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运用于脊椎骨折手术麻醉中的意义分析

2019-05-23 02:04张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国药准字芬太尼

张莹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麻醉科,河南濮阳455000)

脊椎骨折作为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之一,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脊椎骨折部位具有特殊性,手术操作的难度较大,术中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因此采用何种麻醉方式成为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1]。有学者指出[2],采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够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基础上,使患者在术后更快的恢复意识。为探究该方案的麻醉效果,特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脊椎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脊椎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其中男51例,女59例,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49.35±3.41)岁,体质量43~65 kg,平均体质量(54.81±4.72)kg,ASA评分:Ⅰ级53例、Ⅱ级37例、Ⅲ级20例,骨折部位:胸段59例、腰椎段17例,颈椎段3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脊椎骨折相关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ASA评分为Ⅰ~Ⅲ级;③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并同意进行手术治疗;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或血液疾病者;②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伴有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本研究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各55例。常规组男25例,女30例,平均年龄(48.97±3.64)岁,平均体质量(55.43±4.56)kg;ASA评分:Ⅰ级26例、Ⅱ级19例、Ⅲ级10例;骨折部位:胸段29例、腰椎段8例,颈椎段18例。研究组男26例,女29例,平均年龄(49.79±3.20)岁,平均体质量(54.27±4.98)kg;ASA评分:Ⅰ级27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骨折部位:胸段30例、腰椎段9例,颈椎段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及全身麻醉,具体方法为:采用0.1 mg/kg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5 mL∶5 mg),1.5~2.0 mg/kg丙泊酚(Fresenius Kabi AB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23,规格:20 mL∶0.2 g),2.0~4.0 μ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 mL∶0.1 mg)及0.1~0.2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进行麻醉诱导,之后进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麻醉期间,常规组给予0.2~0.3 μg/(kg·min)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 mg)及4.0~6.0 mg/(kg·h)丙泊酚。研究组给予 0.2 ~ 0.3 μg/(kg·min)瑞芬太尼及 0.1 ~ 0.15 mg/(kg·h)咪达唑仑。两组麻醉药物给予方式均为持续恒速静脉泵入,并在术中间断给予0.05~0.1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吸入浓度为1%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麻醉后呼吸恢复、睁眼、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3],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4]。根据麻醉后具体情况将麻醉效果分为:①优:麻醉后肌肉松弛,术中无疼痛感,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②良:术中出现轻微不适感,术后存在内脏牵拉反应,但程度较轻,能够耐受,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③差:术中能够感到明显疼痛,需辅助用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肌肉紧张,伴有内脏牵拉反应,程度较重,且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后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麻醉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后恢复时间比较

2.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为(1.07±0.86)分,低于常规组的(3.68±1.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麻醉前,两组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2.4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1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3 讨论

脊椎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发生几率约为全身骨折的4%~7%。该类患者致伤原因主要有高空坠落时,足部或臀部着地,强大的冲击力向上传递,导致胸腰段脊椎发生骨断裂,或者车祸等意外事件导致胸腰段脊柱受到外力直接作用导致骨折,患者多表现为局部脊柱疼痛、活动受限、身体畸形或全身瘫痪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治疗脊椎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骨折部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手术过程较复杂,患者在术中可感受到异常剧烈的疼痛感,因此手术过程中采用何种麻醉方式,对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该类手术,常规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5],其中瑞芬太尼为阿片类镇痛药,麻醉效果较强,起效较快,作用时间较短,麻醉后患者能够快速恢复意识及身体机能,且具有无蓄积、麻醉深度易控制等优点[6],常作为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类药物。丙泊酚为烷基酚类短效麻醉药,可通过激活GAS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进而达到镇静及麻醉效果,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优点,但临床经验显示[7],该药物对机体循环系统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血管灌注量等,且在进行麻醉诱导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自主的抽搐及肌肉运动,对手术效果产生一定影响[8]。咪达唑仑为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9],具有抗惊厥、抗焦虑,保持肌肉松弛等作用,具有起效快、代谢灭活迅速及药效持续时间较短等特征,临床常用于全麻前诱导及麻醉维持。有研究表明,咪达唑仑能对患者血流量的平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0],与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时,咪达唑仑能够促进其他药物麻醉及镇痛药效的发挥,提高麻醉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后呼吸恢复、睁眼、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表明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使患者在术后快速恢复身体机能,同时一定程度上避免麻醉后出现相应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几率,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咪达唑仑与瑞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术后疼痛,促使患者更为有效的接受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11-12]。另外,麻醉后研究组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说明采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脊椎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基本无影响,该种麻醉方式安全性较高。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8.1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09%(P<0.05)。说明该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确切,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进一步证实了其可行性。

综上所述,手术时采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脊椎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理想,麻醉前后患者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较为稳定,且麻醉后患者机能恢复速度较快,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国药准字芬太尼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比较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