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素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19-03-22 05:38唐俊泓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1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督导教学质量

唐俊泓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01123)

随着我国社会、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与社会需求和职业教学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也促使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由于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生产活动,教学活动的结果具有多面性、长效性的特点,因此,想用一种机械定量来评判教学活动结束后才开始显现的教学质量是不现实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建立诊断改进机制”,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该文从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素质保障体系实施情况出发,探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标准,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素质保障体系提供依据。

1 素质保障体系构建及实施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素质保障体系是对学院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的跟踪、评估及反馈,是教学管理和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素质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过程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采取的主要形式有:

1.1 听课制度

1.1.1 行政管理人员评价

主管教学领导、教务处等部门管理人员,对全校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以及刚入职教师)进行听课。

1.1.2 学系评价

各学系建立听课小组,成员有各学系主任、各专业团队负责人和2~3 位教学水平较好的专任教师组成,小组成员对学系教师进行听课,课程类型包括理论课、实验实训课和新教师的试讲课等。从而掌握学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把听课情况反馈给任课教师,及时纠偏、改正错误、改进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管理科学、规范,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3 督导评价

目前学院建有学院和学系二级督导制,学院教学督导负责全院教学工作进行督导,学系教学督导对本部门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督导。督导专家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领导和高校高职称的教师担任,通过听课、评课、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学院教学运行情况,对日常教学秩序,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并及时向学院有关管理部门通报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为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等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1.2 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运行状况及时检查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确保教学工作按教学计划有序运行的重要方式。目前学院教学检查由教务处负责组织进行。主要有学系自查和教务处重点抽查,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等形式。一是期初教学检查,上课教室安排、教材到位情况、教学任务落实情况、任课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包括授课计划(含实验实训计划)和近两周教案完成情况、学生到课率以及其他教学支持服务情况; 二是期中教学检查,学风、教风、教学运行、教学研究与建设情况等;三是期末教学运行与完成及效果检查,包括各项教学文件归档、课程教学任务完成、试卷和考风考纪、期中教学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落情况等。

1.3 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学生评教是教学素质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期中教学检查时,由学系组织和教学督导参与下召开各系学生座谈会; 每学学期末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由学系组织开展1 次网上测评教师活动;学生教学信息员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目的是协助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了解学院教学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汲取教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专业建设发展,提高学院整体办学质量。

2 保障体系构建方法探究

2.1 更新教育理念,明确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具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以就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和产教结合的基本规律和办学理念,并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保持办学特色,才能有效实施具有高职特色的素质教育。

2.2 优化专业结构,重构课程体系

从实际状况出发,及时了解分析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企业岗位群及技术领域新需求,坚持遵循科学、系统、时效性的基本原则,一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二是构建培养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增设符合企业需求的、可操作、实践性强的课程,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三是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入实际职业环境中,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与更新相结合、操作与技能相结合。

2.3 完善质量标准,强化制度建设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必须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和监管到位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规划制度、专业实践制度、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估、教师专业技术考核制度等,把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2.4 强化教学运行,建立保障机制

围绕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这一中心,建立高职素质教育的素质保障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保障机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统筹系统和执行系统。统筹系统由分管教学院长领导,相关职能处室,组成教学素质保障领导小组,执行系统由教学督导部门和教学质量保障部门组成,以评促改,提升教学质量。

2.5 提高师资水平,加强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鉴于此,要加强教学素质保障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一是引进具有教育学背景、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强的优秀教学管理人才; 二是利用竞争激励机制促进优秀师资队伍的建立,还要建立培训机制。

2.6 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

结合企业的生产和各工种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模式,用实际的项目来对学院教学进行正确的导向,师傅带徒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确保实践教学与考核方式的可操作性。

2.7 提升教学效果,完善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需要来自学生本身和就业单位的评价才有说服力。所以,高职院校方面应该根据企业岗位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让企业和用人单位共同来进行评价。完善对于学生职业技能掌握情况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

2.8 充分利用信息,建立反馈系统

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是教学素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及时了解用人市场需求,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教学信息库、毕业生就业库与用人单位岗位技能需求信息库。成立教学督导专业组,制定落实听评课反馈制度,监控教学过程,检查课堂教学、学生毕业实习各个环节,及时向学院有关管理部门、相关教师通报情况和问题,为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等工作提供参考;建立学生信息中心,工作内容:一是负责收集日常教学运行情况信息收集,包括教学秩序、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等;二是专项调研,包括学生学习态度、教学经验专访、学习经验专访以及其他典型事例的采集等;三是信息反馈,将信息分类整理后,主动将信息向相关部门转送并督促答复或研究解决。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通过信息分析,结合听课评价和教学检查情况对学院教师进行综合评估,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教师根据评价反馈信息改进与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决定其生存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工作。因此,完善人才培养教学素质保障体系是关键内容。健全切合实际的素质保障体系,是人才素质提高才能重要保证,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要明确把握社会需求,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构建素质保障体系的构建,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督导教学质量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