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体验视角的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

2019-03-26 08:45
关键词:小镇人文居民

(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一、引言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的探索历程,人民生活方式特别是农村发生了巨大变革,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7.35%,与此同时,传统粗放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也导致了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诸多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均衡、建设规划不合理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成为我国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巨大障碍。经济运行模式的深刻变化要求我国城镇化建设模式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保证质量与数量协调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以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应运而生。从2014年开始,浙江省依据自身的块状经济特点和自然资源优势,创新性地打造了我国第一批特色小镇。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2016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公布,全国有32个省份共计127个特色小镇入围,2017年又公布了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截止2018年2月,两批中国特色小镇试点共计403个,加上各地方结合本地特色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总数量超过2000个。然而,经过三年多的高热度发展后,特色小镇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具体表现为:为了“特色”而“特色”,模仿照搬不符合当地特点的异域风情,不顾小镇实际情况盲目扣上特色小镇的帽子;忽视小镇居民体验,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非经济因素如小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后期建设资金不足,建设积极性下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等。如此一哄而上、贪大求快的建设模式使得特色小镇失去了原有的建设特色和发展活力,也削弱了小镇居民对特色小镇的体验感和建设积极性。

新时代、新理念格局下,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需求层次也变的更多样化,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仅仅以经济发展、物质满足为目标,提高居民及社会体验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已成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和立足点。特色小镇如何在发展热潮中夯实群众根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特色小镇的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小镇多元主体的共建共享和产业建设的协调可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小镇居民是小镇的治理主体,也是服务对象,同时还是小镇建设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小镇居民不仅直接面对着小镇建设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更影响着特色小镇未来建设方向和建设成功与否。以特色小镇居民生活环境作为提高生活质量、人文内涵的出发点,围绕小镇主体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和生态需求,建设基于居民体验视角的平台化管理体系,能够为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二、基于居民体验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

(一)居民体验的概念及引申

居民体验通常是指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心理感受。居民的生活环境由自然环境、环境设施与人文生态构成[1],自然环境是指人生存的自然生态空间,包括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及与动植物相联系的生态系统在内的公共生存环境;环境设施是指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公共服务及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医疗服务与设施、教育服务与设施和休闲服务与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人文生态是指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公共秩序、文化观念、道德规范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制度、体制、机制及组织等构成的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主要由物质实体、精神实体和管理及体制三方面构成。

目前国内外没有明确给出居民体验的概念,对特色小镇居民体验的系统研究也较为缺乏,但从居民生活环境出发对居民体验的某一方面如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进行分析的研究较为广泛,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健康、旅游和公共服务方面,如:蒋丽通过基于区域和个人层面的多层模型研究城镇化能否给居民带来更高的幸福感[2];蒋青和敬艳从全域视角下提出了“体育小镇+特色旅游”的建设模式,强调开发参与型、体验型旅游产品的重要性,突出体育特色小镇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的亲民特点[3]。实际上,居民体验的内涵包括又不局限于居民幸福感等内容,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居民体验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研究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成往往是由于产业集聚而促使人们聚集在特定小范围区域内共同生产生活,仅以经济发展、物质满足为目标的特色小镇建设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无法为小镇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更依赖于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交关系和社会态度等非经济因素。提高居民体验就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生活质量的定义认为:“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和福利状况的一种标志,它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内容。”[4]生活质量的自然方面是指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净化等;生活质量的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治安秩序等,社会方面又具体表现为环境设施和人文生态两方面。新时代特色小镇居民体验是指在提高小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小镇的建设活动,满足居民对小镇特色内涵建设、精神风貌层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从而获得心理上在特色小镇中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等,进一步促进个人精神风貌、自我发展动力的提升及共同体意识、态度和行动的形成。如此良性循环,实现特色小镇的共建共享、内涵提升,为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夯实群众基础。

特色小镇的主体是人,居民体验的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是小镇建设的出发点,也是主要目标;是产业依托、城镇功能的立足点,也是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提高居民体验和生活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充分、及时地掌握随着小镇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居民需求。本文根据居民体验在特色小镇内涵建设中的表现形式,深入挖掘并研究由小镇主体的非经济因素引起的生活环境要求和基本生活需求,通过建设高参与度的平台化管理建设模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并满足这些需求。

(二)居民体验的特性

1.目标预期性。预期性是指当个体根据以往社会经验和自身愿望自觉不自觉地对于个人未来生活、社会将来发展做出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个体成员的信念、情绪和行为抉择,这是个体的预期。[5]这种预期带有目标性,短期目标表现在内部个人对于自我提升的需求和外部外界认可的获得;从长期看则体现在对下一代发展的规划需求,包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如收入的提高、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子女教育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特色小镇建设过程要充分考虑到居民对未来生活和自我及子女发展的预期目标的设定,只有居民在小镇建设中切身感受到个人预期目标的实现、需求的满足,才能调动其参与特色小镇下一步建设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特色小镇的最终建设目标。

2.内涵性。内涵性是指居民体验作为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反映了居民的精神风貌。居民体验受到外在的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的影响,具体有收入水平、医疗卫生、社会秩序和交通条件等环境设施方面,而这些外在感受又进一步转化为居民内在精神层面的建设,表现为居民健康水平、环保意识、信任感和共同体意识等的提升,最终反映到居民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如人际交往、秩序维护、环境保护和共同建设等方面。特色小镇建设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物质提高,更要注重小镇的内涵建设,提高居民精神风貌。

3.评价性。评价性是居民体验的内在特性,是指居民对特色小镇建设中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体验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个人主观感受,对其进一步表达则成为反馈信息。居民通过对小镇建设自然环境、环境设施与人文生态三方面实际达到的水平和预期能够实现的水平进行对比,从二者的差距或预期满足情况对小镇建设进行评价和反馈,这种评价或反馈带有明显的个人相关性和主观色彩,直接影响到居民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满意度。通常来说居民个人期望实现表现为满意和高评价,个人期望未得到满足则表现为失望和低评价,经过系统性的客观处理分析后,这些反馈信息能够为特色小镇下一步建设方向或改进方向提供了宝贵建议。

4.集体性。集体性或者说通识性是指居民对特色小镇的整体体验的内在一致性。特色小镇居民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尽管具体需求会因个人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居民对小镇的评价也有高低之分,但通过对居民评价进行提取分析后,会发现其存在的内在一致性,即居民对小镇建设的方方面面的体验感和评价具有隐晦的共同性。自然环境是否舒适、环境设施是否便捷、人文生态是否有内涵,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感受是切身实际的,同时居民也会相互沟通、交换意见,这种感受又可以进一步传递扩大,由此可见居民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评价高低是衡量特色小镇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5.发展性。发展性是指特色小镇是不断进步、变化的,居民体验也会随着小镇的发展而变化。在特色小镇建设初期,各项投入力度较大,小镇面貌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变化也最剧烈,居民对这种变化感受和反响最强烈;随着小镇建设的一步步完成,尤其是到了后期,特色小镇产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发展成熟,居民对新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逐渐适应后,体验感的变化往往不如之前强烈。如何把握和引导居民体验感的发展变化,是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

(三)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模式

1.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

从特色小镇的功能和形态来看,它基于特色产业、功能在小范围内的集聚而得以形成,故它的理论基石来源于产业集聚理论。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6]。此外,还有学者从经济增长角度[7]、合作中的竞争角度[8]、创新环境角度[9]和资本市场角度[10]等来分析产业集群。

1898年,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设想,希望通过将新的工业增长外迁,“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11],解决伦敦城的盲目扩张。国外的特色小镇,多是在承袭传统强势产业的基础上,强化自己的优势领域。目前,比较经典和成功的特色产业集聚的实践有美国的硅谷、格林威治,法国的格拉斯、依云,瑞士的朗根塔尔,德国的赫尔佐根赫若拉赫以及丹麦的卡伦堡等。

2.国内部分省市特色小镇建设模式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起步较晚,与国外特色小镇相比,在建设模式和建设程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我国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2016年至今经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发展迅速。截止2018年2月,国家住建部先后公布了两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认定403个镇为中国特色小镇,各省市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和策略,创建省级特色小镇,具体见图1、图2。

图1 中国特色小镇各省分布情况

图2 中国特色小镇地区分布情况

目前国内特色小镇数量排名前10的省份分别是:浙江(23)、江苏(22)、山东(22)、广东(20)、四川(20)、湖北(16)、湖南(16)、安徽(15)、河南(15)和贵州(15)。从经济地区上看,东部地区共141个特色小镇,中部地区共有86个,西部地区共135个,东北地区共41个,总体来看分布较平均。

下文将围绕部分省份的定位、建设模式等方面和该省市特色小镇的建设特色、建设方案和进度进行分析,具体见表1。

目前国内特色小镇多是顺应政策号召形成的,划定区域,确定目标,依靠地理位置优势或产业优势将一个或几个基础产业发展为特色产业,建设重心主要放在特色小镇的“特色性”,甚至没有特色也要创造特色,建设目标强调经济发展、特色建设,对居民体验关注较少,尤其在引入企业资本后,建设重心更是向企业目标偏移,忽视了小镇的内涵建设,往往是居民生活水平提上去了,精神面貌还停滞不前,与小镇风貌不匹配。本文重点研究特色小镇的内涵建设,以居民体验为核心,从小镇自然环境、环境设施与人文生态三方面入手,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研究居民的基本经济需求和非经济需求,提出利用平台化的建设模式协调整合政府、企业和智库三方力量,对居民反馈的基本要求进行及时处理,实现小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的综合提升。

三、居民体验视角下新时代特色小镇平台化建设模式

以居民体验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平台化管理模式是以大数据收集分析和云处理技术为基础,以小镇居民生活环境为管理支持对象,包括人文生态建设、自然生态环境与环境基础设施三方面,以协调及发挥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构成的智库为运作主体的,用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平台化管理支持系统,见图3。

表1 国内部分省市特色小镇定位和建设模式

(一)居民体验在小镇建设中的表现形式

围绕以人为本,建立一个以居民体验为核心的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环境与环境基础设施协调持续发展的特色小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建设理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特色小镇居民生活质量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并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而发展,如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带动居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居民生活要有归属和安全感,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便捷的生活圈、服务圈和商业圈;打造特色的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原有绿色和谐的自然生态空间,两者相得益彰;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乡土风情感受等。这些影响因素,一方面体现在小镇的建设规划中,居民对其有个人预期,是居民体验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融合于小镇居民的切身体验和心理感受中,是居民体验的内涵形式。可以总结为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种表现形式:人文生态理念、自然生态理念和设施生态理念,具体见图4。

图4 居民体验表现形式

1.人文生态理念

人文环境是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生态质量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人文生态能够起到模塑人格、影响民风民俗、同化或异化人性等诸多作用,从而促使我们重视人文生态环境建设,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理各种生产关系与人际关系、改善社区生态与市场业态,以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品质。[12]特色小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节点,真正的特色小镇发展建设是综合全面的,不仅要实现经济指标的提升,更要关注产业建设中居民的精神需求。人文生态理念要求通过发挥小镇特色产业优势,在产业建设中创新小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吸引更多投资和高水平人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居民在小镇的产业建设中提升自身价值,获得满足感和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实现居民就业创业和生活间的平衡,协调居民的工作与休闲,促进经济水平与健康、丰富的生活方式相适应,进一步提高居民精神面貌,对人互助友爱,对环境珍惜保护,与社会共同发展。

2.自然生态理念

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使得小镇经济水平迅速提升,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自然生态理念要求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及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意识,进而将意识发展为行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在小镇规划、政策制定中,按照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应把保护小镇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预先设定生态目标,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做好建设前规划、建设中控制和建设后保持更新的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在居民日常生活中,通过学校教育从小培养,社会共同行动追求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3.设施生态理念

设施环境质量是居民生活质量的硬件衡量标准,包括市容环境、交通环境、旅游环境、水环境及人文设施环境等。特色小镇自提出以来就被认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它不是将城市功能简单地叠加到特色小镇建设中,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不断提高,居民要求更便捷高效的的公共服务,追求更高的服务品质,完善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大设施环境的科技投入力度,系统性提升特色小镇整体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如积极建设垃圾处理体系、公园景观、娱乐休闲场所和旅游服务环境等,在小镇现有基础上营造一个宜居舒适的设施空间,打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同时,设施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相互补充,设施环境能够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构建与保护提供物质基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不断对设施环境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了设施环境的跟新发展。

(二)平台化管理系统的支持对象

特色小镇平台化管理体系是一个以人文生态、自然环境与环境设施理念为要素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多方联动、有机协调的整体,小镇居民对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作为分析居民体验的重要指标是管理体系研究和支持的重点对象,具体由以下要素构成。

1.生产建设管理

平台化管理体系可以推动特色小镇在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横向拓展辅助产业或纵向挖掘潜在产业,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等,促进小镇整体协调发展,发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同时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总体考量,发挥平台化管理体系作为产业建设协同机构的作用,围绕特色小镇经济和非经济建设目标,从整体的角度调整规划住建、发改、财政各项职能部门的步调,对各产业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执行和及时监管反馈,避免产业建设管理碎片化。

2.生活建设管理

特色小镇平台化管理体系要以智能便捷为主调,在基础设施方面利用核心关键技术,提高小镇包括景区辐射区外的乡镇道路、厕所、垃圾污水处理、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建设;在人文生态方面注重小镇更深层次的软实力的提升,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服务水平、小镇教育发展和师资力量组建等,为居民搭建友好和谐的文化休闲活动场所,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营造宜居、智能的生活空间和文化氛围。

3.生态建设管理

平台化管理体系综合各方力量,能够为小镇的生态建设进行提供合理的规划依据,即根据绿色协调可持续的理念,在小镇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布局和分模块实行的双举措,保证小镇原有生态结构不被打破;同时,平台化管理体系能够广泛、全面的向小镇居民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构建智能有效的小镇生态治理体系,如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式等,保证小镇居民享受到清洁、舒适的生活空间。

(三)平台化管理体系的运作主体

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推动多元化主体同心同向、共建共享,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构成的智库共同运作,各主体间常态互动、无缝对接、高效决策。

1.政府

新时代理念下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行,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依据各建设要素和产业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推进特色小镇进行以居民体验为核心的建设布局。在人文生态建设方面,以人文理性和实践理性为基础进行特色小镇的战略规划,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进行细化并纳入规划,如医疗水平、就业机会、教育水平等方面,促进小镇人文生态、经济发展相互交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调动居民参与小镇生产、生活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在设施环境建设方面,结合特色小镇整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居民不断发展变化的生活需求,通过管理平台及时掌握相关反馈信息,充分掌握小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修情况,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在自然环境方面,保护原有生态环境不被打破,通过智能治理手段建立生态环境指导体系和监测网络,塑造生态化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要求政府有更高的认识能力、细致的管理能力和灵活的调整能力,发挥在营造制度环境、提供设施服务、进行资源整合和扶持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一支具有活力、结构合理、责任到位的创新性领导队伍,建设服务型政府。

2.企业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立足于本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最有基础、最具成长潜力、最有特色的小镇产业。因此,特色小镇建设要鼓励引进符合小镇生产、生活、生态建设目标的特色企业和高端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企业群落。同时大力支持有技术、有能力的本地居民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和技术工艺进行自主创业,这既能够促进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又实现了居民的个人价值。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要将社会生态、产业生态、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生态作为控制因素纳入公司规划和建设体系,首先,要加强将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上到下增强环保意识;其次,加强对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检测、控制及处理,保证企业进行生产时不破坏居民的生活环境;最后,鼓励企业进行人文生态建设,推动小镇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

3.智库

智库指由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构成,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或团队,其主要职能是调查、分析、建议、反馈、纠偏和预测。特色小镇要在平台化的基础上进行智库建设,积极引进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人才,搭建智能化系统,为专家学者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在产业建设方面,智库从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优势产业和发展需求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找准发挥潜力和优势的具体路径、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在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智库中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可通过智能平台为小镇居民服务,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如疑难杂症、农业技术等。同时,综合智库各领域专家的意见,从自然环境、环境设施和人文生态整体考量、评价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达到共同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平台化管理支持系统运作模式

特色小镇体量较小,所有参与小镇运行的各主体可直接在搭建的智能工作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中共享信息、回应需求、解决问题及互相补位。特色小镇平台化管理体系以自然环境、环境设施和人文生态为出发点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角度对特色小镇居民体验感的提高发挥了支持作用,一方面,居民能够通过平台化管理体系实时动态地了解小镇各项产业的建设进度和方向,通过平台反馈功能对小镇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反映小镇日常问题,提高了居民在小镇建设中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政府、企业和智库等小镇建设的主要运作主体,可以通过平台化管理体系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协调合作,为小镇建设共同出谋划策,同时通过平台化体系了解居民对相关工作的反馈建议和意见,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居民对自身工作的评价和满意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基于居民体验的特色小镇建设策略

建设以居民体验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长期来看,应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围绕居民生活环境持续发力,坚持以人为本,将特色产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环境设施以及人文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依托智能化平台化管理体系,打造融合现代功能性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态化生活方式于一体的新时代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建设模式。

(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小镇建设科技支撑含量

特色小镇的平台化管理体系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特色小镇的硬件设施建设也需要科技型人才和成果的引入。首先,特色小镇建设之初,要根据小镇整体规划明确科技需求和科技目标,确定科技政策、科技资金、科技人才和基础设施以及相应配套服务,积极引进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加强企业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其次,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确定环境设施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科技要素的使用,对外加强与专家、高校的交流合作,对内实现小镇便捷的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功能,协调专家指导建议、企业能力和居民预期,实现共建共享。同时,重视科技水平与人文内涵的融合提升,以科技的方法手段打造、传承新时代特色小镇的人文内涵,提高居民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科技对人文生态构建的支撑作用。

(二)利用平台化管理体系,提高居民建设参与度

特色小镇平台化管理体系是以大数据收集分析和云处理技术为基础,以小镇居民生活环境为管理支持对象,以协调及发挥政府、企业和智库为运作主体的,用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平台化管理支持系统。特色小镇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智库和居民的协同作用,政府科学规划引导、企业特色强势建设和智库专业构建无缝连接,分类搭建体系下便捷的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民生诉求反馈一体化服务平台、社区治理平台以及小镇综合管理平台等模块。设置专门的信息收集平台,定期统计、核实居民对小镇建设中设施、功能和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关注、优先解决居民反馈较为集中和急迫的问题,及时公布小镇建设的各项进程和相关政策,让小镇居民做到心中有数。以村、乡、镇为三级管理监督平台,设置居民管理员和监督员,鼓励居民对社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及隐患排查等方面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组织小镇各种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在内的非正式活动,鼓励居民走出家门,走向社区,积极参加,加深邻里感情,增进小镇人文内涵。

(三)基于平台化管理体系,建设人才技术双一流的智库

特色小镇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发展突破的过程,一流的特色小镇智库能够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特色小镇智库主要由经验丰富、大胆创新的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们构成,小镇可通过外聘、合作发展的方式与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达成共赢伙伴关系,涉及到特色小镇建设的各个行业领域,主要有产业集聚、环境保护、空间规划、创新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通过智库吸取全国范围内成功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和失败特色小镇建设的教训,将其灵活应用到本地特色小镇的建设当中,对小镇的自然环境开发规划及保护、基础设施的筹建提供咨询建议,反馈建设项目的进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纠偏,及时防控建设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盲目跟风发展、房地产倾向等,掌握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企业的动态和居民的需求,利用智库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坚持创新性与原生态的结合构建

创新性指的是进行特色小镇建设要融合城市先进的科技水平、符合新时代居民便捷高效的生活要求,同时也要基于特色产业进行个性化的风格设计,要有智能化的污染处理技术、现代化的住宅功能和方便的生活消费场所等。原生态指的是生活在当地的居民已经习惯的、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代代相传融入骨血的精神面貌和乡土情结,也是一种人文魅力。创新性和原生态本质上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能够互相融合和促进,共同构建特色小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即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要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尽力保持生活方式和当地乡土情况的基础上突出科技发展与特色建设,对建筑风格、街道景观和住宅功能等统一规划,既符合当地人文环境,也方便小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打造特色小镇的标志性符号和便捷的生活服务水平,集城市科技性发展优势和乡村朴素性发展优势于一体,进行创新性的结合构建,使特色小镇既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代化小镇新面貌,又有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情怀。

(五)建立以居民体验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

特色小镇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客观合理地进行特色小镇建设评价有利于其持续健康发展。特色小镇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要以居民体验为核心标准,从自然环境、环境设施和人文生态的角度分类设计基础性指标以及下设的二级指标。基础性指标主要从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自然环境、环境设施和人文生态熔炼提取出来的,包括自然环境质量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文化创新结构建设,同时每一个一级指标可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如用环境保护技术和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来衡量自然环境质量;用资金投入规模和项目进度、反馈情况衡量基础设施建设;用文化教育水平和文化产业投资规模设计反映文化结构建设。施行“鼓励+严厉”双轨并行的评价后措施,在全国和各地区树立榜样和标杆性特色小镇,并约谈落后特色小镇,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小镇人文居民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石器时代的居民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