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2019-03-21 16:55杨继芬何枝寿
成功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给事物作文

杨继芬 何枝寿

石屏县牛街镇中心小学 云南红河 662202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的就是写作的教学,许多老师认为学生的作文不好,都是由学生的观察能力差所导致的。学生或不知从何处入手,或满纸空话,言之无物,还有就是写流水账。为什么学生写作这样困难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本人认识到学生作文不好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平时阅读的少,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素材。第二,写作训练的缺乏,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词不达意,无法顺畅的组织语言。第三,对于所要描写的事物缺乏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这三个原因里我认为学生最欠缺的就是观察事物的方法。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其实也是观察能力差的一种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就成了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观察”的重要性。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只有细心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合理的想象,才能让作文内容充实而生动。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就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简单地谈些见解。

一、激发学生对观察事物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对观察事物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它才可以转化为直接的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强大动力。作文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观察,要观察必须有观察的兴趣、态度。在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图片、实物或动作演示、角色表演或课后布置学生自己观察,组织参观、访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教给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顺序?学生的作文要做到“言之有序”,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这是非常必要的。

如是观察图、景、物,即可按一定顺序感知图、景、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由近(远)到远(近);或从人(物)到物(人);或从静(动)到动(静);或先主体(背景)到背景(主体);或从里(外)到外(里);或从上(下)到下(上);或从左(右)到右(左)..

三、教给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学生的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要有内容可写,做到“言之有物”。学生写作的内容如同下锅的米,只有教给学生“找米下锅”的方法,才能写出“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的习作。而要做到“言之有物”,就要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如状物,物由大小、形状、颜色、味道等组成,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去观察、分析。如写景,景是由哪些景物组成,以所看、所想、所感等内容为素材。如记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就要从人物的外表(外貌、神态、表情)、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等内容入手。如记事,要把事情经过交代清楚,就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内容入手。

四、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写作的内容、题材、主题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作文,要解决写什么,就要注意培养儿童积累丰富的、又要合乎实际的生活材料。这要求儿童对现实生活有丰富的感知过程,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养成写观察日记的良好习惯。

五、观察的同时还要展开联想、想象?想象力是现在的学生最缺乏的能力,但是这也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我曾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大榕树下,指着大榕树问:“榕树的枝干与其他树干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回答:“枝干上长着长长的气根”,“树主干粗壮扭曲,布满皱纹”。我接着问:“你觉得它的气根和什么相似?”“像胡须。”“扭曲的树干呢?请进一步联想。”果然学生们都积极的展开了联想。在随后的作文里出现了许多让我很满意的句子。例如:“你看,它多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捋着胡子,慈祥地望着我们;那满头闪着银光的小圆叶,层层叠叠,在微风中哗哗地响着,似乎在给我们讲述古老的故事..”可见,只有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合理想象,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同时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教给事物作文
美好的事物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奇妙事物用心看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