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

2019-03-21 16:55罗学琴
成功 2019年7期
关键词:劳动学校孩子

罗学琴

威信县逸夫小学 云南昭通 657900

一、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劳动(本文所指的劳动,特指除通过教师的口口相传授获取书本知识之外的其他体力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促进心灵,心灵带动手巧。

大家或许已发现,班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在家也是持家能手、劳动高手,这种现象也引起过我的关注:是学习让他们爱上劳动?还是劳动让他们爱上学习?经过思索和分析,我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劳动让他们爱上学习。是劳动的艰辛让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更是劳动的春种夏收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来自内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他们通过劳动中悟出一个真理:只有努力,学习成绩才会好,于是他们努力了,于是他们的成绩就真的好了。

但是,随着农业和工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农民靠进城务工求生农村农活减少,学校的孩子接触劳动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少。没有劳动经历的孩子,他们很可能不会懂得尊重劳动者,不会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花钱大手大脚,生活不懂节制,最终成为生活的失败者。

二、劳动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劳动教育(本文特指以学校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体力劳动教育)正面临在学校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家庭中被软化的尴尬境地,而且丝毫没改善的迹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教育部门的功利主义盛行,教师认为教育的所有价值在通过学生对书本的记忆和理解,获得尽量多的卷面分,从而获得认可;二是社会的偏见,社会认为劳动低人一等;三是家长的误解,不少家长认为劳动是不成功的人迫不得已做的事等。但在笔者看来,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未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低估甚至忽略了劳动教育的价值。

三、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

(一)劳动教育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极大的丰富性和无限的可能性

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爱好不一,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和擅长从枯燥的课本中去学习冷冰冰的知识。劳动教育的开展,可以给孩子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劳动可以提升孩子的思考品质、可以丰富孩子的情绪刺激、可以解放孩子的双手……。在孩子喜欢的劳动中,孩子的思考和双手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双手使头脑变得聪明,劳动的价值因此愈加突出——它强烈地刺激着学生发展智力的意愿。而一个孩子想要通过劳动完成某个创举(产品)的意图愈强烈,那么他对读书、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浓厚,有浓厚兴趣维持着的学习活动,效率和质量当然就会非常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就因劳动教育而受益匪浅。学校里不应该有任何一个毫无个性的学生,面对缺乏学习书本知识天赋的孩子,学校有责任通过对其进行劳动教育,并引导他从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中找到自己的爱好和才能,未来的建筑师、机械师、工程师、园艺师、科学家就在这群孩子中间,劳动教育是这群孩子成功的必经之路。学校智力发展任务的出色完成离不开也不应该离开劳动教育提供的丰富性和无限可能性。

(二)劳动教育是孩子人格构架的重要支撑

劳动是一门体力活,通过体力锻炼,我们的身体机能得以健壮,充满精力的、健康的身体让我们充满自信和愉悦,远离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忧愁;劳动会不断遇到问题和困难,通过不断地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让孩子成为优秀的思考专家和解决问题的能手,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让孩子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孩子的人格品质因此而更加完美好和有质量;通过接受劳动教育,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通过劳动,孩子可以拓宽视野、学会与人合作、向人请教、理解别人的感受,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趋向于正确,孩子的人格得以完善,孩子的人生因此更加幸福。

(三)劳动教育是孩子优质地生存于社会的必修之课

虽然教育起源于劳动,并且教育过程服务于劳动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劳动者,但是由于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造成了教育和劳动的分离,孩子们从小就失去了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劳动教育的机会,孩子的劳动品质、劳动素养、劳动能力正在整体下滑,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公司、企业、机关普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办事能力低、为人处世差,缺乏必要的劳动素养,不受社会欢迎。造成这样的结果,追根溯源,学校劳动教育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相反,也有调查表明:那些自小热爱劳动或者接受过劳动教育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在社会、单位和家庭各领域都会更加受欢迎,他们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深入反思,对孩子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自上而下地减轻书本学习量、减小学生书本知识难度、改变评价导向、加大劳动教育的师资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学校要自觉加大劳动教育与学生智力发展、人格塑造和能力提升的研究和实践;家庭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让孩子尽可能的参与和接触劳动;社会要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风气,只用这样,孩子未来才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劳动学校孩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