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县桐棉中学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报告

2019-03-11 06:34林爱勤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龄农村老师

林爱勤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桐棉目前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利用《乡村教师现状、问题和对策》为课题设计的调查问卷,从我校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工作等方面对我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调查对象

桐棉中学老师

三、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数据分析

1.教师基本情况

(1)从教龄来看,在15年至20年之间教龄11人所占比例21.15%,20-30年教龄的有20人所占比例是38.46%,30年教龄以上的有8人所占比例是15.38%。教龄不足3年的青年教师有13人约占25%。

(2)从学历来看,绝大多数教师目前的学历达到了大专,大专层次以下的高中阶段有6人所占比例11.54%,本科学历仅有14人所占比例是26.92%,本科学历大部分都是近3年分配下来的特岗老师。但从职前毕业学校来看,60%的教师毕业于中专学校(其中95%为中等师范),只有17%的教师职前毕业于师范本科院校。说明大多数教师入职时学历偏低,大多是通过自学或函授等继续教育才实现学历达标。

(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师资的主体部分是中长教龄为主,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40岁以上,教龄超过15年以上的有39人所占比例75%。

2.教师的学历虽然达标,但实际素质偏低

桐棉中学教师的构成是高校分配的大中专师范院校和非师范的毕业生及民办转正的教师。尽管老师们都拿到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由于年龄的偏大,信息时代以及课改的不断变化,在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没能得到同步提高,只有不断的进行调整培训,才能适应当前的课改要求,才能使桐棉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3.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我校地处偏远,中老年教师偏多,教学方法陈旧,跟不上时代,教学质量低下,家长对学校不满,导致好学生往县城或城市就读,留下的大部分都是纪律比较散漫的以及留守儿童的学生,使得老师们筋疲力尽但都没能改变这些散漫的学生。这几年来老师流动现象很突出,特别是每年刚分配下来的特岗老师以及年轻骨干老师。报考公务员或城市的学校,刚来一年就走,导致了我校优质师资严重缺乏。

4.教师职称晋升困难

从总体上看,桐棉中学教师整体处于超编状态。但实际情况是: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调查中发现,我校英语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紧缺现象比较突出。近6年来有31位教师借调到其它学校或其它单位,但编制又不拿出去,现在桐棉中学在岗的老师有54人,在2015年上级刚给编制45名额,借调出去的老师的职称已占了学校名额,远远超编,导致在校的教师无法申请职称或晋升。

5.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

由于教师流动性大,加上所学非所教的人数多,教师专业课任课缺乏,有些教师只能提拔使用,造成了教师基础知识薄弱。我校英语、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很多学校让教师‘中途改行或兼课,难以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开全课程的要求。更糟糕的是现在全县音乐、美术老师稀少,在农村找到一个合格的音乐、美术老师是很困难的,想培养学生的特长、落实素质教育是空话。

6.教育观念落后

桐棉中学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信息交流不畅,老师们很少能派出外面学习,有一半老师一年或2年都不派出外面学习过。好多老师对计算机不熟,照本宣科,跟不上时代的信息化,教学质量都难以提高。

7.教师职业认同感

接受调查的教师都为公办教师,绝大多数教师的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老师平均周课时大约为12课时,平均所带学生总数大约为80人,只有10%的教师放学后不用加班,加班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教师占37%,大约有70%的教师患有慢性疾病。老师认为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依据压力的程度依次为升学率压力、教学任务重、体制改革聘任制的压力、课程改革、社会的期望和家庭生活压力。98%的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当老师。对目前的工作教师感到最不满意的是工资待遇(占58%)和工作环境(占80%)。

8.教师专业发展情况

教师认为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依次是:教育经费短缺(70%)、教育观念落后占24.2%、教育行政管理不强占80%和老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20%。老师认为制约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良好的环境60%、缺乏专业指导30%。为了提高自己,教师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依次为:与同行交流、自学。

(二)问卷反映出的问题

一是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桐棉中学教师的年龄普通偏高。

二是由于编制控制和制度难以落实,许多老教师尽管身体、精力不足,但也只能“安心从教”,大多数老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老化深感“力不从心”,也有一些人工作积极性不高,处于“等退休”的状态。

三是由于老龄化和职前学历层次偏低,给当前实施新课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是大多数教师感到在教育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学生厌学和难以管理,希望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观念,得到家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五是绝大多数教师认为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愿意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研活动。

五、建议与对策

1.编制问题

妥善安置老龄教师、不合格教师,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编制,严禁以各种形式挤占挪用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严格控制学校领导职数和行政后勤人员比例。加快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更是迫在眉睫。

2.建立健全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

制定政策,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薄弱学校任教或支教,给予奖励、津贴,或者在晋职、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3.城乡结对子,建立对口支援关系

4.把农村中小学建成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基地

一方面可以引导鼓励师范类高年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5.加强县级进修学校的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进修学校培训硬件设施的配备,另一方面,尽快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资队伍是加强县级进修学校建设的关键。另外,对培训机构的领导班子建设,从工作性质及工作质量角度考虑,应当由教育部门把关。

6.加强校本教研

一是应当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二是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一个学校的教师应该就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討论、交流、分享与合作对于彼此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校本教研活动应该为教师创设一个安全的、信任的、允许犯错的氛围,教学中的问题不应成为教师的压力,而是成长的起点。三是专业支持。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和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一起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注重开展课堂研讨、即席指导,一边教学、一边研讨,每个人都将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困惑拿出来,在相互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的最为有效的办法。

猜你喜欢
教龄农村老师
基于教龄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