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现状及建议

2019-04-26 01:23青岛市农业委员会郭元成
农业知识 2019年8期
关键词:废弃物农药生产

文/ 青岛市农业委员会 郭元成

农药包装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农药包装物,包括用塑料、纸板、玻璃等材料制作的与农药直接接触的瓶、桶、罐、袋等,其污染问题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较为突出。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问题,为推进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加快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有重要意义。

表1.企业回收意愿及农药包装情况表

一、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种类及规格

由于农药单次使用量较化肥等农资产品少且小包装生产成本较低,所以企业常选择生产简单、方便的一次性小剂量包装,而这些包装大多难降解,不易再利用;由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成本较高,农药生产企业自行回收意愿不高,缺少回收动力;另外,包装没有具体处理措施的标识,虽95%的农药包装瓶(袋)中标有“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在河边、池塘禁用”的字样(表1),但均没有介绍具体的处置措施。

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方式统计分析

1.我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相关管理制度日渐健全。政府相关部门已注意到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危害,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另外,我国各地相关部门已经逐渐出台关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措施:青岛莱西市政府通过发挥财政资金引导、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站点,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统一回收;潍坊寿光市也已在农村地头或者大棚边放置一些收集箱由村民自觉放入。

图1.农药包装废弃物堆放地点分析

2.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处置现状。农村种植模式大多为个体户经营,小包装农药产品使用多,加剧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难度,同时“习惯性遗弃”是问题之源。超过50%的农民习惯性地将农药包装丢弃于村头,由于风吹、雨水冲刷等因素导致农药包装废弃物常在背风处或沟渠、河畔累积(图1),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农田“牛皮癣”现象;40%以上的农民会选择垃圾箱作为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点,但残留的农药未经无害化处理,挥发到空中影响当地空气质量,对农村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三、有效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建议

1.立法与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

(1)增加科研投入与财政补贴,建立“绿点税”制度。农药包装的材质主要为难降解的塑料、玻璃制品,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回收利用。因此需要加大农药环保科研经费投入力度,鼓励农药生产企业研发新型、无污染、易降解的农药包装,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包装物料,推进农药绿色包装工作方案的实施。另一方面,政府立法保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对农药包装征收“绿点税”,由消费者承担。地方监管部门对农药生产企业、供销商和种植者进行回收工作考核,并发放回收补贴或押金。结合实际,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有偿回收制度,尽早形成可利用的良性循环体系。

(2)建立农村“回收点”,设置专业处理机构。据调研,农药包装废弃物主要集中分布在田间、渠沟、河道等地,建议与企业合作,在密集区域建立“回收点”,并设置专业处理机构,在农药消费企业和供销商之外,成立第三方专业处置公司,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理,将其用于建筑、汽车等行业,实现资源循环再生。

(3)二维码追溯体系与制度落实相结合,形成农药包装闭合循环。我国已经相继出台有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政策,但基层部门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2016年6月,《农药产品二维码编码规则》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可通过建立农药包装二维码追溯体系,对农药包装生产、销售、使用及回收过程进行追踪,将二维码追溯体系与制度落实相结合,对农药包装回收处理环节严格把控,落实法律法规,形成闭合循环追溯体系。

(4)回收与土地流转相结合,推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实行统防统治。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越来越多的地区进行了土地流转,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有利于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实行源头管理。条件成熟的地方已通过植保专业合作等组织,大力推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通过云计算平台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够感知并检测农作物的病虫害信息,对症下药,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便于农药包装废弃物组织回收,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使农药包装废弃物不用再流入农民手中,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数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程度。

2.企业优化包装工艺,把控源头污染。

(1)优化包装工艺,实行捆绑包装、以物换物销售模式。目前国内农药包装物多为小规格的包装、不利于回收再利用的现状,随着目前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趋势,应推动农药包装的行业标准建立,逐步淘汰不易回收处置的小包装和铝箔类包装,生产大规格包装,开发绿色包装,以促进今后回收处置工作的开展。

由于市场经济利益化的驱使,农药存在过度包装趋势。其包装物大多是一些廉价的不可回收的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在使用完毕后难以回收利用。过度包装还提高了所用药品的成本,对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农药生产企业应避免农药过度包装,进行捆绑包装,并实行以“以物换物”销售模式,加强农民和供销商的联系,互利双赢。

(2)明确责任,构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秉着“谁污染谁治理、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农药生产企业负责其农药产品的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农药使用者应及时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经销者,不得随意丢弃。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专门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企业,将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重新生产利用,整个生产环节由环保部门进行监督。农药生产企业和销售者建立农药进销货和农药包装废弃物收交登记制度,以此来推动农药废弃物回收的实施进程。

(3)统一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农药配送回收模式。农民购买、使用农药比较分散,不利于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建议农药销售企业统一配送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由当地农药生产企业统计当季农药品种和数量,构建农药集中配送、回收体系,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分散度,从源头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废弃物农药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用旧的生产新的!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