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问题探讨

2019-05-06 09:27许卫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企业

许卫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2-124-02

摘 要 企业固定资产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如何将企业的固定资产合理运用成为当今市场较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就现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问题展开研究讨论,希望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 固定资产管理 企业投资问题

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较大,且使用的期限较长,由于其本身各种细分项目的结构组成之复杂,若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办法统筹管理,很容易发生运营管理无序滞后,从而造成资产的闲置,进而阻碍了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唯有有效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才能确保公司的根基夯实,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动力。

一、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固定资产盲目投资现象

1.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匹配

由于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目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等不同,这就致使其的所需要求也不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也需要学会运用科技手段来减少人工可能会出现的失误,但也不可一味的依赖信息技术。固定的资产成本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产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大额的固定资产折旧,可能会降低企业产品的利润,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发展。

2.投资的目标不明确、投前投后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一些企业由于自己的竞争对手对原来的项目进行了改造,便盲目跟风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更新整改,但由于缺乏投前投后的评价机制,没有对资产投资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无疑会使被套牢的固定资产增多,存货超期风险增大,进而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哪怕短时间内出现短暂盈利,也只是虚假的泡沫氏繁荣。正确合理的企业资产投资,能够给企业带来优秀的产能,从而制造出更好的产品来增加客户的黏性,进而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现象

1.企业资产管理岗位缺失

如今某些企业安全意识高,会针对生产用的固定资产设立设备维修部。但却对其没有设立专职的资产管理岗位,而仅仅将日常盘点工作交于会计人员管理。问题却是,会计人员的主业并非和管理有关,所以资产管理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相对来说不够重视,只在表面做做工作,并未深入监管,仅对数量进行统计。例如,某企业在电脑维修过程中,曾发现某电脑内部主板缺失,但管理账面上仍然显示使用中。由此看出资产的质量缺乏监管。

2.以会计制度取代资产管理标准

而资产的认定问题也不可忽视,但事实却是,一些企业会简单的以会计制度来认定资产。从早期的会计准则看,把2000元以上的物品列为资产进行管理。如今,会计准则已重新发布,但许多企业仍将原准则作为固定资产认定标准。因为很多企业员工非常精明,为了规避管理责任,购买不超过2000元的固定资产,这些将被划入低值易耗品,不会计入资产账目,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费用化的资产就会无账可查,由此造成日积月累的大量资产管理信息流失。一方面,一些企业不清楚会计寿命的具体含义,将会计寿命看做资产的使用年限,在对旧资产进行更新换代时,无视会计寿命与使用寿命之间的巨大差异,将仅仅到达会计寿命的资产淘汰,造成资本上的浪费。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更是钻了税法要求的空子,把满使用最低年限的资产淘汰,以减少所得税的支出。由此可见,以会计制度取代资产管理标准存在很大的弊端。管理上的不完善,会导致一些技术和设备的提前淘汰。

3.企业资产记录不完善,增大了监管难度

参考某些资料后,发现一些企业的资产管理数据,大部分以数字形式记录,文字描述极为简略,当资产型号相同时,产生匹配困难问题。记录仅记载购买时的历史信息,缺乏后续相关信息,无法形成数据链,致使无法对资产进行跟踪管理,使资产监管难度增大。

4.管理组缺乏固定资产退出企业机制,固定资产闲置率高

随着技术的更新,设备的换代,淘汰下来的旧资产就面临着无所去从的境遇,只能闲置。而这些闲置资产不再用作生产,却也没有报废可以丢弃或者回收,而且还需要占据一定的场所进行存放,时间越久越成为企业发展的累赘。据调查某企业的闲置资产净值高达3000万,并随着发展不断贬值。面对如此巨大的资产包袱,带来的副作用可想而知,造成了严重的盈利障碍。

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策略

(一)严把企业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决策关

一方面,为确保企业投资行为的达成,加强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更加细致地进行决策。对投资项目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确保决策准确、合理,避免决策方法粗放导致的失利。另一方面,对项目各环节要细致了解,估算投资项目地经济效益,提供科学性、客观性、有效性的依据。

(二)强化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控制

前期针对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于预算,需要结合各个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投入,且发放环节需要严格审核确保资金流动方向明确并落实到用处。最有效的方法是将预算的评定工作交与第三方进行。通过第三方评定机构的专业人员可以避免企业内部纷争导致的偏差,更公正有效地进行评论,及时发现修补漏洞。此外,在发放预算时应严格执行,不可未经批准允许随意修改资金数额,额外增添或减少预算。最后在项目执行开展过程中,严格把控按照要求展开工作,在规定的节点必须完成对应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进行该阶段的结算,及时反馈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有效的控制预算资金。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的过程管控

通过第三方机构专业评论的预算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时监控资金的流动,预算的使用情况,并且检查项目质量是否符合预算标准,预算使用是否合理,落实控制机制,确保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有效建设。针对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是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靠,制定指导整个项目建设的规章制度,保证项目的执行力,并落实在每一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序合理的进行。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力度,确保它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带来的影响维持在积极可控制的范围内。然后在于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部门自身。提高对部门自身的素质水平的要求,将自己发展成为企业中为各个部门提供项目投资进度相关信息的重要核心,也就要求投资项目管理部门实时掌控投资进程,并对投资项目发展方向进行一定预测判断。最后是,针对投资项目的考评机制,投资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效率,通过考评机制进行评判后推动企业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效率,保证项目的有序进行。

(四)规范企业固定资产项目核算机制

企业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在管理上愈发趋于规范和系统化。在核算过程中,为保持准确性,由专业的核算人员这些核算工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结算工作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竣工阶段,在建项目和落实资产等级制度。在建项目用于基本设施建设所用的费用,项目完成后的结算报告,以及建设过程中对于预算使用的具体明细都需要进行细致的核算,然后整理登记将准确数据储存以备后期项目报告和资料审查时使用。

三、结语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关键环节,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前进方向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管理者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与具体情况,对项目投资进行完整全面的分析,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使得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从而推动企业更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舒曼.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问题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

[2]韩吉庆.中小企业固定资產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1).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