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对策

2019-04-01 09:17夏甜甜
青年与社会 2019年5期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风险金融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形成了新型的金融业态,年度交易规模达到万亿级别。这对金融市场稳定、国家监管立法完善程度、信息技术安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市场交易集中程度过高、大量客户资金存在金融隐患、严监管下冒出的新问题等风险,第三方支付行业,既需要完善的监管制度,以保障企业的合规性,同时也需要不断开拓创新研发,走出自己的长远发展之路。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风险;金融

自1998年第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成立,截至2019年初,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已经拥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势头迅猛,第三方支付作为支撑产品和交易体系的重要通道,已经形成了一种金融业态。然而,虽然拥有使百姓消费更加便捷、提升金融流转速度等诸多益处,第三方支付也同样面临着不少风险,这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增添了不稳定的因素。

一、第三方支付的业务现状

(一)业务规模高速增长

从中国第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诞生至今,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付方式,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产业形态。

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3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549446.1亿元人民币。

(二)业务模式发展多元化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第三方支付作为新金融基础设施之一,已经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当前,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在线支付业务,主营这类业务的企业包括支付宝、腾讯金融等互联网支付企业。第二种,行业方案解决服务,这类业务的经营企业包括快钱、易宝等金融服务企业。第三种,信用、融资等中介服务,这类业务以拉卡拉等企业为代表,基于企业的资本实力和信用保障,与国内外银行签约合作,为银行卡持卡人提供多种服务。第四种,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服务,主要包括盛付通、和包等企业。

除此之外,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支付业务的模式创新也在不断提速,以支付为基础,叠加信贷、账户、营销等多重增值服务,打造支付金融领域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三)双寡头格局已形成

据易观“2018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综合支付市场交易份额占比统计”数据显示,支付宝、腾讯金融分别以45.64%、32.11%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前列,两者份额总和达到77.75%。此外,经调研机构益普索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7月,财付通(腾讯金融)用户8.2亿,支付宝用户6.5亿,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市场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5.4%和68.7%。显然,得益于产业发展较早,以及零售电子商务业务和微信、QQ两大社交集群的用户基础,支付宝、腾讯金融已经把成为了行业中的两大巨头,形成了双寡头的局面。

二、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风险分析

(一)高渗透性带来高风险

数据显示,在人们的日常开销中,由第三方支付完成的比例已达48%,其中,移动支付占比35%,互联网支付占比13%。

由于第三方支付对日常生活、支出等小额高频场景和线上支付、购物的渗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且交易规模数量巨大、涉及范围广泛,国内重要的金融机构、清算结算机构、大量普通居民和单位等都被囊括其中,一旦遭遇大规模大范围的危及,如经济性、金融型危机等,容易导致金融市场混乱,且此类金融风险极易传染,引发出系统性、大规模的金融问题。

(二)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带来的风险

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呈现出典型的雙寡头格局,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两家的市场份额独大,远远超过排在第三位的银联商务和其他企业。

央行官网显示,国内目前已获许可机构(支付机构)共有238家。这表明,除了支付宝、腾讯金融、银联商务和快钱以外的234家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在竞争6%左右的市场份额,企业的竞争相当激烈。

此外,虽然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分别依托于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和微信、QQ等社交场景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但近两年两家企业在许多业务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如普及渗透度极高的线下支付、线上理财、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等,双寡头局面导致的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产品同质化竞争、产品创新能力有限等不利影响已然显现。

(三)客户资金的金融风险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显示,2017年之前,国内支付机构在多家银行开立账户分散存放备付金的现象丛生,平均每家支付机构开立备付金账户13个,最多的多达70个。由于在网上支付购物等场景中,客户交付的资金(客户备付金)与获得的产品和服务之间可能存在时间差、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风险意识薄弱等情况,极易出现非法套现、洗钱、客户资金非法挪用等行为,届时客户将遭受巨大损失。据网贷天眼统计,2018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累计开出的支付罚单数量已高达139张。

与此同时,为了拓展支付业务的市场范围,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跨境跨行资金清算等业务也很容易被不法犯罪分子利用,使之成为洗钱等犯罪活动的通道。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到2017年初,全国累计有13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因违反客户备付金相关管理规定被处罚,最高罚款金额近3000万元。

此外,大量的备付金分散存放也不利于备付金统筹管理,存在不少隐患,容易产生流动性金融风险。

(四)严格的管控政策导致新问题的出现

自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针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牌照许可、备付金存管、网络支付业务管理等多项相关规定,管理不断趋向严格化。

以近两年对第三方支付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的两个规定为例,2017年出台的《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改变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现状,第三方支付机构将由此回归中介本质,且易于交易资金的监管,减少洗钱、挪用等风险。而2018年出台的《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原本的存款备付金利息收入将不复存在,支付宝和微信等机构躺着赚钱的日子也将彻底结束。

由于政策力度较大,面对突如其来的严格管控,企业的竞争也将加剧,极有可能导致新的问题出现。同时,面对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市场上针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投资者也将重新评估企业价值,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业可能面临重组、洗牌的局面。

(五)技术风险

以移动支付为主力军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主要依托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存在。在此背景下,保障支付业务顺利进行的信息技术水平就显的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银行和第三方企业现阶段的网络系统维护水平有限,网站崩溃等现象更是时常发生。此外,近年来全球各地频频曝出网络病毒大肆攻击事件,严重威胁着第三方支付的安全,一旦被病毒入侵,支付者的信息安全、资金交易等都难以保障。其次,由于我国呈现出的双寡头局面,支付宝、腾讯金融的支付服务涵盖了大量的交易资金,一旦寡头企业出现因技术设备或内部人员操作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将会导致难以估量的后果。最后,当前移动支付线上线下场景多为使用二维码支付,作为一种电子支付技术,其技术准入门槛低,且本身缺乏加密认证,极易被病毒入侵,或是被用作盗取用户隐私、商业秘密的渠道,难以保证客户账户信息和资金安全。

三、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风险应对

(一)出台第三方支付合规性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存在的风险,尤其是金融性风险,与企业合规性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多集中在准入门槛、业务范围等方面,对于企业的合规性建设及惩罚措施存在空白。

因此,为了加强第三方支付公司自身的合规性建设,国家及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出台相关的监管措施及法律规定,并对企业建设情况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从根本上杜绝合规性建设问题。

(二)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建设

信息网络技术是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涉及我国数以万计的人民财产和信息安全的核心关键,因此,企业应加强自身网络技术建设,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多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既能占領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

(三)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服务范围

支付宝和腾讯金融的双寡头局面虽然短期难以改变,但随着国家新政策的出台,目前预测超过万亿元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规模将迅速消失,不论是两大寡头企业,还是众多第三方支付中小企业,都应切实提升其企业创新能力,扩大服务范围。

首先,目前第三方支付业务多集中在C端(面向消费者),且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面对这种情况,B端(面向企业端)市场仍有不少的发展机会,大量的现下支付场景有待开发,如二、三线城市及县市、乡镇等地域的线下零售店等。其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数量有限的市场份额,第三方支付机构可考虑向多元服务模式转化,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添加出行、餐饮、购物等接口,以此引入更多流量和用户。最后,充分利用当前中国迅速崛起的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用户画像、精准投放等多种形式,提升用户链接和准入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规模。

参考文献

[1] 综合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2018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49446亿元人民币[EB/OL].https://www.analysys.cn/article/analysis/etail/20019114.

[2] 益普索:腾讯移动支付用户8.2亿,微信信用卡还款“通道费”不堪重负[EB/OL].https://news.qudong.com/article/500617.shtml.

[3] 益普索:2018上半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760211.html.

[4]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EB/OL].http://www.zgjdnews.com/caijing/chanjing/77339.html.

[5] 罚单又来拉卡拉、卡友支付等4家支付机构违规被罚[EB/OL].https://news.p2peye.com/article-532532-1.html.

[6] 央行严批支付乱象:大机构要带头依法守规[EB/OL].

http://news.sina.com.cn/sf/news/fzrd/2018-04-27/doc-ifztkpip 2501292.shtml.

作者简介:夏甜甜(1987.02- ),女,满族,北京人,管理学学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专业证券市场与金融投资方向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现就职于新华视讯手机电视台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金融学专业证券市场与金融投资。

猜你喜欢
第三方支付风险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研究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