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音文化深入孩子内心

2019-03-11 06:34任鹏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子期钟子期伯牙

任鹏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八组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唱的故事。该故事已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全文共77字,5句话。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文意,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教學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知音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生互动,彼此介绍,初识成友。出示有关友情的诗句,学生自读感悟。老师送上祝愿:希望你们人生当中都有自己知心朋友和你相伴。

(一)自读古文 理解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伯牙绝弦”,指导学生读好课题,让学生注意“弦”的读音。

2.明确自读要求,自读古文。出示自读提示:借助拼音和课下注释,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2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理解“绝弦”和课题“伯牙绝弦”的意思。

4.补充资料,了解俞伯牙、钟子期两位人物。

补充《荀子·劝学》的中的语句(出示:“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mò)。”),感受伯牙的琴艺高超,明确身份;补充钟子期的资料,了解子期的身份。

对比两人身份,引发思考,引入文本。

【设计意图:由课题引入简洁、明了,读题解题中处理了生字,交代了主题,了解了故事大意,补充资料明确人物身份,引发了思考,激发了阅读期待。】

(二)理解文意 纵情吟诵

指名读古文,明确读古文的要求:古文在朗读的时候不仅要把读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

结合注释,是学古文的好办法,那《伯牙绝弦》这篇古文中除了课下的注释以外,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

预设1:理解 “善”字在文中的意思,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善”字,练习说句子。

明确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古文中的 “一字多意”。

抓“哉”、“兮”指导学生读好带这两个字的语句,抓好停顿、延长,读出顾问的韵味。

预设2:理解“志”和“念”的意思,引导学生明白古文中不同的字表示同一个意思的现象。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意思。

预设3:抓 “谓”的理解指导学生朗读

没有注释时,可以借助工具书。(谓:①称为 ②认为,以为③评论) “谓”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理解后,指名读、齐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 。

【设计意图:理解文意是读好古文的关键。抓“善”、“志”、“谓”的理解,既教给了理解的方法,又在理解中提升了朗读质量;通过读好语气词“哉”、“兮”,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自读、范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诵读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感知故事内容的任务。】

(三)读议结合 感悟知音

古文中的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呢? (出示语句)

1.发挥想象指导诵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补充资料(“登泰山而晓天下” 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图片理解泰山的雄伟壮观,进行诵读(指名读,齐读)。

2.善发挥想象指导诵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理解江河在古文中的特殊意思(长江、黄河),思考描写长江、黄河的词语或诗句,展开想象进行诵读。

3.对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两句话,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有叠词,“峨峨”、“洋洋”)

像这种描写景物的叠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呢?

练习运用“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

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

【设计意图:用“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贯穿教学,抓实具体描写的语句,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同时注重学用结合,深入体会了人物之间的默契。关注祖国文化:在朗读指导中渗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四)破琴绝弦 祭奠知音

1.痛失知音,感悟伯牙内心之悲伤。从“子期死” 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补充。出示:“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想象这时候,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

3.纵情朗读。借助情感错位,抓“世再无知音”,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

5.补充资料,体味悲痛,出示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一首短歌。

感悟伯牙绝弦,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的情感;懂得这一破一绝让伯牙子期的故事成了千古绝唱。

【设计意图:从“子期死” 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想象补充,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物形象;借助情感错位,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

(五)深化主题 传颂知音

1.出示历朝历代描写知音的诗句,诵读感悟,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

2.全班背诵,传颂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感悟“伯牙绝弦”已成经典,“知音情深”已成文化。

3.推荐《列子·汤问》,引领学生读古文,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设计意图:补充历朝历代关于描写知音的诗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影响力,体会知音难觅,感受“知音”文化。背诵全文,让其铭记知音;推荐书籍,引领学生诵读古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猜你喜欢
子期钟子期伯牙
重逢
伯牙鼓琴
何谓“知音”
转身①
高山流水
香樟(诗歌)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伯牙学琴
临街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