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资源的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2019-03-22 05:38李安然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1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内容课程体系

李安然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一大补充,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解决知识割裂现象有着积极的作用。经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通识教育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部分高校通识教育教学模式落后,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通识教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弊端逐渐显现,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尤其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自2013年国内首个MOOC 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各大高校随即引进、逐步创建MOOC 课程。在此背景之下,该文对基于MOOC 资源的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

1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系统性不足

从独立学院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专业课程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通识课程课时与学分较少。学校在设置通识课程时,往往存在根据授课教师研究方向与兴趣设置课程的现象,通识课程设置并未以学生专业、现实需求为参照,未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设置课程[1]。与此同时,通识课程开设缺乏论证过程,课程内容的逻辑性较为薄弱,知识零散,难以发挥通识课程的育人作用。

1.2 通识课程教学资源欠缺

当前,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内容的通识课程,但在这些通识课程中,军事理论课、英语等必修课课程的比例过大,而体育、计算机等选修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应付计算机二级考试而设置,应用性与工具性较强。甚至有时会出现选修课程也是学生必修课程的情况,必修课程的比例过大会影响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兴趣与选择。同时,学校通识课程免费校本资源较少,会影响课程设置,造成学生选择面较窄的情况[2]。

1.3 课程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相比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涉及学科众多,课程内容广泛,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仅实现了知识传授这一过程。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更喜欢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网络世界搜索与拓展知识,希望课程内容可以更多样化、更符合自身学习兴趣。显然,课堂教学资源有限,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通识课程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2 基于MOOC 资源的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自2008年乔治·西门子和斯蒂芬·唐斯首次推出大规模在线公开课以来,MOOC 一直是高等教育机构所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3]。MOOC 是为大量参与者设计的课程,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只要有互联网连接,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完整的在线免费课程学习权限。随着国内MOOC 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下文在MOOC 平台与资源的基础上对高等学校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讨。

2.1 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秉持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去整合、重构通识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从创新创业、人际关系、人文美学、理学应用等方面出发分别开设企业注册与经营、商务礼仪、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欣赏、JAVA 基础等选修课程,结合军事理论、思想政治等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构建一套交叉性、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MOOC 资源开展课堂教学。

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涉及内容众多,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以课程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学生兴趣、需求为导向,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划分,在相近的学科中选择教学材料与资源,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2.2 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独立院校可以将优质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作为通识课程的课程资源,例如利用网易公开课平台、智慧树MOOC 系统上的资源作为通识课程资源。在使用外部课程资源时,学校可尝试自主开发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根据教育对象的记忆规律、认知水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设计,对于重点、具体的知识点开发线上课程。与此同时,学校还可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结合已确定的通识课程计划与标准,对已有的课程资源进行优化,转变为更适应本校、本专业教育的教育资源[4]。除此之外,积极联合技术人员,建立通识课程资源数据库,结合“教”与“学”的需求,设置在线课程、电子课本、课程案例、视(音)频资源等模块,教师与学生可按需获取资料,为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2.3 基于MOOC 资源智慧课程建设

在校园网以及MOOC 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对课程学情、学生动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直观的数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教学需求。对于一些内容比较简单、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教师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学。课前,教师通过平台发布学习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地进行课前预习,或组织小组开展学习,让学生对本单元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学习结束后学生还可利用平台工具进行自主测试,以便根据测试结果了解课前学习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共同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同时为课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小组研讨提供建议,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利用MOOC 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通过QQ、视频弹幕等功能进行讨论,便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线上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主性,使以往的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沟通。

3 结语

现阶段,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现状令人担忧,部分独立学院师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足,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资源不足,通识教育质量有待提升。MOOC 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这一背景,独立学院应结合高等教育与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大对MOOC 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MOOC 资源重新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探索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内容课程体系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