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上海经济社会主要指标进展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2019-05-05 03:44上海市统计局课题组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比重十三五全市

□上海市统计局课题组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挑战,上海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总体进展顺利。

“十三五”以来,随着上海加速推进落实“四个中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城市功能实现了新的跨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更为显著。

“十三五”以来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整体经济: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1.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的稳定性和韧性增强。上海经济在经历浦东开发开放以来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稳定增长阶段以后,进入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中高速波动增长阶段。“十三五”以来,受外部环境和自身转型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市经济增长速度在“十二五”期间逐步放缓的基础上,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2016-2017年年均增长6.9%,比“十二五”年均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在6.5%以上的预期目标范围内。2017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3.06万亿元,首次迈上3万亿元的新台阶;人均GDP为12.66万元,比“十二五”末提高19.5%。虽然上海的经济规模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但同国际上一些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比,上海的人均GDP还存在较大差距。

2.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质量、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十三五”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上海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供需关系不断改善,促进微观主体效益持续向好。2017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七成,为69.2%,反映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持续巩固。2017年,上海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2650.59亿元提高至2017年的3200.10亿元,年均增长9.3%,增速比“十二五”年均增速高5.8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0%。在企业效益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5519.5亿元提高至2017年的6642.26亿元,年均增长12.5%,增速比“十二五”放缓0.1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5.6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受收入基数持续抬高、房地产调控滞后效应显现等因素影响,增速逐步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生产率持续改善。2017年,上海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2.38万元/人,较2015年提高18.9%,但2016年为20.67万元/人,与北京(21.33万元/人,2016年)和深圳(21.04万元/人,2016年)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十三五”以来,随着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上海已经构建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工业方面,2017年,以新技术、新产品和智能制造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8%。服务业方面,2017年,以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5.6%和9.0%,比2015年提高1.5个和0.9个百分点。

(二)创新发展:新兴动能茁壮成长,创新引领发展更为凸显

1.科技创新主体和载体加速汇聚。创新主体方面,2017年末,全市科技小巨人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共1798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74家,比2015年末分别增加371家和21家;两年内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553家,2015-2017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642家。2017年,随着两批22条海外人才出入境试点政策,加快吸引、聚集、留住人才,引进海外人才超过11万人。2017年新当选两院院士13人,占全国10.2%。创新载体方面,国际众创空间鼻祖Wework将上海作为进入亚洲首站,确定亚太地区总社设在上海;X-Node所有服务团队均为外国人,核心业务也为外国客户在沪创业者服务;澳大利亚把上海作为全球五个海外创新中心之一(上海、伦敦、旧金山、新加坡、特拉维夫)。

2.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高端化。2017年,上海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例达到3.93%,较2015年提高0.28个百分点,呈现出高水平上的继续快速提升。与此同时,2016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总额从2015年的76.95亿元增加到92.51亿元,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总研发经费的比重达到7.7%,较“十二五”期间平均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显示出研发经费支出开始逐步向更加高端的基础研究侧重。但与发达国家及北京等相比,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例仍偏低。2016年,北京的该比例为14.2%。当然,也应注意到,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例与该城市的科研机构数量有较大关系。深圳是国内著名的创新城市,但由于科研机构相对缺乏,2016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例仅为2.9%。

3.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绩。2016-2017年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962项,年末累计超过1.1万项。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两年共受理专利申请超过25万件,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近10.9万件;专利授权量近13.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4万件;PCT国际专利受理量3660件。至2017年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10.04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1.5件,比2015年末增长48.2%。

4.科技创新驱动质提效增。以科学技术为支撑要素的知识密集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获得领先发展。2017年,知识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2%,较2015年提高3.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4%,提高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海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17年,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5%,较 2015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三)协调发展:破解不平衡不充分,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经络

1.守住底线和红线,人口总量和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调控。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常住人口规模得到有效调控。2017年末,上海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2015年小幅增加3.06万人,年均增长0.06%,比“十二五”年均增速低0.9个百分点。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建设用地总量增速趋缓。2017年,上海建设用地面积为3169平方公里,比2015年增加24平方公里,年均增长0.46%,明显低于“十二五”年均增速(17.0%)。

2.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十二五”期间,上海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为抓手,促进呈现融合发展。2017年,上海城镇化率达到87.7%的高水平。与此同时,上海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逐年提升,2017年为97.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2017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14人,比2015年下降69.6%。以“互联网+信用”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上海发布实施全国首部地方综合性信用法规《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至2017年年末,市信用平台信息事项接近4.6万项,累计对外提供查询3906万次。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市场活力。“十三五”以来,上海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入推进营改增、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等改革,健全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现代风险补偿和奖励等机制,极大改善市场环境,激活企业活力。2017年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0.3元,比2015年下降0.8%;2017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8.4%,比2015年提高8.2%。

(四)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发展,美丽上海建设稳步推进

1.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7年,全社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1%,比2015年提高0.3个百分点。至2017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1平方米,比2015年提高0.5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6.2%,提高1.2个百分点。2017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4.5%,比2015年提高1.7个百分点(2015年为92.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持续三年保持在100%,2017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75.3%,细颗粒物(PM2.5)年日均值3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6.4%。

2.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成效显著。能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2016-201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8.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2016-2017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累计减少13.36%、8.75%、26.2%和8.2%。

(五)开放发展:核心功能持续强化,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1.“四个中心”服务功能不断增强。2017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7.7%,即使相对伦敦、纽约等世界级金融中心城市而言,该比重也已达到较高水平。上海金融市场在全国资源配置上已开始显露出巨大影响。2017年,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为79211.4亿元,相当于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5%;相当于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37%。国际贸易能级显著提升。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球第五个旅客吞吐量突破一亿人次的航空城市。与此同时,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由45.0%提高到46.7%,港口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自贸区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随着自贸试验区“三区一堡”建设的加快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继续提高,服务业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市场活力明显激发。至2017年末,54项服务业开放措施落地服务业项目数累计达2404个,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累计769家,收支总额9761.50亿元;区内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额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达到694.00亿美元;区内新注册企业累计超过5万户,2017年实到外资、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市比重均超过40%。

3.“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能级和水平不断提升。至2017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75个,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625家,较2015年增加90家,年均增加45家。尤其是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已经达到426家,其中,40家为全球研发中心,17家为亚太区研发中心;20家外资研发中心的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吸收中方研发人员总数超过4万人,硕士以上学历占52%。在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以占内地总数四分之一的规模,居全国首位。2017年,全市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608项,对外投资中方投资额110.80亿美元,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切实有效遏制。对外承包合同工程完成营业额99.3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33.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人员1.89万人,增长31.8%。

(六)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水平稳步推进,逐步激活市场动力

1.发展给居民带来获得感。全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988元,较2015年累计增长18.3%。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以来,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接近60万个,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以内。市民居住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至201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6.7平方米,比2015年末增加1.2平方米;2016-2017年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面积达到108平方米,完成“十三五”目标的45.0%。居民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3.37岁,比2015年延长0.62岁。

2.发展给市场带来机遇。2017年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比重达到37.5%,较2015年提高3.8个百分点,取得显著进步。进一步看,近几年上海创新创业氛围浓厚。2016年,上海新设企业比例达到19.7%(新设企业比例是指当年新设企业数/上一年企业总数)。至2017年末,上海私营企业数累计达到171.1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4%。

“十三五”以来经济社会部分指标的发展趋势评估

从当前情况看,“十三五”规划各项经济社会指标总体运行良好,其中有部分指标当前的进展超出预期,绝大部分指标运行进展符合预期,但也有部分指标由于各种原因,进展低于预期(见附表)。从发展趋势看,初步预计,大部分指标都可如期实现预期目标,也有部分指标经过努力有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还有个别指标要实现预期目标的难度较大,主要是以下三项:

附表:

“十三五”上海经济社会主要指标进展情况及目标实现可能性评估表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十三五”以来,该指标逐步小幅提升。2017年为16.4%,比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由于前两年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较慢,该指标当前的进展低于预期。要实现“十三五”预期20%左右的目标,则2018-2020年需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预计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该指标2017年为5.8%,2018年上半年为12%,进展低于预期。目前看来,到2020年无法达到25%的目标。

能源消费总量:“十三五”前两年,上海市能源消费净增量471.52万吨标准煤,其中,由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加之外部经济回暖的影响,上海市重点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企业纷纷扩张运力,拉动交通运输业前两年累计净增429.41万吨标准煤,占全市净增量的91.1%。今年以来,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服务业和生活领域用能需求增长明显。但交通方面,由于年初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东南亚航线剥离至新加坡公司,水运用能增幅已较去年明显放缓。初步预计,如夏季不出现极端持续高温,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净增300万吨标准煤左右。因此,“十三五”前三年能源消费累计净增量预计将达到772万吨标准煤左右,占五年控制目标(970万吨标准煤以内)的近80%,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完成的难度很大。

主要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上海市“十三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情况总体良好,尤其是反映结构效益、服务功能、社会民生和资源环境的大部分指标实现情况较好,充分体现了“十三五”以来的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成效,预计“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可以基本实现。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1.八项指标进展超出预期,已提前实现或预计可以实现目标。占指标总数的32%。其中一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提前实现预期目标,另七项进展符合预期的指标,根据进展情况预计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2.十三项指标进展符合预期,预计可以实现目标。占指标总数的52%。根据进展情况及下阶段形势判断,预计可以实现目标。

3.一项指标进展低于预期,实现目标需要努力。占指标总数的4%。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预计实现目标需要努力。

4.三项指标进展低于预期,实现目标有难度。占指标总数的12%。其中分别为两项预期性指标和一项约束性指标。

(二)几点建议

1.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全面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发展壮大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提高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2.进一步夯实上海市服务贸易产业基础。完善服务贸易体制机制、政策框架、促进体系,提高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便利化水平,增强服务出口能力,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努力提高上海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

猜你喜欢
比重十三五全市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