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Ⅰ、PGⅡ、CEA和CA199联合检测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2019-04-26 05:11高艳章巫正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灵敏度胃癌血清

高艳章,巫正伟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检验科;2.胸外二科,云南昆明 650108)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到全部恶性肿瘤致死人数的25.2%,位居首位[1],因此临床提升胃癌诊断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胃癌发病的机制极为复杂,可能的原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环境和遗传因素等,通过采取定期检查可以降低胃癌病死率,但是胃镜检查作为传统的金标准具有侵入性,且价格较高,不容易普及,因此应通过血清学检测指标检测筛选出高危人群后再进一步开展胃镜检查[2]。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胃蛋白酶原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指标,血清Ⅰ型胃蛋白酶原(PGⅠ)为胃底腺主细胞与黏液颈细胞所分泌,Ⅱ型胃蛋白酶原(PGⅡ)则还可以由幽门腺、贲门腺与十二指肠上段Brunner腺体所分泌,两者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是临床检测胃癌与各种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指标[3]。本研究分析了PGⅠ、PGⅡ、CEA、CA199分别及联合检测对于诊断胃癌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80例为病例组,选取体检健康对象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病例组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1~78岁,平均(61.6±11.3)岁,TNM分期:Ⅰ期53例、Ⅱ期27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40~79岁,平均(62.0±10.6)岁。两组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制定的《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中胃癌的诊断标准;(2)年龄19~79岁;(3)均经过病理学检查证实;(4)对照组来源于本院的健康体检对象。排除标准:(1)转移性胃癌;(2)术后复发性胃癌;(3)伴有其他部位肿瘤疾病;(4)既往具有放化疗病史、免疫治疗病史。

1.3方法 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3~5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待测。使用雅培i2000仪器及配套试剂校准品检测PGⅠ、PGⅡ;采用罗氏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Cobas 601及配套试剂检测CEA、CA199。

2 结 果

2.1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GⅠ、PGⅡ、CEA和CA199水平比较 病例组的血清中PGⅠ和PGⅡ显著低于对照组,CEA和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清PGⅠ、PGⅡ、CEA、CA199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价值 PGⅠ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33.96%、特异度为32.14%、AUC为0.648;PGⅡ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32.14%、特异度为87.64%、AUC为0.627;CEA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36.77%、特异度为78.96%、AUC为0.657;CA199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42.05%、特异度为81.55%、AUC为0.684;血清中PGⅠ、PGⅡ、CEA和CA199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2.64%、特异度为88.14%、AUC为0.869。见表2、图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GⅠ、PGⅡ、CEA和CA199水平比较

表2 血清PGⅠ、PGⅡ、CEA、CA199及联合检测在诊断胃癌的价值

注:-表示无此项

图1 血清PGⅠ、PGⅡ、CEA、CA199及联合检测在诊断胃癌的ROC

3 讨 论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机制极为复杂,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关。我国人口众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一直是胃癌高发国家,每年胃癌新发病例在40万,死亡近35万人,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到全世界范围的40%左右,因此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4-5]。研究发现胃癌预后与诊断治疗的时机关系密切,进展期胃癌患者即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患者生活质量极低,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6]。目前我国胃癌诊治率仅为10%,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胃镜检查一直是临床上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是检查过程对患者伤害较大,不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而且多数体检人群不愿意进行胃镜检查,错失了较早期诊断的机会。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肿瘤标记物指的是肿瘤在发生、增殖和侵犯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及肿瘤相互作用产生的生化物质,包含了酶、激素、糖蛋白抗原及特殊蛋白质抗原等物质,在临床可以广泛作为肿瘤筛查、鉴别诊断、疾病监控和判断预后的标志与依据[7-8]。以往的临床研究证实多种肿瘤标记物均和胃癌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但是单一的肿瘤标记物对于胃癌诊断灵敏度不理想,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临床提倡采取多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以提升胃癌检出率[9-10]。

本研究观察了PGⅠ、PGⅡ、CEA和CA199 4种标记物在患者体内变化。胃蛋白酶原属于胃蛋白前体,临床分为PGⅠ、PGⅡ 2个亚群,主要由胃底腺主细胞与黏液颈细胞分泌,PGⅡ还可以由胃窦幽门腺和十二指肠上端Brunner腺分泌。胃是胃蛋白酶原唯一来源,其中1%会进入到血液中,在血液中极为稳定,因此其变化可以反映胃黏膜功能变化及腺体和细胞数量的变化,一旦胃体发生萎缩,腺体与主细胞数量减少,幽门腺体和肠上皮化生将其替代,PGⅠ水平下降,PGⅡ略有升高,因此通过联合检测两者变化情况可以起到胃底腺黏膜血清学活检的效果[11-12]。此外有研究显示部分患者PGⅡ变化不大,主要是由于其由成熟腺细胞分泌,同肿瘤细胞分化关系不大,因此PGⅡ的变化并不明显[13]。CA199属于临床常用的肿瘤标记物,具有较高的器官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14];CEA则是较大分子量多糖蛋白复合物,很少进入到血液循环,一旦肿瘤极性发生改变后会引发血清中CEA水平升高,在肿瘤检测、疗效和判定肿瘤复发转移方面意义重大[15-16]。本研究显示,与健康人群比,胃癌患者体内PGⅠ和PGⅡ显著减低,CEA和CA199显著增高,QI 等[17]分析认为外周血的PGⅠ、PGⅡ、CEA和CA199均可作为胃癌检测标记物。本研究绘制ROC曲线显示,PGⅠ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33.96%、特异度为32.14%、AUC为0.648;PGⅡ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32.14%、特异度为87.64%、AUC为0.627;CEA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36.77%、特异度为78.96%、AUC为0.657;CA199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42.05%、特异度为81.55%、AUC为0.684;血清中PGⅠ、PGⅡ、CEA、CA199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2.64%、特异度为88.14%、AUC为0.869,这说明任何单一肿瘤标记物对于胃癌发现和诊断均不理想,容易造成漏诊甚至误诊,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但是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升胃癌检出的灵敏度,临床实用价值较高。类似的研究可见WANG 等[18]建议将CEA和CA199联合检测在诊断和评估良性和恶性妇科癌较单独检测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SHAFAGHI 等[19]认为PGⅠ和PGⅡ联合检测及PGⅠ/PGⅡ比值可用于筛查癌性恶变;刘中娟等[20]认为血清的CEA、CA199、PGⅠ和PGⅠ/PGⅡ联合检测可以改善胃癌诊断的阳性率,对复发的判断更具重要价值。

本研究优势在于证实了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诊断胃癌中的价值,为诊断胃癌提供了一种无创手段,但是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病理类型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临床数据的偏倚,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灵敏度胃癌血清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