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析

2019-03-22 05:38林月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赛事大赛

林月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400)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态下,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模式,自2015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与高校高达数千所,参与人数高达几百万,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大赛现已成了影响力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

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趋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在培育过程中,培训工作人员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导致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与预期培养目标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具体来看当前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所述。

1.1 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自身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对培训者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而目前来看,在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的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功利性,认为“创新创业”的实质就是“创业”,却忽视了前面的“创新”,长此以来导致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难以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于创业人才的需求,致使他们无法成为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未来企业家和行业引领者。

1.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亟待创新

教育机构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场所,从某方面来讲其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直接联系,但现阶段,大学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训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培训手段单一、培训内容落后等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其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锻炼。

1.3 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应该受到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培训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培训的重心仍放在对学生的理论指导方面,在培训时往往也大多采取“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手段,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未能得到有效锻炼,最终使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巨大困难。

2 “互联网+”大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现阶段,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手段,其自诞生后就担负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历史使命,但由于在实际教育培训过程中,各种不可控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具体来看其实践策略如下所述。

2.1 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加大对赛事的宣传力度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大赛的实践者,其自身对创新创业能力的认知与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息息相关,故以此为从根本上推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大对赛事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系统化认知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就是在日常教育培训过程中,一方面教育机构需以承办大赛校内选拔赛(或是省级复赛)为契机,而后通过不断地强化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来扩大创新创业的影响力,激发学生们能力提升的欲望,而另一方面为从切实保障大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创新创业,在日常的宣传过程中,教育机构还应该以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使其明确创新创业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为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向心力的产生打下坚实基础,最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2.2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项目制学习为核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目的,而在“互联网+”大赛实践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规划融合到一起,导致在培训时仍沿用传统的培训内容,采取以前的培训方式,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其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项目制学习为核心,通过“建体系、开小班、创课程、办活动”等措施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是现阶段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讲所谓的“建体系”就是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开小班” 就是要围绕项目参与实验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创课程” 就是创新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至于“办活动”则是通过邀请知名创业校友、行业领军人物举办报告会、分享会等,来开阔学生视野宽度。

2.3 以赛事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互联网+” 大赛分为校内选拔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以赛事促行动是现阶段各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具体来看就是在日常的培训过程中,一方面教育机构需在做好赛事组织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邀请行业专业、知名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参与赛事评审,从而对参赛学生进行专项培训,以此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设置基础理论课程,此外也应该提高对实践操作课设置的重视,以期通过开展有知识延伸的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三维”能力,最终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整体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4 以“互联网+”大赛为起点,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现阶段在当前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作为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重要实践模式——“互联网+大赛” 报名数量及奖金数量已经纳入高等教育质量检测国家数据平台中,并逐渐成了评价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重点指标之一,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以“互联网+”大赛为起点,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了当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讲就是在日常培训作业过程中,教育机构应该以大赛参赛项目数量指标为核心,将“互联网+”大赛与的比赛规则和内容与日常课程教育教学激进型有机结合,从而在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同时,切实保障学生能全身心地投身到创新创业浪潮中。

3 结语

总而言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了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接班人,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由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故而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产业时代背景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课程教育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成,了当前高校的核心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赛事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本月赛事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说谎大赛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