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比较研究

2019-03-21 16:55赵少品
成功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班小班同伴

赵少品

河北省直机关第四幼儿园 河北石家庄 050031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我们具有高层次的知识水平和办事能力,更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和社会性品质,特别要求要具有团体精神与合作意识。因此,我们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教师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社会对他人亲近、合作的态度和习惯,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本研究选取河北省直机关第四幼儿园小、中、大班不同年龄的幼儿,通过对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合作能力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总结其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小班幼儿合作能力调查研究结果。小班幼儿和他人合作技能普遍表现较低,大部分的幼儿在商量、建议劝说和容纳他人方面的合作能力处于低水平。同时,小班幼儿刚进入集体生活,尊重他人方面有所欠缺,不能很好的容纳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现象比较普遍。

2.中班幼儿合作能力调查研究结果。中班幼儿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较小班幼儿有所提升,但是还有所欠缺。商量、处理争吵、尊重他人和容纳他人方面还有待提高。建议劝说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3.大班幼儿合作能力调查研究结果。大班幼儿较小班和中班幼儿合作能力有很大提升。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能适度有效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尊重他人的感受。能够和他人分享,初步融入了集体生活。

(二)小中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影响因素

1.由于小班幼儿自我意识,认知能力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没有太多经验,往往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开始尝试交往,但是还缺乏经验与指导。由于年龄和经验限制,他们的行为坚持性和自制性都很差,行为带有极大的随意性、不定性,情感冲动性强,极易出现与同伴不友好的行为,一切以我为中心。他们虽然有了初步社会行为,但是还不能像中大班幼儿那样进行相互交往。所以,在合作中不能共同协商,更不懂得尊重他人。

2.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同伴间的交往需求与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中班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幼儿逐渐学会了交往,学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与此同时他们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但是,中班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也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和其他人合作。幼儿既缺乏合作的能力又缺乏合作的意识,不会协商、分工与交流。

3.较小班和中班的幼儿来说,大班幼儿心理活动的概括性和有异性的表现更为明显。这时候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教育的影响下,大班幼儿能掌握与自身有关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了。在集体活动中,大班的幼儿能够协商遵守规则,能够参与团体合作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学习,相互分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协商解决,接纳别人的意见和想法了。

二、小中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对策

(一)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许多小班的幼儿不懂得正确交往,协调关系的方法,因而我们认为第一要教给幼儿如何交流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我们在每周的游戏指导活动中,设置情景教些游戏中的礼貌用语,如“请你给我一个××”并督促孩子在游戏中加以运用。开始有的孩子缺少玩具还习惯悄悄拿别人的,这时就会有小朋友提出抗议“不借给你,你还没说请你借我一块积木呢”!听到这话,需要玩具的小朋友会规规矩矩的说一声,然后拿走玩具。除了这些我们还设置如何共同看一本书,玩同一个玩具的情境教育,让孩子用讨论,商量等形式来增加他们之间的交住,从而达到共同协作的教育效果。

(二)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是培养的主途径,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自身优势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方案,精心设计、组织好每日活动,加强监督、评估,及时交流经验,努力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在轻松的合作与分享氛围中愉快地成长。如“实施方案”方面,结合中班教学,我们可以在中班第一学期主要安排物质分享方面的内容,如:结合社会活动《带来玩具大家玩》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很快乐”的道理。在第二学期安排精神分享的内容,如语言《小兔落水后》,意在让孩子们知道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原来也是件快乐的事。

(三)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成人是孩子行为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经过两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大班幼儿对教师的感情日渐深厚。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音乐游戏时,一教师在前带领幼儿做动作表演,一教师在旁弹琴伴奏;又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保育员主动帮着摆放,抬桌子,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

在平时的各个活动中,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会使幼儿更自觉地做出合作的行为。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耐心指导,创造合作的机会,激发幼儿与他人合作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为适应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中班小班同伴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