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云南元素

2019-03-11 06:34杨龙平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丽江小屋梨花

杨龙平

一、革命历史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上,云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初期,云南是同盟会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1908年,同盟会在云南举行了永昌起义和河口起义,开办了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当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窃取后,云南率先起义,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省会昆明又相继发生了“一二一运动”“李闻惨案”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一系列斗争如火如荼的进行时,一大批志士仁人也用笔记录下了这一历史画面。

《最后一次讲演》(八下)是发生在李公朴先生被特务刺杀后,闻一多先生在他追悼会上义愤填膺的一次演讲。课文中写道:“去年‘一二一昆明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是像我们这样大年纪的一代献出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他说:“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如此慷慨之语一出,莫不会鼓励当时的青年去投身于革命斗争,也让我们今天的学生备受鼓舞,特别是昆明籍的学子。

另外,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七下)这一课中,臧克家赞扬闻先生在李公朴同志被特务暗杀后,是“说了”就“做”,“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二、民族风情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各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这里,你可以随处感受到异域民族身上那种能歌善舞、朴实热情的本性。

课文《驿路梨花》(七下)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哀牢山上的动人故事:“我”和老余行走在哀牢山的南段,天色已晚,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村寨,就只能在这深山中露宿了,正踌躇之际,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眼前。推开门进去,只见“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竹筒里水、米、盐巴一应俱全”,“我”和老余接受了这来自陌生人的馈赠,大快朵颐之后,我们不禁猜测这座小屋子的主人是谁?这时一位须眉花白的送粮老人闯了进来,老人为我们讲述了他在林中打猎找不到落脚处的经历,是这座小屋子收留了他,并道出了这座小屋的主人原来是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因为感激,老人每次上山都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

第二天早上,我们打算把小屋子修葺一下再走,突然从梨树丛中闪现出的一群哈尼小姑娘让小屋的主人再生端倪。原来房子是解放军叔叔为了方便过路人盖的,解放军走后,当地人发扬雷锋精神,时常趁砍柴、拾菌子的机会来照料小屋。她们也不叫“梨花”,梨花已经嫁到山那边了,姐姐出嫁后,就由这群小姑娘接过照管小屋的任务。

故事到了这里,我们不禁被红河哈尼族小姑娘身上的精神所打动,在那个生活不富裕的年代,还能抽出余粮接济行走于荒山野岭的过路人,这种淳朴和热心,真可谓:“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

三、自然风景

云南地处高原地带,地势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历来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独特的地理环境荟萃了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著名作家汪曾祺就被云南的气候所深深吸引,《昆明的雨》(八上)这篇课文是作者离开昆明之后写出来的,他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尽管时隔多年,但仍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他对昆明一草一木的深情,能读出一个在昆明住惯了的人对于昆明的独特情结。

作者除了对昆明的雨感触很深,而且对于昆明的物产也印象深刻。“昆明的菌子极多,牛肝菌、青头菌,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昆明雨季的果子,是杨梅。雨季的花是缅桂花……”

作者以昆明的雨为触发点,写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和雨季特有的产物,彰显出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样的文章放到课文里,能使我们本地的孩子从熟悉的環境里感受到不一样的云南美,也能使全国的中学生从中感受到云南特有的魅力。

《一滴水经过丽江》(八下)是作家阿来做客丽江古城后写下的一篇游记,作者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化身为一滴水来讲述经过丽江时的经历。

这滴水从玉龙雪山出发,一路上奔流过草甸和落水洞,顺着玉河来到了丽江古城。“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字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景色怡人,建筑古朴的丽江,处处流露出作者不加掩饰的对丽江的喜爱之情。

四、其他方面

以上所选的文章都是显性的,可以直接从文中读出云南的历史、民族、自然风景等元素。还有一些比较隐晦,如《岳阳楼记》可以引申出窦垿与岳阳楼长联;《出师表》中“故五月渡泸(金沙江),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这一句话可以引出诸葛亮的南征,七擒孟获;穆旦《我看》可以结合背景,引出抗战时期,三所大学远赴云南组建西南联大的历史等等,这样的元素还有很多隐含在教材之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点出来。

综上所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篇目都与云南相关,其中蕴含了云南的革命历史、民族文化、自然风景、人文情怀等诸多元素。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中出现这些云南元素,无疑会激发我们云南学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借这套教材使云南走出去,让外地的中学生加深对云南的了解,感受到来自彩云之南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丽江小屋梨花
梨花(外一首)
“丽江之恋”诗二首
桃花和梨花
爱情有多美,请问丽江水
波比建小屋
万溪冲赏梨花
山中小屋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