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及突破之策

2019-04-07 14:02刘经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障碍

◎刘经寅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数学应用题之中常包含着较多抽象且隐秘的数量关系,如果学生不具有较强的审题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就很难准确的解决数学问题,长期以往,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与积极性。为此,深入分析与研究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及突破之策极为重要,能够为学生后续更为顺利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原因分析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学生解答应用题之时总会存在多种失误,但老师通常并不重视对其原因的分析,总是认为这是学生年龄小,过于马虎导致的,此种教育背景下,学生很难取得理想的应用题解题效果。其实不然,这可能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老师立足学生的实际,对其原因进行深入性的分析。第一,这是学生不具有阅读和提炼信息能力的具体表现,即针对所给出的应用题,学生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出重要条件,无法明确题目的核心内涵。第二,学生不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此种推理背景下,就会出现解答应用题时思维混乱的情况,无法以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步骤来解决问题。第三,学生无法灵活利用解题策略,一方面是不善于积累解题策略,另一方面是未掌握应用解题策略的方法。第四,计算能力差和书写不规范,这势必会导致学生的解题失误。将学生这些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原因找出之后,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二、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突破之策

1.传授审题技巧 想要让小学生正确的解答应用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审题,将题目中的核心问题、重要条件找出来,逐渐养成拿到题目后马上分析与审查的习惯,所以老师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审题技巧。比如以分数应用题为例子,审题之时,老师需要让学生将分率相关的句子找出来,明确标准量和比较量的分率,这样学生就可以正确的列出解答应用题的算式。如:小丽在超市买了18个口香糖,其中三分之一是芒果味的,其余的是草莓味的口香糖,请问小丽总共买了多少颗草莓味的口香糖?此题的标准量为“1”,比较量为“1/3”,其算式应为18×(1-1/3)=12(颗)草莓味的口香糖。当然,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老师要分别为学生列举典型的题目,教给学生不同类型题目的审题技巧,相信通过长期以往的努力,学生拿到题目之后,就会采取正确的审题方式,进行灵活而准确的解题。

2.找出解题的关键 有些小学数学应用题虽然十分的复杂,但只要探寻到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就可以明确其与隐含条件的关系,就可以顺利的解答问题,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之后,学生的解题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解题思维也会越来越明确,能彻底突破思维定式,使学生彻底从以往的解题思维混乱的状态中走出来。具体而言,想要达成准确找出问题突破口的教学目的,就需要老师采取示范教学法,让学生对解题的整体思路及步骤进行了解,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比如在学习完平均数之后,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其出示这样的应用题:小明、小丽、小腾一起都去摘草莓,平均每人摘了32个,其中小明摘了30个,小丽摘了28个,请问小腾需要摘几个?在解答此应用题之时,老师先不要去直接解答,而是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空间,平均数是如何求得的呢?已知平均数可以得知什么?这样学生一下子会找到此道应用题的突破口为“平均”二字,从根根据问题顺利求出答案。相信通过老师这样的示范教学之后,学生在下次解题之时,会养成找解题“关键”的习惯,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思维。

3.加强对学生解题习惯的培养 老师只要加强对学生解题习惯的培育,才能够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奠定扎实基础,确保学生今后的应用题解答过程更加的得心应手,有效突破应用题解题障碍。第一,老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积累解题策略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多元化的解题策略习惯,并对适用的范围进行总结。如针对路程等类的应用题而言,就可以运用画线段图的方式,顺利找出数量关系与相互之间的关系,提高解题质量及效率。第二,加强对学生计算和书写习惯的培养,即从开始学习应用题的那一刻开始,就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和计算习惯,以此来减少应用题解题失误情况。

总结:应用题既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需要老师高度的重视,要对其中存在的解题障碍进行有效分析,然后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让学生正确、轻松的看待应用题,掌握更多的应用题解题技巧,提高性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题审题障碍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三招”学会审题
跟踪导练(四)2
七分审题三分做
跨越障碍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