个交易商进行交易风险评价的应用研究。最后提出了从社会交往习惯、社会发展影响和经济开发程度影响等方面加强风险控制的建议。

【關键词】 中国和东盟; 跨境电商; 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02-0055-06

一、引言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贸易合作、减少贸易摩擦,于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实现多边贸易合作,促进国际分工协作合理优化,达成国际价值链条的最大化延展,成为改进营商环境、建立国际共享经济的重要依据[ 1 ]。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各国的重要桥头堡,是我国增进东南亚合作,实施“一带一路”东南亚发展的重要阵地。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思路以来,研究者在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方面认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命运共同体的意图,加强和东南亚各国的精诚合作,践行了中国以和平、共享理念与世界各国平等、互利发展的一贯立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受制于国家之间营商环境的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在建设东盟信息港为基础的共享平台下会慢慢消散,通过跨境电商在共享平台上互利、平等交易氛围的常态化,进一步深化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合作进程将成为可能[ 2 ]。现有研究认为,大数据能够全面反映交易者的真实信息,初次交易的信任机制应建立在交易双方信息完全透明的前提下。只有在信息互通、互知的情况下,交易完成和下次合作意向才有保障[ 3 ]。现有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数据挖掘获取交易双方的各种数据,并通过数据挖掘获得数据的特征,以此满足交易者进一步合作或者放弃合作的决策[ 4 ]。大数据库需要交易各方的所有信息,以便进行数据筛选,甄别信息映射出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因素关系和潜在风险,在合作共赢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建立在多方共赢局面下的交易风险评价体系[ 5 ]。

目前,相关研究文献主要考虑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往来的营商环境相互影响产生的交易受挫的可能性,未进一步研究风险因素对中国与东盟之间多边合作关系的影响和阻碍[ 6-7 ]。因此,有必要在大数据处理日益完善的情况下,着重考虑中国和东盟各国交易商在互联网技术指引下构建的电商平台面临的风险评价,以期为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建立长期、互赢互惠的交流模式提供保障[ 8-9 ]。目前钦州保税区和广西东盟信息港之间组建了365海购电商零售网,对接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部分贸易往来业务。从目前运营情况来看,平台之间的模块缺乏连贯性,加大了交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0 ]。本文首次关注了中国与东盟在电商平台交易中因制度、国别和市场方面存在的风险,在充分考虑不同交易者的心理因素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并通过对不同国家交易商的调研问卷,获得了交易商针对不同指标的偏好排序,反映出交易商对平台的满意程度评价。

二、中国和东盟电商平台交易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

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易反映了“一带一路”在价值链延伸和推广过程中的合作及增值发展趋势。有关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和东盟贸易总额突破了5 000亿美元,双方在合作前景和互利互惠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双方的交易风险仍然存在,为了控制相应的风险需要从理论入手,形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价的方法。

(一)理论分析

累积前景理论即交易者在多次交易中形成了对未来交易的心理预期。交易者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取决于个体决策人心理效用和相对价值满意度,在规避交易风险时,价值函数和概率函数形成了综合判断值。长期实验表明,交易者更偏好于在收益的情况下规避风险,在损失加大时追求风险。前景理论在以下方面说明了东盟和中国在电商平台交易时,交易者会存在过去经验的惯性思维,即更考虑经验的决策后果:在受到风险干扰,造成损失后,交易者会铤而走险以期弥补损失;收益的风险厌恶原则使得交易者在交易稳定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对现有制度和规则的遵守,以实现收益的持续性;交易者倾向于关注一些极端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因此现有交易制度的稳定性成为减少概率错估的重要前提。

累积前景理论成为建设中国与东盟电商风险评价体系的基础。当前电商平台交易主体面临着社会制度、市场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不同的交易者在商品活动中,存在着因交往关系差异而产生的摩擦。评估上述摩擦的因素,选取正确的评估方法是保障“一带一路”在东盟各国实施的重要基础。

(二)方法选择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较多,主要包括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和数据包络方法及层次分析法。除了层次分析法,其他评价方法都需要大量的定量数据。层次分析法具有依据判断明确,能观测到不同决策主体之间的偏好的优势。通过归一化处理后,形成多种决策主体,求出指标体系的权重。层次分析法以其构造科学、决策清晰成为在资料和定量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实施决策分析的重要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时,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交往习俗对不同交易主体的总体影响。社会制度效率和经济制度效率对交易平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程度、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交往习俗的差异体现在因不同惯例形成的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的差异性,这些因素需要通过不同国别、不同领域和一线交易商共同评价,以分析具有地区特征的跨境电商面临的困境。

三、跨境电商交易平台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体系的指标遴选过程

首先依据365海购电商零售网分析客户组成,包括交易商的国别、交易产品类型和偏好、交易方式选择、交易商国家的市场环境、交易商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交易商国家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程度以及交易方式的公开性程度等进行了指标筛选和测试。先采取五级李克特量表法,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1—5级打分,确定有效得分的因素在3.5分以上,否则视为因素影响程度较小。问卷调查过程如图1。

调查过程经历了三个轮次。首先,为了增加研究的适用性,对交易商发放初步调查问卷;其次,将问卷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删除不合理因素后再进行两轮专家调查(主要专家包括东盟和中国大学电商系的骨干教师、电商部门专家和交易规模较大的交易商,共计120名),在交易商问卷的基础上进一步淘汰不显著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专业化程度,选择了本领域知名的不同国别的大学教授、交易规模在前10位的随机交易商和不同国家的电商知名专家,共计30名,进一步对上述指标进行重要性打分,最终获得相应的指标体系。在上述流程下,根据风险的影响类别分为社会制度风险评价因素、经济制度风险评价因素、交易惯例影响的风险评价因素和交易个体风险评价影响因素四个准则层,以及影响上述四个准则层的指标层。风险评价的目标层主要指满足风险评价的最优目标决策。

(二)跨境电商交易平台风险评价指标

针对专家和交易商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事实,按照累积前景理论的思路,分析他们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综合评价值,综合判断和摘取以下指标:

1.社会制度风险评价因素

社会制度风险评价因素主要指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形成的交易可信赖程度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包括社会民主程度、法制健全程度、司法流程办理时间、外国投资者优惠安排情况等,以充分说明交易达成中的制度安排产生的不确定性。

2.经济制度风险评价因素

经济制度风险评价因素主要说明市场化发育程度对电商交易风险产生的影响。包括市场化程度、商品交易流转时间、物流体系完善程度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程度等。经济制度评价因素主要围绕交易发生的经济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

3.交易惯例的风险评价因素

交易惯例风险评价因素主要说明在交易过程中,不同国家的交易者基于各自的民俗习惯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交易方式情况、交易者所在国宗教礼仪的特殊程度、交易者所在国技术成熟度等。

4.交易者个体风险评价因素

交易者个体风险评价因素主要说明交易者自身的因素对交易风险的影响。包括交易者信用情况、交易者的资产状况和规模、交易者文化程度、交易者的宗教信仰等。

(三)指标体系的分层次说明

如图2所示,本文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准则层包括社会制度评价因素、经济制度评价因素、交易惯例评价因素和交易者个体风险评价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5个指标来分析电商交易平台的风险。

四、模糊层次分析法下的跨境电商风险评价

在确定了上述指标体系后,选取30位专家对所选指标进行比对。首先按照9分度的原理(如表1)依据专家认为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其次比较行列之间的元素的重要程度,最后运用元素之间的对比性判断其重要性并按照模糊数学的原理构建模糊矩阵A=(aij)m×n。矩阵中的元素满足aij+aji=1,矩阵被称为模糊互补矩阵。根据重要性程度两两比较,得到模糊判断矩阵:

a11 a12 L a1na21 a22 K a2nM M O Man1 an2 K ann

上述矩阵A=(aij)m×n满足模糊矩阵定义的相关条件,是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对上述矩阵的各行求和ri=aik(i=1,2,3,…,n),并进行数学变形,使得rij=+0.5,得到模糊一致矩阵R=(rij)m×n。模糊一致矩阵和判断矩阵一致时,则可认为矩阵存在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通过求出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算出最终风险因素的加权比重,以此判断哪些因素更重要,哪些因素的重要性不大。和层次分析法类似,将不同风险的权重和模糊判断矩阵相乘可获得风险模糊评价的结果,上述计算过程可通过Matlab软件得以实现。考虑准则层的权重分析,利用模糊判断矩阵比较出不同风险的重要程度,求出其最大特征向量,通过归一化方法,获得权重。指标层也通过两两比较获得模糊判断矩阵,并采用相同的方法,得出不同指标的相对权重。

根据不同专家对不同元素的打分情况,结合模糊矩阵的原理构建出目标层的模糊矩阵如表2。

同理可得社会制度风险评价中社会民主程度权重为0.3339,法制健全权重为0.2169,司法流程办理时间权重为0.1943,外国投资者优惠安排情况权重为0.2549;经济制度风险评价中市场化程度权重为0.3525,商品交易流转为0.2636,物流体系的完善程度为0.1833,劳动力自由流动程度权重为0.2006;交易惯例的风险评价中交易方式情况权重为0.3686,交易者所在国宗教礼仪的特殊程度权重为0.2488,交易者所在国技术成熟度权重为0.3826;交易者个体风险评价中交易者信用情况权重为0.3121,交易者的资产状况和规模权重为0.2347,交易者文化程度權重为0.2630,交易者的宗教信仰权重为0.1902。限于篇幅,不再单独列表。

上述模糊矩阵已经计算了其最大特征值和最大特征向量,因此不需要去考虑一致性的问题,最终算出权重已经剔除了偏差,反映了不同专家和相关人员对东盟和中国电商交易平台风险重要程度的评价。具体的总评价权重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指标权重比例重要性程度分析,多数指标的权重都超过了5%,其重要性程度可见一斑。从准则层的影响情况分析,各种风险的影响程度趋于均衡,其中交易惯例的风险评价因素和社会风险因素所占比重最大,说明东盟国家在社会环境和交易惯例方面同中国的差异性较大。市场化程度差异性在交易风险中的影响程度不高,这和世界各国经济化程度近年来的深入发展有密切关系。交易个体产生的风险也成为评价中较为重要的指标,原因在于个体在某些交易中产生的突发性事件会造成极端恶劣影响,因此应予以重视。从单独的个体指标分析,交易方式情况和交易国家的技术成熟度是最重要的影响指标,说明交易者选择交易方式形成的契约稳定性决定了交易风险的可控性。同时,专家的判断能力也透视了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度决定了交易过程的保障程度和交易者心理稳定程度,进而造成了交易风险的控制程度。其他相对重要的影响指标包括社会民主程度、外国投资者优惠安排情况、市场化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具体的交易平台自由化程度,即东盟国家自身的社会民主、对外国企业吸引程度的政策实施情况、市场对交易的配置程度和效率,决定了最终风险的大小。为了具体说明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特针对不同国籍交易平台的交易商进行了指标评价的决策分析。

五、应用分析

上述指标体系说明了东盟国家交易商因社会、经济、交易惯例以及个人因素产生了交易摩擦,导致交易风险的加大,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交易风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随机选择了东盟国家的交易商进行指标打分处理,并依照指标特征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按照不同交易商比较的重要性分析权重,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一)交易商风险评价值的对比分析

依据上述指标的特征对要测试的交易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量指标可通过比值直接确定,定性指标则通过模糊判断说明其权重。上述指标层可通过比较确定不同交易商对某一指标的权重影响。最后通过计算不同交易商的相对权重和不同指标在总目标下的权重,算出不同交易商的得分值。通过交易记录随机选出5个交易商,然后进行评价,两两比较构建出判断矩阵。

(二)交易商风险评价矩阵的建立

按照上述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如下:

利用Matlab软件对上述模糊矩阵求出最大特征向量,再通过归一化的权重处理得出考虑交易者偏好性权重矩阵。上述权重矩阵表示为:Vt=[v,v,…,v]

同理可知,前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矩阵表示为:

Ut=[U1,U2,…,Un]

最终,交易商的风险评价值为:Zn=Un×Vt

根据上述计算过程,算出了5个交易商针对每个指标的相对权重如表4。

结合表3及表4可以获得不同交易商的权重矩阵:[0.2635 0.2095 0.1791 0.1737 0.1742]。从重要性角度分析,交易商1得分最高,其风险程度最小,为交易中最佳的选择对象。

由于东盟各国和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文化惯例和个人行为理念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建立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时需要充分考虑东盟交易商的差异性,以此获得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权重。上述计算可分析出东盟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同质性,在社会交往方面则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了交易风险的加大。

六、建议和展望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建议中国和东盟跨境电商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风险防控。

其一,应充分了解交易者的社会交往习惯、交易方式以及交易商所在国出口技术水平的成熟度,在此基础上考虑交易规模和交易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在测试中发现交易商存在交往方式同中国差异较大、交易方式的信用程度和信用能力不足,则应减少或者终止与其进一步交往的可能性。同时,那些使用外国技术较大依赖性的交易国,应警惕其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要充分考虑外国技术核心方对商品垄断或者对商品买卖限制的可能性造成的风险。

其二,在进行风险判断时,应重视社会发展程度对风险水平的影响。一些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国家应该成为跨境电商交易时重点关注的对象,防止这些国家在交易规则以及往来事务交往中制定不平等的交往协定,危害交易者的利益,针对这些国家的交易活动采取局部、个别业务为主,避开那些容易受到国家控制的产品和相关业务的交往。

其三,密切关注跨境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减少和这些国家发生有悖于该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业务往来。例如,一些国家在资源使用和能源保护方面的业务会严加管控,在一些民族产业方面也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这都是跨境电商交易风险加大的重要因素。为减少交易风险,跨境电商需深入了解这些国家的经济需求,通过产业技术提升的手段,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实现经济贸易的顺畅化。

【参考文献】

[1] 吕雪晴.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定价问题研究:基于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分析与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9):79-81.

[2] 方虹,彭博,冯哲,等.国际贸易中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研究: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J].财贸经济,2010(5):71-76.

[3] 朱镇,赵晶.现代服务企业e就绪对电子商务能力的影响:基于企业资源观的实证研究[J].信息系统学报,2009,3(1):34-47.

[4] 林倪滨.我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 唐力维.跨境电商交易发展现状及外汇管理政策探析:以成都跨境电商发展为例[J].西南金融,2017(12):23-28.

[6] 张莉.“一带一路”下中国与东盟营商环境差异与协同构建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7,31(2):27-32.

[7] 吕劲松,王志成,王秦辉,等.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审计非结构化数据研究[J].软科学,2017,31(1):141-144.

[8] 鐘峥.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8(5):107-109.

[9] 郭庆祥,张颖君.征信体系建设跨境合作探讨[J].征信,2018(1):28-30.

[10] 王克岭,张灿,陈明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企业合作新路径:以双维度整合视角下中蒙俄经济走廊为例[J].企业经济,2018(2):20-2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闽江源流域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式扶贫机制与政策研究”(16XJY004);广西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一带一路经济演化下的广西特色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JGY2018127);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广西—东盟信息港建设下跨境电商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海购365为例”(YCJ201816);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课题“‘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下广西职业会计人才国际化培养研究”;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类学科建设研究开放性课题重点A类项目“乡村生态宜居视域下广西农村环境审计质量提升研究”

【作者简介】 滕剑仑(1973— ),男,重庆荣昌人,博士,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决策和经济决策;张照远(1992— ),女,河南邓州人,广西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与会计

猜你喜欢
风险评价跨境电商
智能电网风险评价研究
黔西北某炼锌渣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研究
基于数学建模的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预警研究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BOT项目前期风险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