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结合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9-05-08 08:26覃岚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覃岚

摘要:小學语文日常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令教师和学生十分头疼的部分。由于年龄较低,理解能力和成年人的效率和程度不同,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真正理解清楚,而教师的思考认识能力比学生要成熟得多,并且由于常年面对相同的教材,阅读教学内容早已明了于心,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表述可能不再那么详细。由此,阅读教学的矛盾便产生了。那么,如何解决学生和教师的阅读教学矛盾呢?依笔者看来,在教学中,进行文章的读思匹配便可以让问题迎刃而解,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浅析读思结合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可操作性,以供同仁参考,如有不实之处欢迎指正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思结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我们耳熟能详,身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进行“填鸭”教育,强加我们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成果给他们。但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况是,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面对阅读教材,知识勾出其重点语句和段落,通过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们学的很累,教师讲的很“烦”,教学质量和效率令人堪忧。那么如何改善这一教学困境呢?如何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得高效且高质量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读思结合的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其操作方法十分简单,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三步走的战略,一是粗读,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大意;二是精读,感受作者情怀;三是博读,拓展教学文本。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明思懂理,精炼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健康全面发展。

一、粗读,了解文章大意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实事求是,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并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走入阅读素材,感知文章大意,从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粗读理解,并要求他们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一个详细地划分,划分完毕后进行每个部分大概内容的复述,为文章的剖析讲解工作埋下伏笔,奠定基础。学生完成这部分工作后,笔者便向他们介绍了作者生平和所处年代的国家社会情况,结合文章所给的注释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文章时的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为文章的精读理解学习进行“抛砖”。

阅读教学中的粗读工作三步走,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文章大意把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精读工作做准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精读,感受作者情怀

在进行完文章的粗读理解后,学生对文章的叙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文章的框架结构也有了一定认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精读工作,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文章写作目的。并且,精读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提炼文章精髓,提高自身品质。

还以《落花生》一文的教学为例,在完成前期的粗读感知工作后,在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带领学生开展文章重点段落的精读教学。文中层写到作者父亲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告知自己的儿女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好看但是很有用。笔者组织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事的时候把自己沉下去,等待别人挖掘出我们的成果。还有的学生说:做事如花生,成功如苹果,成功以前我们需要耐心、塌心……

阅读教学是让学生由外到内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文章的精读学习,找出其中富有含义的句子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开展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交流过程中进行文章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三、博读,拓展教学文本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时常拓展教学文本,让学生们进行博读阅读,阅读后写下读书笔记,和学生进行交流。

例如:在教学完《少年闰土》一文后,笔者在班级内组织了一次“鲁迅先生”文章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方式进行鲁迅先生文章阅读,阅读后写下读书笔记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总结出鲁迅先生的几个特点:对于晚辈教育方法得当,对于平辈仁爱有加,对于下属关怀备至。有的学生读了《狗、猫、鼠》,他的读书笔记就写的十分深刻:面对质疑,我们要坚定立场,面对困难,我们要坚定攻克困难的决心,敢于与不良风气作斗争,才能保持自己不忘初心等等……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统一前进,教师需要做到紧扣课文中心、精彩语句的分析讲解,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读中悟情、思中明理、感中发展。也就是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一改传统的教学面貌,采用读思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善于分析、合作交流,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心性品格,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慧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2(18).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