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员工培训体系建设

2019-05-06 09:27陆言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核电厂建设

陆言琳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2-144-01

摘 要 为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工作经验传承,必须建设科学的培训体系,使培训成为提升机组安全和人员绩效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系统化培训方法和世界核运营者联合会(WANO)培训导则的基础上,结合秦山核电厂培训体系建设实践,总结了核电厂员工培训体系建设的经验。

关键词 核电厂 员工培训体系 建设

相对于设备或技术,人是复杂多变的。培训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人力资源工作,不可控因素多,有很强的主观性。谁来主导培训、如何分工协作、如何避免培训被特定个人所左右,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IAEA推荐核电厂使用系统化培训方法。WANO则先后发布了运行、维修、技术等生产领域人员培训和资格认定的一系列导则。对核电厂而言,培训体系是把培训技术和管理手段结合起来,科学的培训体系必须服务于电厂整体目标,为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服务;同时必须简单易行可操作,要行之有效。

一、培训体系的目的和包含要素

培训体系首先要为核安全服务。要确保所有安全重要岗位的员工,都完全具备其行使岗位职责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核电厂本身是一个企业,培训需要服务于整个电厂绩效。如果确定人员能力和(或)认知有提升需求,培训才会被认为是解决方案。

二、培训组织

设置以高层领导为首的培训委员会作为培训的最高决策和监管机构,进行重大培训设施投资、确定资源配置方案、决定公司重大培训举措等。

常设专门的培训部门负责培训制度建设、培训业务监管和重要共性培训实施,比如操纵人员培训等。

三、培训制度与培训大纲

培训委员会的决策,通过培训部门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和落实。尤其在核电厂建设初期,内部资源不足时,外部培训资源的利用,应特别注意规范管理。各业务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開展员工培训与授权工作,但必须遵从制度的指导与制约。培训部门应当及时通过模板、样例和人员培训等宣贯和监督业务部门的培训工作。

培训大纲是行之有效的培训基础文件。由培训部门组织,各业务部门通过分析各自的业务特点、难点和重点,按照岗位确定和汇总培训目标,形成培训科目为实质内容的培训大纲,作为核电厂高层和培训部门均认同的培训基础,培训工作和岗位授权均以培训大纲为基石开展。

四、培训科目与培训材料

从体系设计之初就规范科目管理,对于关键知识技能识别和经验传承至关重要。科目名称概括了培训的主题,但难免出现重复和类似,必须设置唯一性的编码对应科目和培训目标。否则随着运行堆年数的增长,电厂的培训科目会呈无序增加状态,先前的科目和培训目标会被淹没。采用电子化管理培训科目和培训材料,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手段。应当将培训目标、关联文件也纳入科目属性管理,以便课程优化时检索。

在实践中,秦山核电为科目划分了级别,分公司级、领域级和处室级。公司级、领域级课程数量并不庞大,但由于学员数量大,使用频率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也往往需要组织跨部门的资源来处置相关事宜。

在科目管理中,还有科目逻辑需要做好整体考虑。员工某项工作授权的获取,往往和某个培训科目或某些培训科目的培训结果相关联,这就要求培训系统构建之初就与工作授权甚至工单管理相关联。培训材料的开发和配备,需要核电厂大量的投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每一培训科目,都必须要有培训材料来支撑和规范。一般包括课程说明书、教学计划、教材、课件、考核材料等。但并不意味着一个科目,每种材料都必须齐备。培训材料的配置需要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结合课程的特点来考虑。教员教学前,从系统中调用科目的培训材料进行备课或启动升版。培训材料跨部门、跨工种的共享,也会促进培训材料升版和质量提升。

五、培训项目实施

培训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和单项实施计划两种。在年度培训计划中,需给出项目属性(内部/外委)、培训科目、学员人数及范围、培训方式、培训地点、培训费用等。年度培训计划,对员工成长进行整体规划,也同时对培训资源提前进行测算和配置,是公司年度计划的一部分,同时为公司整体战略服务。有的电厂征求员工个人意愿,在年度培训计划中派生出员工个人年度培训计划,也是一种有益的实践。

单项培训实施计划用于规范培训项目的具体实施和评价。培训实施计划需要列明培训时间、地点、教员、学员、培训科目、培训形式和主要培训内容及目的。培训负责人在编制计划时,首先要从培训大纲中选取培训科目,相应的培训方式、学时、考核形式等,直接依照大纲中既有的要求,避免随意性。培训部门对培训材料、教员状态等进行确认。

核电厂一般将基本安全培训等通用培训作为全员定期培训考核科目。在实施时,特别需坚持考核的严肃性和不合格人员的规范处理。这既是培训考核工作公平公正原则的要求,也有助于培训工作的权威性的树立。

能够为培训活动实施以及为人员参与培训活动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材料,都应当作为培训记录进行有序分类和保管。比如培训计划、培训签到表、岗位培训评价表、笔试答题卷等。培训记录由培训部门统一保管。分类方式、保管条件、查阅控制、销毁等方面,都可以规范开展。

在系统化培训方法的五个环节中,培训评价很容易被忽视。然而,该环节是培训体系化运转和得以持续提高的最关键环节。培训评价环节对所有培训管理要素进行分析,包括培训要求、培训教材、培训教员和授课形式等全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对员工绩效表现的评价,提出是否需要进行修订或改进要求,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在培训体系建立之后,培训项目按照流程开展,培训组织的日常工作侧重将转为评价和改进。

六、结语

新电厂建设初期,就应及时建立员工培训体系。

顶层设计的培训体系,能够有机包容培训管理因素,将员工的成长与知识技能经验传承、科目持续优化等结合起来,使得电厂领导者和培训组织的各成员能够相对简单高效地使用培训工具,为提升电厂绩效服务。

参考文献:

[1]田佩良等译.核电厂人员培训及其评价.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报告第380号.

[2]IAEA, Experience in the use of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raining (SAT)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personnel, IAEATECDOC-1057 .

[3] EJ/T 1209—2006.核电厂培训领域业绩目标和评估准则.

猜你喜欢
核电厂建设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一次侧管嘴堵板研发和应用
PHM技术在核电厂电气系统中的探索与实践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我国运行核电厂WANO 业绩指标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我国运行核电厂WANO 业绩指标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试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