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

2019-05-08 08:26蒋春玲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启迪故事情节寓意

蒋春玲

童话作为一种小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很多童话故事都充满趣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能够将自己代入其中去体会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童话故事对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相较于单纯地说教形式,将内涵蕴藏在童话故事中会更有意义。那么小学语文中的童话阅读,我们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品读复述,感受童话的语言之美

童话所建构的幻想世界、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与语言的巧妙运用密不可分。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通过听说、解读、朗读、复述等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让学生在读懂童话故事、明晰故事寓意的同时感受童话语言的韵律美,体会童话语言的艺术美,并在这些富含韵律和寓意哲理的语言艺术中,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增长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启迪探索,领悟童话的哲理之美

童话故事简短精炼却蕴含着充满人生哲理的深刻寓意,承载着育人的责任和力量。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需要以儿童的视角,带领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童话中人物言语对话与行为描述的分析等,把握童話的主旨和精义,挖掘和揭示童话的寓意,理解童话所表达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给学生以启迪,帮助学生明白事理,让学生在启迪与探索中领悟童话的哲理之美,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辨析引导,感受童话的想象之美

童话往往是基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用拟人、比喻和幻想等创造出一个奇异的、虚拟的故事环境,刻画出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构建出奇幻离奇的故事情节,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故事时,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提问激趣、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大胆想象,感受童话的想象之美,并基于想象去思考现象、辨析真伪和探索真相,在理解故事寓意的同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的、健康的情感。童话故事都充满了想象性,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入角色的幻想之中,或者想象故事结束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还可以想象故事如果没有这么发生,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这些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进行想象。在《白雪公主》中,我就让每个小朋友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公主,王子,王后,小矮人等角色,通过角色的扮演,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在故事表演结束后,我继续追问:王后知道了白雪公主还活着,并且嫁给了邻国王子,你觉得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童话故事有其独特的特点,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准确把握童话文体的特点,充分挖掘其文本内涵和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发展学生的语言和认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积极、健康的思想。

猜你喜欢
启迪故事情节寓意
智珠2则
北京冬奥会NTO之旅,启迪教研工作
模仿老鹰的乌鸦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
自然的启迪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