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模式疼痛护理减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作用研究

2019-04-20 08:30阿依古丽买买提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程序化依从性肺癌

阿依古丽·买买提,尹 哲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科二病区,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前 言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常见类型,老年人群发病率高,其中化疗是中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1]。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是一种囊括了计划、评估及护理等阶段的新型整体护理模式。近年来,我科采用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在老年NSCLC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肺内科二病区接受化疗治疗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老年中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程序化组,各56例。常规组患者男性44例,女性12例,年龄60-75岁,平均(66.1±10.5)岁;程序化组患者男性46例,女性10例,年龄60-77岁,平均(66.7±11.3)岁;两组年龄及性别等资料无太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疼痛宣教、告知患者化疗注意事项、心理干预等措施。程序化组患者给予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评估阶段: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建立疼痛评估登记表,主要包括疼痛情况、心理状态等内容;2)护理计划阶段:根据评估阶段获取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明确NSCLC护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3)护理实施阶段:a:疼痛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NSCLC疾病相关知识、化疗治疗的机制;b:加强心理护理:每天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信任感。

1.2.2 观察指标

SPBS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0-5分,各条目分值相加得到总分,分值范围为0-50分,分值越高,自我感受负担越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化疗依从性及SPBS评分。

1.2.3 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分析,重复测量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当P<0.05时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化疗依从性比较

与常规组相比,程序化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比较 例(%)

2.2 SPBS评分比较

干预前,常规组和程序化组患者SPBS评分比较大体一致(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干预4、6个月后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5)。与常规组相比,程序化组患者干预后4、6个月后SPBS评分显著降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PBS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PB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2个月后 干预4个月后 干预6个月后常规组 56 44.13±4.87 43.53±5.17 40.12±4.21 38.6±4.31程序化组 56 44.88±5.23 43.08±4.91 38.13±4.06 35.3±3.90 t 0.74 0.47 2.55 4.25 P 0.463 0.637 0.011 0.000

3 讨 论

NSCLC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中老年人群占据多数。对于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多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2]。寻找老年中晚期NSCLC有效的疼痛护理模式仍然是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干预4、6后SP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同时,程序化疼痛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在4、6月后的SPB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

综上所述,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化疗依从性,改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临床上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程序化依从性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