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观察

2019-05-23 02:04袁文旗王贺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抗栓周径肝素

袁文旗,王贺平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骨三科,河南周口4660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症状,多发于下肢。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接受全髋置换术(THR)的病人越来越多,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大问题,一旦发生DVT且未得到及时治疗,轻者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重者导致静脉坏疽、肺栓塞等,造成残疾甚至死亡[1]。临床预防术后DVT的主要措施分为机械措施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其中低分子肝素类药物可降低DVT的发生率70%以上,且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压力抗栓泵可均匀按摩下肢,加速血液循环,是有效预防DVT发生的常用物理疗法。我院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压力抗栓泵预防DVT,取得满意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8±6.3)岁;试验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3.4±5.6)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术前没有发生DVT;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术前血流异常者;腿部畸形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给患者介绍DVT概念、发生原因、预防手段、危害、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对照组:选择基础预防,包括术前进行功能锻炼,禁止吸烟和饮酒(避免血液黏稠度提高,造成血液回流)等;术中和术后给予补液,避免出现脱水;麻醉清醒之后进行功能性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与压力抗栓泵联合治疗,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910,规格:5 000 IU/mL)2500 IU,脐周皮下注射,术后第一日开始给予5 000 IU,qd,脐周皮下注射,持续注射7~10天。术后1~2 h即连续给予压力抗栓泵治疗,直到患者可自己下床活动为止。预防期间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使用彩超观察患者下肢静脉是否出现DVT情况,如果D一二聚体>900 ng/mL显示有DVT情况,需嘱患者保持卧床,给予溶栓和抗凝剂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出现DVT情况,包括:下肢远端血栓、全静脉血栓、下肢近端血栓等,计算DVT总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流速度和下肢周径。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PSS 15.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DVT发生情况

试验组DVT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DVT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流和下肢周径比较

两组治疗前深静脉血流速度和下肢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深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发生DVT,多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DVT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诊断难度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DVT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流速度和下肢周径比较

DVT的形成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脉瘀滞、血管内膜受损等因素有关[2-3]。临床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DVT的预防措施较多,包括机械措施(如早期活动、弹力袜、足底静脉泵等)及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4-5]。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与普通肝素比较,无需改变剂量,临床使用更方便;与血浆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细胞结合少,半衰期长,作用时间更持久。低分子肝素钙的抗凝血活性显著小于血栓形成的活性,对血小板抑制作用较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减少,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降低[6]。另外,压力抗栓泵属于一种物理治疗法,通过直接对患者下肢的远端到近端施加有序的梯度压力,来促进静脉血及淋巴流动,改善微循环,加快下肢组织液回流,促进局部组织的代谢,及时吸收炎症,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7]。本研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结果显示,试验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深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压力抗栓泵能够提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小下肢周径,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总之,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抗栓周径肝素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低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的抗栓疗效观察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
聚焦心房颤动基础研究和上游防治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