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元素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9-04-08 09:38谢伟殷艳王甜甜何学燕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应用

谢伟 殷艳 王甜甜 何学燕

摘 要 校园景观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凝练了校园自然环境的艺术和文化内涵。民族文化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思想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基于此,以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改造提升为例,着力研究校园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应用,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凝结创造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文景观空间,以期通过大学文化传播实现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 校园景观;民族文化元素;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5.027

民族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艺术创新的基础和财富,各民族拥有其独特文字符号、色彩图案、建筑风格、生活方式等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特征。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民族同化、汉化程度越来越高,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地方高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责任。而校园景观作为学校的第一品牌印象,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教育教学理念的象征,是文化传承的发扬地[1-2]。因此,将民族文化元素以主题景观营造的方式融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建立了新的途径,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球绿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校内山水相连,绿树成荫,林间曲径通幽,植物覆盖率达80%以上,丰富多样的植物、自然河流湖泊造就了优美的自然景观,有茶园、桃园、橘园、樱花园等优美的景观环境,但其校园内的景观没有很好地展现当地的文化,缺乏人文特色。校园景观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是一定环境条件下气候、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景观的融合,凝聚着一个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

1 校园景观环境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景觀空间营造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广,绿化面积大,植物覆盖率高,但自然植被、山石、水体等没有结合人文进行规划,文化与空间组合缺乏统一,导致园林空间景观呈现单调性和乏味性,缺乏空间感和层次感,竖向景观欠缺,横向布局缺乏空间特色,主题不突出,景观不留人。

1.2 忽视民族文化底蕴

一个优美的充满文化底蕴的校园景观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养成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和美的品德。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作为一个民族类校园,其民族文化应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但是,目前校园景观缺乏地域特色,缺少校园文脉,缺乏历史沉淀,缺少专业特色,地域民族文化、校园文化不突出,缺乏统一文化特色规划思维,使得校园景观民族文化不突出,地域特色不明显。

1.3 忽视标志景观小品

要展现民族文化、校园人文特色,标志性景观小品的设计不可或缺。目前,校园内景观小品有南区入口的民族风情人物雕塑、知味苑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展示牌和知行楼报告厅的王阳明雕塑。但是,这些景观小品文化凝练不突出,与周围环境景观结合度不高,导致文化特色不彰显,不能形成特色标志和品牌。

2 校园景观改造提升中文化元素的应用

新时代提出了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校园景观要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属性。因此,要营造优美的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需要深入挖掘黔南州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学校的学术文化,结合学生心理需求及学校发展需求统筹规划,使得文化与教育融为一体,综合提升。

2.1 民族文化元素与文化内涵的提炼

民族文化是指不同民族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是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其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民族文化元素既包括具有民族特性的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又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精神文化元素[3-4]。文化景观的设计不是盲目地堆砌符号,也不是语言文字、工具工艺的简单陈列。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要把民族文化元素与校园文化元素融合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要把黔南州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道德传统、民俗礼仪、民间艺术、风土人情及校园学术文化、人文校史等加以提炼,把这些文化元素解构、移植重组、变形拼贴,与景观道路、广场、建筑物、设施设备、自然山水等抽象凝练,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人文艺术与自然艺术的合生。

2.2 文化元素与景观空间布局的融合

校园景观的空间布局应体现整个校园人文脉络。在构图过程中,可以通过划分不同区域,结合区域特点和人文需求对其建筑、设施物、公共艺术品等的造型、色彩、尺度进行设计,打造主题景观[5]。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整个校园功能分区划分三个区,中区为主要出入口、行政办公区及大数据系、现代山地农业系和管理系教学办公区,南区为学生生活区、会计系教学办公区及运动活动区,北区为建筑工程与设计系和汽车工程系教学办公区。景观空间布局可以结合功能分区,不同区域设计不同主题景观,展示不同的人文情怀。

2.2.1 出入口景观

大门出入口景观包括入口广场景观环境及大门的设计,可以通过民族文化色彩、图案、文字等的演变重构,对大门造型、色彩以及广场铺装、景观小品、植物意境等进行设计,如将布依族的图腾与学校“崇德尚技·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结合设计景观柱,寓意莘莘学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迎着朝阳直冲云霄的进取精神,传播正能量,让出入口景观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第一窗口。

2.2.2 办公区景观

办公区景观设计可以结合职业精神“责任与担当”进行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方面保持空间开阔性和指引性。可以设计景观展示牌,弘扬职业道德精神,对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2.3 教学区景观

教学区景观设计以专业文化为主,融入民族文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引导学生强化专业学习。例如,建筑工程系的建筑及周边小品的设计可以结合布依族栏式楼、苗族吊脚楼等设计风格进行设计,体现本土民族建筑文化风格,也是对民族文化和专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大数据系建筑及周边环境可以结合时代文化及校园文化展现信息时代文化精神。

2.2.4 生活区景观

生活区景观以学生休闲活动为中心,将文明礼仪、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融入到景观平立面的设计中,比如活动设施、休闲座椅、亭廊花架等融入文化、文字图案雕刻,铺装图案拼贴等营造休闲活动空间,让学生在休闲过程中轻松感受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3 标志性文化景观小品设计的创新

标志性景观小品的设计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的有效途径,在不同的主题空间,打造相应主题的景观小品,建设民族文化纪念性景观,传递景观空间历史性、学术性、故事性等文化意涵。可以从建筑、雕塑等公共艺术及运动设施、休闲座椅、宣传栏、照明设备等服务设施着手,结合校园文化,从造型、色彩、象征意义等方面加以创新,设计形成标志性景观小品,展现校园文化信仰,塑造人文情怀,让人们时刻受到文化的熏陶,达到心灵与文化的双重回归。

3 结语

校园景观是大学课堂的延续,是学生的室外教材,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融入校园文化,结合地形地势、水景营造、植物搭配等要素的设计规划,旨在营造有内涵与外延的校园特色景观环境,创造舒适的学习活动空间,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高麟腋.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重庆大学城校园景观营造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2] 邢洪涛,刘海波,葛志亮.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23-27.

[3] 宋爽.基于景观图式语言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4] 孙婧.民族类院校校园景观空间特色的营造与探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 何明,黎贝.西南民族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建设——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16(2):89-91.

(責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校园景观设计应用
大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与研究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节能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应用探究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绘本书籍中插图语言的应用
装置艺术介入城市邻里空间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