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2019-03-21 16:55梁建红
成功 2019年7期
关键词:应用题生活化数学知识

梁建红

石棉县新棉镇联合小学 四川雅安 62540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虑,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这应当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创设生活情景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我们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日时,我们切生日蛋糕,怎样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样多?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动手也来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得出每人分一份,分得一样多,这叫做“平均分”。这是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且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化面”,揭示规律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依赖于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如我在教学“简单地分数加法”时,创设生活场面,每个学生拿出两个八分之八的圆,先让学生组成小组给圆涂色(涂成不同的几份),让后把两个圆重叠,看一下两个圆的涂色部分加起来是多少?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三)设计“生活情景”开展演练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习得。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基本了解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同桌两个合作,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并口头编应用题,解答……那么,如果没有同桌,你一个人可以表演吗?学生的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相对、相背、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

二、感受生活数学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质数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编号分成质数合数组,可以进行排排队游戏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质数、合数、和1的特点,掌握其特征。还可以通过学号来分解质因数。通过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对生活数学的认识能力。

三、探究生活问题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如教学《第七册》练习三的第四题,一辆公共汽车上有46名乘客,在西门站下去A名,又上来B名。用式子表示这时车上有多少名乘客。一题时,教师扮演火车头,同学扮演车厢(旅客),汽车在行进过程有旅客上、下车,引导学生列出式子:46-A+B。

发展个性,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如在学习“有同样大小的红、黑、白玻璃球共73个,按1个红球、2个黑球、3个白球的顺序排列着。三种颜色的玻璃球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第68个玻璃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一题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飞翔。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又可以看到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闪现。学生读题后,迅速做起来。方法很多。有一个一个画球的、有一个一个写出112233112233的,只有个别同学找到了简便算法。这是教师只是在教室里观察每一个学生的举动,并不去告诉他们答案。学生做出后,在小组中交流、沟通、寻找合理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的感知成熟的条件下,教师适时点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除法的知识与分数应用题的综合应用。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应用题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