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团对国学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2019-05-29 05:51谢锐何旭明刘琴
经营者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校社团文化传播国学

谢锐 何旭明 刘琴

摘 要 高校社团对国学的传播与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根据笔者见闻与经历,拟以汉服礼仪文化传播与发展为例,通过亲身实践和总结研究,认为高校社团在传统礼仪文化传播中存在着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清晰和传播发展缺乏关键突破口两大困境。因此,基于为高校传统礼仪文化传播发展探求对策的目的,笔者拟以正确定位与发展、传播发展途径整合创新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期为高校社团对国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高校社团 国学 文化传播 汉服礼仪

一、高校汉服礼仪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国家与社会层面

习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传统礼仪文化的优秀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传统礼仪文化“整体主义”精神内容的继承创新,同时也是对这种思维方式的升华与弘扬。今天我们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不仅要注重传统礼仪的道德内核与实质,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1]因此,坚持传统与现代社会需求相融合,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真正起到学习传统礼仪文化应有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促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认知、认同,在生活实践中认真自觉地去践行,于国家、社会才能真正发挥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在潜力。

(二)个人与学校层面

古语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2]“华夏”一词由此得名。学者柳诒徴也说:“中国者,礼仪之邦也。以中道立國,以礼仪立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而言最具特色之处。”[3]可见中华民族与礼仪文化深深联系,几千年来,礼仪文化尤其是服饰礼仪文化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自有体系,也滋润着每一个华夏儿女。但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国学文化,特别是传统礼仪文化并不为主流文化所重视,即使在掌握了大量传统文化知识的高校学生群体中,情况亦不容乐观。迟到、旷课、作弊、吵闹喧哗和行为不雅等行为在高校屡见不鲜,许多大学生对父母、对师长、包括同学之间都缺少一定的尊重,导致了人际关系紧张,公德意识淡漠,各类师生、学生之间的冲突甚至导致死亡等事件更是表明,加强大学生国学熏陶已刻不容缓。

杨叔子先生说:“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亦即‘做人的素质。人格则是人文素质的本中之本。”[4]只有当人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才能对人的气质、涵养有所裨益。传承国学,不仅要注重其中的礼仪形式,更要注重其精神内核。《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今日高校而言,学生对于国学的传承是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涵养心性和道德,从而锻炼学生的品格,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得学校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构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窗友谊,进而打造出更优良的校园氛围,形成有传统特色、有深刻内涵的校园礼仪文化。因此,大学生学习传统礼仪文化和提高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将礼仪知识通过学习、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行为规范实践,使其能内化为人格、气质,外化为日常生活的点滴,在实践中体现和践行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5]

二、高校传统礼仪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清晰

1.政策与管理空白。首先,高校礼仪文化发展缺少较为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国家与政府虽然提出了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案,但这一要求对于传统礼仪文化来说,政策指向性和导向性不够明确,缺乏较为具体的建设方案,同时也存在着不知怎么去合理引导的重要问题。由于群众对于传统民族服饰的不了解,汉服在内的一些传统民族服饰依旧被视为舞台戏剧表演服装,从而在政策层面上对传统民族服装的正式承认还处于空白。因此传统服饰礼仪在很大程度来说还属于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汉服礼仪文化推广者之间的自娱自乐,所以这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发展来说并不算是顺境。其次,更为重要的就是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管理空白。以汉服礼仪文化为例。随着“汉服热”的出现,汉服及汉服礼仪文化在大众面前的大量曝光,参与汉服礼仪建设和推广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但这也暴露了汉服礼仪文化发展的短板——管理不足。汉服礼仪的管理主要包括理论系统再构建关系和整体参与人员的素质管理,在理论上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政府缺少对此的关注和引领,缺乏整体的组织构建,导致传播汉服礼仪的组织无法统一力量进行规模化传播,同时参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上述现状无疑形成了汉服礼仪文化传播的巨大限制和障碍。

2.传播定位与目标模糊。传统礼仪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文化的重要历史理论来源,但存在具体传播过程中的定位不清问题。[6]以汉服礼仪文化为例,从早期的“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到当今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服礼仪文化定位一直没有清晰明确的角色定位和共有的传播媒介。在汉服礼仪文化传播初期,上述口号的确起过较大作用,但今天来看较为空洞,不能完全跟上今日的发展步伐。而且这一口号甚至成为一种信息误导,不是穿上了汉服,就能习得传统礼仪;不是人们都穿上了汉服,就能建设成礼仪之邦。应该突出只有礼仪文化实践,才能做好礼仪之邦的重建工作。

国学,特别是以传统礼仪文化为代表,其发展目标对礼仪文化在高校社团中的传播显得十分重要。主要问题体现在于高校社团发展一个什么样的传统礼仪文化,要怎么进行发展,最后就是要通过传播发展传统礼仪文化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而很多地方主要是高校还对于传统礼仪文化传播的问题认识都不够深刻。[7]以汉服礼仪文化为例,在高校汉服礼仪文化的传播中出现了汉服礼仪文化传播只针对汉服爱好者,对于应该传播哪些优秀的汉服礼仪文化也存在认识偏差(汉服礼仪文化具有一定的封建糟粕要进行批判的继承)。对于汉服礼仪文化传播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存在分歧和认识不够深刻长远,没能将高校汉服礼仪文化传播与高校师生传统文化素养、礼仪素养、文化自信提升等结合起来。[8]

(二)传播发展缺乏关键突破口

1.传播媒介(社团)过小。高校传统礼仪文化传播媒介主要是社团与社团承办的活动以及所带有影响的相关自媒体(社团共有QQ号、微博号等),传播媒介较少且影响力传播力明显不足,参与互动人数较为有限。而此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社团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使得社团内部无较大约束力,成员纪律性较校内其他群团组织有明显差距,同时因为社团在指导力度和资金来源方面是主要依赖于成员的水平来决定的,加之本身因兴趣加入社团的人员较少,从而使得社团在活动传播方面组织力度较小,宣传力较轻,活动影响较弱。这一情况使得以社团为媒介来传播传统礼仪文化时所达到的效果和所预想的有很大出入,使高校在傳播传统礼仪文化的效果上收效甚微。

2.传播受众过窄。高校社团在传统礼仪文化传播的受众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而且主要是针对的有着传统文化兴趣的爱好者,所以使得受众较窄,传播范围较小。[9]以汉服礼仪文化推广为例,汉服社团缺少针对全校师生的大型的持续性活动,无法形成一种有效针对的受众群体,同时因为学生社团所处的地位导致社团没有能力与校外当地文化型组织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并不能使得活动影响力扩大,这也是该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少的原因之一。在此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一些活动成员由于个人素质原因,不能耐心的同想要熟悉传统礼仪文化的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其原因大概是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应当是每个人都了解、都熟悉的,但却忽略了现实情况是近三百年来的传统礼仪文化是严格尊卑而缺少平等之风度,所以传播人员也存在着一些故步自封、消极保守的一面,导致了更为广大的群体因此否定了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播。

3.传播内容无特色。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播内容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部分,高校社团在进行传统礼仪文化传播时一般是通过线下活动的形式来达到目的,然而大部分的高校社团所办活动内容僵化,千篇一律的形式内容难以吸引人员参加。而且部分活动脱离时代,一味地进行复古而不与新时代内容相结合,缺乏具有时代精神内容的活动,加大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传播难度亦由此增大。在今天的高校社团活动中,一味保守地固守原有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已经成为高校社团发展的重要障碍,学生群体的进步已经使得现有的高校社团文化落后于时代。

(三)正确定位与发展——以高校社团对于汉服礼仪文化的传播为例

1.汉服礼仪文化的品牌定位。首先,明确汉服礼仪的传播其实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汉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包含了基本的行为规范,还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因此,汉服礼仪传播的内容其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这是汉服礼仪与中国其他传统服饰礼仪的重要区别,也是其品牌定位的基础。其次,确定汉服礼仪文化的传播属性。汉服本身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服饰体系,有着较为深厚的影响力,汉服礼仪文化代表着汉服的基本精神内涵,想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以世界民族服饰体系重要组成来传承和发展,这是对汉服礼仪文化进行品牌定位的关键。

牢牢把握住上述汉服自身所包含两个关键要素,明确其品牌定位,是汉服礼仪文化进行品牌传播的重要基础。

2.汉服礼仪文化的品牌传播。汉服礼仪文化的品牌传播主要是指强化自身建设,增强自身影响力的传播方式。关于汉服礼仪文化的品牌传播,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传播者要树立汉服礼仪文化品牌传播意识。传播者要深刻了解汉服礼仪文化的传播价值,整合汉服礼仪文化的相关资源,在传播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汉服礼仪传播的大方向,即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二,要抓住当今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大力开拓汉服礼仪文化传播市场。目前社会比较流行的传播营销策略就是“名牌效应”,即“品牌营销”。实行这种传播营销策略需要其本身具备高品质、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特征。在此特征中,汉服礼仪文化的文化和功能价值就是高品质的保证;汉服及其文化本身就是高知名度的展现。因此,汉服礼仪文化需要积极开拓占有文化市场,提高汉服礼仪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打造汉服礼仪文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比如汉服礼仪文化占有传统礼仪婚庆市场、祝寿市场等。

第三,要进一步打造汉服礼仪文化的品牌形象。这就是要回归到汉服礼仪文化本身属性上面。要更多的赋予汉服礼仪文化的时代文化内涵,提倡汉服礼仪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对时代发展的促进作用。

汉服礼仪文化的正确品牌定位就是找到当代意义之所在,以为发展服务作为汉服礼仪文化的重要定位,以提升国民道德素养作为品牌导向。故传统礼仪文化可以此为借鉴,从正确定位、品牌传播等方向来具体思考其发展方向,这是一个极为有益的探索。

(四)注重传播发展途径整合创新

1.基于高校社团创新化的传播。高校社团作为高校传统礼仪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传播发展的主力,我们要更好地传播发展传统礼仪文化,必须进行高校社团传播模式和方式的创新。首先是注重高校社团内部的文化塑造,实现高校社团文化在塑造中育人,健全教育培养制度,这主要是针对高校社团成员而言,要让高校社团文化成为传统礼仪文化普及的基地,要让成员都有礼仪风度,从而进行榜样性示范性的宣传。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社团的管理,增强其组织性,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整合社团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宣传发展。[10]

要突出高校社团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得社团本身与校外各级组织取得一定的联系,更有利于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大力培养社团内部人才,从内向外,促进社团的认同感与认可度。要以创新人才为主,要重视社团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社团创新发展、礼仪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要有一定的发掘人才的方案,要建立量身定制的培养机制。大力创新社团的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坚持正确定位与品牌传播要求,不断改进社团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社团,使得影响力进一步变大,让社团拥有更多的受众,能够宣传更好更优质的传统礼仪文化。[11]

猜你喜欢
高校社团文化传播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意义
高校社团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探讨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