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融合

2019-05-08 08:26申溪李岱松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中西徐悲鸿

申溪 李岱松

摘要:我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千锤百炼,中国画不断的改进,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取其长处。东西方文化在绘画上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画不断发展进步,取其精华,融合在自己的画面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艺术风格。本文将简要的从中西绘画的不同以及慢慢融合外来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西绘画的背景和文化

随着对绘画艺术的不断创作与研究,无论是东方的艺术还是西方的绘画,在早期阶段的绘画形式,手法以及风格上都大体相似。随着人类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想要抒发的情感不同,绘画逐渐形成了两大类别,中国画和油画,他们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绘画。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技巧。它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中国画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把对客观物体的主观感受表达出来,是一种写意的手法。中国绘画十分注重笔墨,擅长把握用笔的力度以及墨色的深浅变化,来表现画面的质感和光线变化,而不是用色彩斑斓的西画色彩;西方绘画注重现实主义。画家透过造型因素,如光明与黑暗、色彩、透视、解剖学等,描绘眼睛所见的自然影像,需要写实的摄影技巧。与中国画相反的是,西方绘画采用了焦点透视法,把看到的事物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放在画面上。另外,画面颜色鲜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吸引人的眼球。

二、中國画和西方绘画的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和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全球化不断的发展,中西方各个领域开始互相交流,中西绘画艺术文化也不断的开始互相碰撞,相互交融。到了清代的康熙至乾隆年间,西方绘画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许多国外画师进入皇宫成为宫廷画家,他们用西方的写实技法和中国的写意融合在一起,比如郎世宁的《十骏犬》。在欧洲的画坛上,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中西方的绘画融合被深刻的体现出来,比如有代表性的后印象派,野兽派等。谈到中西绘画的融合,必须提到的人物之一是徐悲鸿,他为绘画这一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20世纪,传统绘画的水平日渐衰退。与其他画家相比,徐悲鸿为了保留传统绘画,中西融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他用西方绘画中的写实手法改造了中国的水墨写意画,生动形象的物体造型,娴熟的水墨技法以及合理的构图,使他的画面特别好看,形成了他特有的风格。在中国画走向衰落之际,他提出了“中国画改良”的理论,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总结: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是吸取了西方的优秀文化,充实了中国画,而不是完全的代替。我们要分清主次,不要盲目的认为所有西方文化都是好的。我们只是来借鉴,而不是我和你结合,都有着明确的主体意识。我们要有文化的自信,中国画一直引领着世界潮流!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中西徐悲鸿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墨猪图》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中西结合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浅析日本动漫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徐悲鸿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