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探讨

2019-04-20 08:31张曼娜黄瑞儿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供应危害科室

张曼娜,黄瑞儿

(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供应室,广东 汕头 515021)

消毒供应室为处理医院内部使用医疗器械与医疗物品的重要科室,其主要负责医疗器械与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以及发放等工作,属于医院消毒物品供应总站[1,2]。本次研究中特选取本院不同时间段内消毒供应室在职护理人员进行比较,旨在分析职业危害与相关自我防护措施,其详细研究内容阐述于正文当中。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特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8 名作为观察组,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8名作为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的详细资料内容见下:

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上限值为49岁,年龄下限值为38岁,年龄平均值为(45.62±3.68)岁。

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上限值为,51岁,年龄下限值为40岁,年龄平均值为(46.37±3.59)岁。

比较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资料数据,组间未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管理措施,观察组对前期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展开总结,并且结合相应问题实施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其详细内容阐述如下:

(1)物理因素防护措施:①为了预防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发生皮肤病或者结膜炎,将紫外线防护工作完善,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尽可能避免在科室内使用人工消毒器械,并且护理人员在结束消毒工作1小时以后陆续进入至消毒室当中,除此之外,护理人员检测紫外线强度时应严格遵照相关标准,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完善防护措施。②为了避免灭菌器械由于护理人员不当的操作而发生故障,最终导致烧灼、烫伤或者爆炸等消毒供应室工作事故,必须在科室中准确落实高温防护工作湿温防护工作和爆炸防护工作,即护理人员开展消毒工作与灭菌工作之前,首先全面检查灭菌器、消毒室内用水与用电情况,并且掌握相关仪器正确的操作技巧,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时,护理人员完成灭菌工作以后,必须等待仪器冷却10分钟后操作,以避免烫伤,卸载物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佩戴好隔热防护手套,若工作过程中不慎烫伤,应当即刻开展相应消毒处理措施,以预防感染。

(2)化学因素防护措施:针对科室中常用的消毒剂,完善防护措施。将科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增强,掌握消毒剂配制的方法以及使用的方法,在消毒剂配制与使用中,应当严格穿戴防护装备,使用消毒剂时若不慎被沾染,应当立刻使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并且立即开展处理措施与治疗措施。

(3)生物因素防护措施:①为了绝大程度上避免气溶胶重现,必须取有效的溶液清洗医疗器械。②定期在消毒供应室中举办手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以促进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的提升,避免由于手污染所致的身体疾病或者医院感染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知识(职业危害环境、职业危害态度、职业危害安全防护、职业危害知识)以及职业危害了解情况,记录并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与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整理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并且在SPSS22.0版中录入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间数据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2 结 果

2.1 分析表1数据

观察组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知识以及职业危害了解情况各项目评分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高,P<0.05。

表1 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知识以及职业危害了解情况(n=8,分)

2.2 分析表2数据

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自我防护措施实施率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高,P<0.05。

2.3 观察组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详细结果见下:

观察组护理人员中未有职业暴露情况发生,其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中4例出现职业暴露,其发生率为50.00%。

表2 比较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n(%)]

3 讨 论

消毒供应室为管理医院所有无菌器械、敷料的重要科室。近年来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意识、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等逐渐提升,使得消毒供应室成为院内感染有效预防的科室,同时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3]。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性质不仅具有职业危害存在,且对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医护人员、患者的安危等均有直接关联。为此医院应当高度重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的管理,并且准确落实科室中各项防护工作[4]。

消毒剂、锐利的医疗器械、噪声以及病菌等均为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针对上述因素开展相应的安全防护管理措施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降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由于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中,可结合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实施具体防护措施,进而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研究中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知识以及职业危害了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项自我防护措施实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由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经过规范的培训和管理措施以后,其认识程度、工作规范性均明显提升,进而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安全性与工作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供应危害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药+酒 危害大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