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探究

2019-03-22 05:38蔡骁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1期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院校

蔡骁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教育部令第43 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总则部分明确辅导员的定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线实践者,是推动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核心驱动力,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宏伟蓝图的根本保证,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素质、学习能力、校园氛围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相对普通本科高校略差,导致自我意识凸显、自信心偏低、自律性较弱,他们更需要专职辅导员的专业指导,也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怀。

1 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组成

1.1 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响应辅导员职业要求的根本,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素养要求方向正确、态度端正、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站位要高、政治担当要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立德树人的职责。要求辅导员能够活学活用,通过主题班会、党团建设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有效传递到学生心中,帮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日常学习生活中,更要具备第一时间洞察学生政治态度的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方面的具体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进琐碎的日常事务处理中。

1.2 职业能力素养

职业能力是指深刻理解本职业所需的相关知识、学术背景, 内化吸收后灵活运用,能够解决本职范围内各种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包括学生事务管理能力和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是影响对高校学生教育、指导、管理、服务效果的关键所在。

1.2.1 学生事务管理能力

现阶段高职辅导员的主要工作精力都扑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上,可见学生事务工作的重要和繁杂,也印证了学生事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管理能力强的辅导员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合理分配精力,事半功倍。高职辅导员的管理组织能力, 主要包括班级建设、学风建设、日常事务的管理与服务能力,要求辅导员主题班会有想法、学生心中树威信、琐碎事务有条理、服务意识不放松,进而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求他们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文字能力和网络素养,唯有综合素养过硬,方能处之泰然。

1.2.2 学生发展指导能力

如果说日常事务管理是理顺当下,那么学生发展指导就是着眼未来,其内涵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力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内容包括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和人生方向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精神,务实、求真,绝不眼高手低,甘做社会的一颗“螺丝钉”,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前线建功立业。这要求高职辅导员对相关政策、社会需求了解,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背景熟悉,对青年成长、成才规律有思考,逻辑清晰、观点鲜明、直击内心,有效教育引导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1.3 科学研究素养

科学研究素养是保证高职辅导员综合能力与时俱进的根本,是核心素养的内在驱动力,是辅导员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关键,但恰恰也是现阶段高职辅导员最薄弱的地方,具体表现在科研条件欠缺、科研意识不强、日常事务比例过重、绩效评价体系单一、缺少学科背景支撑等。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自控能力、学习能力偏弱,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的浮躁氛围影响,容易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迷失方向; 加之对辅导员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涵盖范围太宽,较难系统掌握并融会贯通,现状堪忧。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意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必须保有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的决心,思想一致,方能应对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意义

2.1 明晰职责,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现状是每天疲于应对学生日常事务,较少机会审视并提升自我,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和提升能够让辅导员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抽离出来,改变“越做越多、越管越难”的恶性循环状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意识。工作效率的提升,让辅导员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科学研究和理论提升上,进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教育,形成“老师会教会管,学生会学会理”的良好学习氛围。

2.2 关心学生,做好正能量传递使者

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是正能量传递的使者。核心素养的养成,能够提升辅导员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站位,也能提高理解学生复杂心理的能力。《礼记·学记》中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辅导员要在不断地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敬畏之心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铸魂。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感知到老师的正能量,“意之所在,能量随来”,素养提升的过程,也是能量聚集的过程,更是言传身教的过程。

2.3 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助力高等教育改革开展

高等教育改革首先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要抓好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二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要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需要思政教育的实施者,也就是一线辅导员来具体贯彻落实。因此,建设一支能力强、素养高的辅导员队伍,尤为重要;必须坚定走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道路,才能助力高等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3 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3.1 核心素养提升的理论基础

高职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要坚持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量变与质变相结合,只要发现问题、正确认识问题,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2 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

3.2.1 严格用人制度

人才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专业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首先应严格准入制度,政治素养要高、理想信念要坚定;热爱思政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具备思政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这些只是成为合格高职辅导员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招聘选用时还要根据其成长背景、情商、应变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评,严把进人、用人制度。

3.2.2 专人专岗,加强培训学习

辅导员队伍必须要职业化、专业化,同时还应从优秀专任教师、管理人员、研究生中选聘一定数量兼职辅导员。不断扩充并优化辅导员队伍,适时引进“新鲜血液”;也要建立退出机制,对不符合队伍要求的同志,坚决踢除,确保良性、动态发展。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职业规划的领路人,要树立这项工作的荣誉感和职业责任心。

要建立辅导员培训体系,增加培训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师资培养计划。形式上可以通过报告会、沙龙、专题讲座等方式,时间上可根据工作经历分为入职培训、入职三年、入职五年等,空间上可组织校内或校外培训。辅导员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参与,合理支配时间,提高培训质量。

3.2.3 加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设置专项基金

高职辅导员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实现基础,就是重视科研,坚持理论指导实践。考虑到辅导员远离教学一线、事务性工作繁忙、科研成果少,正逐渐成为学术场上“边际人”的客观情况,应设置大学生思政教育专项基金,并纳入社科项目管理。还应鼓励优秀的辅导员攻读硕、博士学位,学术成果会指导日常工作,进取的精神也会鼓舞学生。科学研究的过程,正是快速成长的过程,项目负责人的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收集与整理能力、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能力、逻辑思维与批判能力、文本写作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提高,而这些素养的提升,定会在育人的过程得以发挥。

3.2.4 建立高职辅导员考核考评工作机制

考虑到辅导员与专职教师工作内容的区别,学校应建立专门的考评办法,在职称评定、职务选聘方面更加注重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要成立辅导员职称评定专业委员会,确保中、高职称比例不低于专职教师的比例,对一线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应给予加分,对于德育失衡的一票否决或者清除队伍。

4 结语

大学生处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过渡地带,也处于思维活跃,但心智尚未健全的关键时期。既要思想端正、理想坚定,又要日复一日、不厌其烦,还要饱读诗书、融会贯通,这是新时代对高职辅导员提出的要求,为此,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必须快速建立起来,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辅导员核心院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