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

2019-04-12 07:14文丨颜陌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理需求佛系亲情

文丨颜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种层次的需求。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即呼吸、水和食物;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即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和工作;第三层次是社会需求,涉及交往和情感,即亲情、友情、爱情;第四层次是尊重需求,包含了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信心和成就;最高层次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价值观、创造力、责任感、示范性带头作用、引领性等。

我们大部分人可以实现前面三个阶段,获得饱腹的食物,得到一份工作,并且收获亲情和爱情。当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我们的眼睛里只包含了这几件事情。比如说现在肚子饿了,就只会想着等会儿是去吃韩式拉面还是中国菜;如果不幸罹患了癌症,很少有人能从悲观中超脱出来,不去理会病魔在身体里作怪;如果年轻人没有工作,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会给他压力,刺激他不断读书、参加考试、面试以获得一份工作;如果你还单身,在各种节日期间看到大街上的情侣成双成对,难免会有一些羡慕和嫉妒。以上种种缺失,都会产生刺激性效果,使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前行、追求、探索。在需求不被满足的状态下,我们或失落或奋发,但是不会停留在中间状态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和”,或者说“佛系”。

“平和”似乎是一种超脱的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仿佛老僧入定,看破一切。然而这种状态似乎很难,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嬉笑怒骂之事常有,不发泄反倒对身体不好呢。而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平和,讲究和谐和气,其实是没有原则的表现。真正的平和绝不是妥协将就,而是一种高昂的精神状态。通俗来讲,可以叫作世俗不入心。有人和你意见不一,让他说去,难听的话我们可以不入心,一笑而过,因为有大境界的人深深地知道凡事不过是过眼云烟,抓住重点才是最重要的。

面包、金钱、权力都是物质追求,是低层次的需求。而精神的满足才是难以到达的伊甸园。平和是一种理性状态,是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以精神存在为追求,融合了智慧和德行的心境。早有各路学者探索出了平和的意境。道家有“道法自然”“无为之治”;儒家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贫乐道”;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代人在追求物质丰足的同时,可能无意识弱化了对精神的追求,反而在丰饶中肆无忌惮、横行霸道,最终造成油头粉面、脑满肠肥,脱离了人的风骨。

毕竟,“平和”无论从哪种学说来讲都处于比较高的层次,要达到这个层次定然需要长期的积淀和丰富的见闻。要真正做到“佛系”,须得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担当才行。

猜你喜欢
生理需求佛系亲情
高原建筑工人生理需求的特征分析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法系妈&佛系爸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佛系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吃货们的世界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亲情故事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