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附7例报告)

2019-06-03 01:06赵晶晶徐桂芳邹晓平
山东医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胃窦内窥镜腹部

赵晶晶,徐桂芳,邹晓平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210000)

血管球瘤是血管周围球体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所致,好发于四肢末端,尤以指甲下最为常见,发生在胃部的血管球瘤罕见。由于胃血管球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很难在术前与其他胃黏膜下肿瘤相鉴别。2010年8月~2017年1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胃血管球瘤患者7例,现对其临床、影像、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作回顾性分析,以加强对胃血管球瘤的认识,探讨其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

1 资料分析

7例胃血管球瘤患者,男3例、女4例,发病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51.6岁。7例患者临床表现多为腹痛或腹部不适,可伴有反酸、恶心、嗳气等。7例肿瘤均为单发,肿瘤直径1.0~3.0 cm、平均直径1.66 cm。4例肿瘤位于胃窦部,1例位于胃窦体交界处,1例位于胃体部,1例位于胃底。

7例患者术前均接受胃镜及超声内窥镜检查。胃镜下多表现为半球形的黏膜下隆起,表面大多光滑,其中1例肿瘤表面见一薄苔溃疡形成,1例表现为胃窦体交界大弯侧一半球形隆起,顶端有凹陷糜烂渗出。超声内窥镜检查显示,5例患者病灶起源于固有肌层,2例患者病灶起源于黏膜下层,病灶多呈低回声改变,肿块内部回声可均匀,也可不均匀并可见点状高回声区域,其中1例患者病灶处胃壁五层结构均破坏,肿瘤已侵犯至肌层。3例患者术前接受腹部CT检查,提示胃部隆起性或结节状病变。

7例患者术前均没有明确诊断为胃血管球瘤。有3例患者考虑为胃间质瘤,1例患者考虑为胃异位胰腺,1例患者考虑为胃脂肪瘤,还有2例患者诊断为胃黏膜下肿瘤。

7例患者均接受肿瘤手术切除。2例患者接受了内窥镜下黏膜剥离术(ESD);2例患者接受了内窥镜下全层切除术(EFR);1例患者接受了内窥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1例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胃肿瘤切除术;1例患者因内窥镜下无法剥离瘤体,转为急诊行开腹肿瘤切除术。7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对7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5~81个月,1例女性患者失访,其余6例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7例患者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均接受了病理检查,包括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光镜下肿瘤组织呈巢状、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呈规则的圆形或卵圆形,围绕血管生长,细胞边界清楚,呈实性排列;胞质呈嗜酸性的淡粉色,细胞核居中,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不明显的小核仁,染色质呈颗粒状(如图1A)。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显示,7例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SMA均阳性(如图1B),3例突触素(Syn)阳性,1例CD34脉管阳性,CD117、S-100、Desmin、CD56、CK、CgA均阴性。最终明确诊断为胃血管球瘤,均属于固有球瘤。

2 讨论

血管球瘤是由血管周围的血管球细胞肿瘤性增生所致,研究[1]认为这种血管球细胞属于一种表型转化的特殊平滑肌细胞,故在电镜下血管球瘤有平滑肌瘤的特点。根据肿瘤细胞、血管结构及平滑肌组织的不同比例,血管球瘤可分为:①固有球瘤,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3/4,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由成片的血管球细胞围绕毛细血管性的小血管生长;肿瘤细胞呈规则的圆形,边界清晰,胞质透明状或呈淡嗜伊红色,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肿瘤的间质呈透明样或黏液样。②球血管瘤,约占1/5,肿瘤组织界限不清,瘤内血管多为扩张的海绵状血管;瘤细胞呈带状、丛状或单层围绕于血管壁,血管腔内可有血栓或静脉石形成。③球血管肌瘤,约占1/10,除了有典型的血管球细胞,瘤内还含有类似成熟平滑肌细胞的梭形细胞,二者之间有过渡、混杂现象。除了这3种比较经典的类型,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血管球瘤,如黏液样型、嗜酸细胞型、奇异性血管球瘤等[2]。本组7例的胃血管球瘤均为固有球瘤。

胃血管球瘤在临床上罕见,Kay等[3]于1951年首次报道了胃血管球瘤,国内于1981年首次报道。 Miettinen等[4]的研究显示,胃血管球瘤发病年龄为19~90岁,平均55岁,女性患者稍多于男性患者。本研究也证实了胃血管球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多见于女性。研究[4,5]显示,胃血管球瘤好发于胃窦部,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性溃疡症状,也可表现为黑便或呕血,由于这些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常常导致漏诊或误诊。本组7例临床表现多为腹痛或腹部不适,4例肿瘤发病部位在胃窦部。

超声内窥镜和腹部CT检查是胃血管球瘤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但是胃血管球瘤在超声内窥镜及腹部CT下的表现与其他黏膜下肿瘤如胃间质瘤、胃平滑肌瘤等相似,故二者对于胃血管球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组7例患者术前都有腹部不适或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故术前均接受胃镜检查,胃镜下发现病变后又行超声内窥镜检查以明确肿瘤的起源层次、大小及回声特点等。超声内窥镜检查显示,5例患者病灶起源于固有肌层,2例患者病灶起源于黏膜下层,病灶多呈低回声改变,肿块内部回声可均匀,也可不均匀并可见点状高回声区域。3例患者术前接受腹部CT检查,提示胃部隆起性或结节状病变。无1例患者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被误诊为胃间质瘤、胃异位胰腺、胃脂肪瘤和胃黏膜下肿瘤。

胃血管球瘤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包括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研究[2]显示,胃血管球瘤细胞光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和形态均匀一致,胞质呈淡红色或稍透明,细胞核圆形、居中,染色体细腻,核仁小而不明显,通常无核分裂像,间质血管丰富,可发生玻璃样变。本组7例患者光镜下肿瘤细胞呈规则的圆形、卵圆形,形态均匀一致,细胞边界清楚,胞质呈嗜酸性的淡粉色,细胞核居中,可见不明显的小核仁,染色质呈颗粒状,与胃血管球瘤细胞的描述相符。研究[6]显示,胃血管球瘤细胞常弥漫表达SMA、Vimentin、Syn,而Calponin、h-cadherin部分阳性,Desmin、CK、CD117、S-100通常为阴性。本组7例肿瘤组织标本SMA表达均阳性,与相关研究一致。研究[7]显示,部分胃血管球瘤细胞中有Syn的局灶阳性表达,电镜下发现这些表达Syn的细胞中有神经内分泌颗粒。WHO 2010版《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指出,Syn在胃血管球瘤的局部表达并不罕见。本组7例标本中有3例肿瘤组织标本Syn表达阳性。

研究[8]显示,胃血管球瘤通常是良性的,恶性胃血管球瘤非常罕见,可发生肾、脑及肝脏等处转移。Folpe等[9]的研究认为,出现以下特征时应考虑为恶性胃血管球瘤:①肿瘤直径>2 cm或肿瘤侵犯黏膜下较深;②光镜下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③细胞核呈中度以上的异型性。因恶性胃血管球瘤发生率很低,目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对于良性的胃血管球瘤,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选用胃大部切除术、局部楔形切除术或腹腔镜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恶性的胃血管球瘤,术后可进行辅助放化疗。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通过ESD等切除胃血管球瘤的报道[10],但胃血管球瘤血供较丰富,术中出血风险大,手术之前应充分告知患者其优点和风险,并由经验丰富的内窥镜医师进行操作。本组有5例患者通过ESD、EFR或STER等将肿瘤完整切除,1例患者因内窥镜下无法剥离瘤体,转为开腹手术。5例经内窥镜切除肿瘤的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严重的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我们认为内窥镜下切除胃血管球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胃血管球瘤罕见,好发于胃窦部,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性溃疡症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血管球瘤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包括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胃血管球瘤的最有效方法,ESD、EFR、STER等内窥镜下切除胃血管球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胃窦内窥镜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