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路径实证研究

2019-04-01 09:17侯越政工师
青年与社会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侯越 政工师

摘 要:互联网加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工作对象都发生了客观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辅导员对所从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程度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新时期工作要求存在落差。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目标要求,找到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正确道路,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加;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教育部2017年第43号令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这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而要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建设目标,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是基础也是保障,找到合理、有效的提升路径是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互联网加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辅导员思想教育主体身份削弱

互联网时代,信息来源不再单一,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信息交互不再有时间差、地域差。大学生获得信息渠道更加多元,其中网络已成为最主要的渠道。大学生随时随刻从网络获取各类信息,不再将学校和辅导员传递的信息作为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主要信息来源。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又决定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甚至是黑白颠倒,学生接收了错误信息后,需要学校和辅导员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矫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并且有的学生先入为主接受了错误信息,矫正的过程会有曲折。同时,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学生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信息的发布者,这使得辅导员的教育主体身份被进一步削弱。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媒介增多,辅导员知识素养水平急需提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更多使用计算机、手机媒体等大学生愿于使用、乐于接受的媒体开展教育活动。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背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大部分辅导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培训,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和能力低于学生,这就导致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存在一定障碍,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大部分辅导员还停留在开大会说教、单独说教等传统教育形式上,不能让学生接受,达不到思想教育引领的作用。同时,由于辅导员信息技术的缺乏,致使网络舆情的监督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时常是出现问题后被动解决,不能防患于未然,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打折扣。

(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空间增大,辅导员创新工作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思想教育和引领的方法可以更加地灵活,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人人、时时、处处皆可引导。因此,许多高校开始借助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想引领工作,占领这一思想引领的新高地。纵观互联网普及的过程,大学生使用和追捧的互联网工具和媒介几经更替,从最初1996年兴起的BBS论坛,到2002年风靡的博客,从2006年主打社交品牌的人人网,到2009年更注重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微博,再到目前2011年兴起的微信,刷朋友圈又成了许多大学生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从时间的跨度上看,这些互联网工具更新周期日渐缩短,并且日新月异。然而,高校的思想引领却一直处于追随者的位置,不能主动占领阵地并有效发挥阵地效果。例如,当辅导员开始不停地发帖宣传,但是却发现跟帖回复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博客已经成了主要趋势;当微博铺天盖地时,辅导员们又开始不停地“织围脖”,却发现大学生的主力军已经转向了微信和朋友圈,这种状况常常导致我们的辅导员在费尽心力建立好思想引领阵地后,却发现受众者已经转移。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不够深入

辅导员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重要政治理论是教育部24号令文件中明确指出的。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一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多领域的工作,因此,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是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础。专业知识的不系统、不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教育能力不足。因此,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然而,目前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高校辅导员占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一半以上,虽然市、校等各级管理机构均会组织培训,但并不深入,更缺乏系统性,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

(二)可迁移技能培训缺乏系统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作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工具,高校辅导员的通用能力是做好大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保障。它通常分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心理素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等。高校辅导员选拔过程中对辅导员的可迁移技能相当重视,但在入职后,可迁移技能提升主要靠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实践积累和感悟,缺乏相应的培训,更缺乏系统性的培训。

(三)缺乏职业认同产生职业倦怠感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这需要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有浓厚的热情和深刻的认同,对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有深入的理解,愿意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和付出。然而,一些高校辅导员对这份职业认同不足,对职业价值缺乏理解,长此以往,会产生职业倦怠感,逐渐对工作丧失熱情,工作态度消极,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表现出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有效途径

(一)完善考评机制

畅通辅导员晋升发展渠道完善考评机制,关心辅导员的晋升发展渠道是提高辅导员工作热情、增强辅导员自我管理和成长、保证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和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明确出台辅导员职业资格认定的规范性文件,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文件性依据。同时,应淡化行政级别概念,对辅导员职称评聘、人事聘用、考核认定等职业发展畅通道路,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晋升体系,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铺平道路。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着眼于辅导员岗位特点和岗位内容的复杂性,重点突出考核的激励性因素,统筹目标激励和责任激励,唤醒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在考评系统中,要充分突出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业绩实效,在“德、能、勤、政、廉”等多个方面进行要求,统筹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学期观察和年终述职等多渠道、多方面表现考核辅导员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以工作绩效为主,并辅以学生满意度测评和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评定,杜绝一刀切或人为评定,保证考核评定标准和程序公开透明,从制度上激励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二)严格选培制度

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严格选培制度,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提高辅导员专业知识技能,促进其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心理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有效保障。高校应严格辅导员准入制度,提高选聘资格和条件。严格的选聘准入机制是保证辅导员队伍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前提,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础性条件。要严格学历及专业背景选择。辅导员学历必须是硕士及以上学历,且其专业要求必须是具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兼顾心理学、管理学背景等与其岗位性质相近的专业,从源头上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知识技能,促进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辅导员的录用尽可能地选择以前在高校有过兼职辅导员、学生会等相关经历的人员,并通过面试与考查等途径考核其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危机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强弱等多方面表现。各高校要注重和完善辅导员培养机制,建立培训基地,优化培训内容,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展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协调的培训内容,注重辅导员组织领导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辅导员知识和技能水平,拓展培训形式,注重培训实效,以高瞻性、发展性、创新性的思维不断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道路的发展。

(三)增强综合素质

提升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增强综合素质,提升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是提高辅导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在动因。高校辅导员要提高主动成长意识,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设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建立其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丰富专业知识机构,提高职业素养,努力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与时俱进的榜样与先锋,不断领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地位,这样,在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性。在实际工作中应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由于辅导员工作点多面广,工作内容琐碎杂乱,被琐事所困是其职业能力提升的一大障碍。辅导员工作的核心是学生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应逐渐总结经验,理清工作头绪,以全局性、超越性、协调性的眼光开展工作,超越琐碎的工作内容,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管理經验和管理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全面成长,做到工作的事半功倍。高校是以师生为主体组成的特殊的“小社会”,不同的高校有其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与活动,而这些校园文化与活动正是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最好的交流方式,辅导员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自己成熟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彰显良好的人格特质,提升辅导员应的人格魅力,从而促进学生工作的高效开展,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增添动力。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