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背景、实证检验及实现路径

2019-06-16 12:27占水生占朵英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专职业技能技能

占水生 占朵英

(1.中共中央党校 经济学部,北京 100086;2.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0)

一、时代背景

近年来,人才争夺战在我国一二线城市之间全面爆发,为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必须对现有的人力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因为经济已发展到高等阶段,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型高端产业为主,亟需引进与高新技术、创新型产业匹配的创新型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城市加入进来,城市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1]。为此,北京、上海等城市先后出台了大量相关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实施了“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高创计划”“高聚工程” 等政策措施,为国家和重要科技奖项获奖人直接办理引进手续;上海出台了引才政策: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首轮创业投资额1000 万元创业人才,在企业工作满2年,或在上海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2 年,最近3 年累计实现5000 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可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即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

各地人才抢夺战实质上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国假如不创新,新旧动能转换不会完成,中国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中国只会是大而不强。创新才能强起来,创新靠人才。”[2]“要实现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我国传统产业转向现代智能化产业,需要优化要素配置,使我国经济增长驱动力由要素转向创新”[3]。“立即调整我国人口生育政策,从控制人口数量向优化人力资本结构转变”[4]。“劳动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不断加大,并且结构性失业问题较严重,所以推进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是燃眉之急。”[5]各城市人才争夺,正是在新旧动能转换下,各地优质人力资本意识逐步加强,争抢新一轮产业竞争新优势。人才工作不进则退,不创新就落伍,一二三线城市人才争夺压力巨大,也面临很好机遇。面对人才优惠和投入比拼竞争化,必须重视人才竞争新规律,提出符合当地省情、市情的人才竞争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要想成为人才集聚地就需要施行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在当前我国世界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所依靠的驱动力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建设一个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也就是要汇聚所有支持中国发展党内外人才、国内外人才,让他们积极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来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最终靠人才,人才是国家主要综合竞争力。

二、实证检验

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的背景下,人才争夺战爆发不是偶然发生的,是有深厚的理论依据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助推经济增长两个因素一是生产性劳动数量多少及其效率水平;二是资本数量多少及其积累水平。舒尔茨人力资本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和质,即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形成的,像土地、资本等实体性要素一样,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最具代表性人物哈罗德(Harrod)和多马(Domar)提出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索罗在哈罗德-多马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索罗余量,索罗余量即在经济增长率中扣除劳动增加与资本增加所引起的增长后,总有一个“余量”是无法用劳动、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例如:知识,技术,引起的增长作为一个“增长的余量”,称为“索罗余量”。假设生产函数为有效劳动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改造,相应的经济增长方程式为其中,Y 是经济总量,H 是有效劳动投入,K 是物质资本存量。α、β 表示物质资本、有效劳动的产出弹性。

(一)模型介绍

有学者将哈罗德-多马模型提出的包含物质、人力资本单一部门模型加以改造,构造了一个名叫有效劳动模型。相应的经济增长方程式为:

其中,Y 是经济总量,H 是有效劳动投入,K 是物质资本存量。α、β 表示物质资本、有效劳动的产出弹性。本节参照王金营等人思路,以人力资本存量来表示有效劳动投入。

根据以上有效劳动模型,方程两边取对数,我们构造带有估计参数的回归方程:

LnY=LnA+LnK+LnH

以不同教育水平人数代表不同人力资本投入,另外以物质资本投入来表示固定资产存量,产出由国内生产总值代表。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我国每年CPI 指数推算得出可比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固定资产存量,用上一年度固定资本存量减去一定折旧比例(折旧率为10%),然后加上该年的新增固定资本投入,通过测算得到2008~2017 年中国固定资产的存量数据。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带来产出上的差异。由于人力资本教育水平差异,我们进行适当调整则有(1)A 代表技术因素,H 代表人力资本因素,K 代表物质资本因素。其中分别代表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或技能层次水平人数。对(1)两边取对数,有(2)

(二)回归求解结果

首先对2008~2017 年原始数据取对数处理,其次对数据进行异方差检验,我们得出数据检验符合要求。本研究运用逐步回归法对2008~2017每一年的数据进行回归、进行分析。计算分析得到表1:

表1 不同年份数据分析结果

注:被解释变量是国内生产总值(GDP);95%,99%置信度分别表示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学历或技能人力资本人数通过查阅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每行表格中取一项贡献最大的代表性数据,为了凸显当年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学历或技能哪项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采用教育年限总和法计算[6],分别代表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层次水平人数。通过计算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阶段起主要作用的人力资本是不一样的。可得式(4)

通过回归计算得出,2013 年以后,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在减弱。高层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在增大。2013 年之前,高中层次人力资本能较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到2013 年之后,情况出现变化,大专以上学历技能层次人力资本则能较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数据表明,2013 年大专以上学历技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到了0.377。近几年,大专以上学历技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大专以上学历及技能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三)实证检验结论

逐年对2008-2017 年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分析得出,大专以上学历及高技能人才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我国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大专以上学历及高技能人力资本,改善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使得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升级。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之下,我国亟需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发展大专以上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在职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初高中毕业生能够接受大专以上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让在职劳动者能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我国总体人力资本水平,大力优化升级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朝着可持续健康方向发展。

三、实现路径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有三类途径:一是本土人才不够需要引进人才;二是合理配置人才,不让人才错配,浪费人才;三是将低学历、低技能人才培养成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下面,按照三类途径来详细分析如何做好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工作。

(一)有针对性引进人才

1.人才引进需与产业相匹配。北京上海等人力资源充沛地区,要结合本区域产业先天条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引进对应产业方向的高层次人才,使高层次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流入,良性循环,比如引进文化创意、新金融、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型人才。武汉、西安等二线城市同样要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引进本地区亟需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需人才,比如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物流等产业人才。

2.人才引进需要创新模式。人才引进工程是吸引人才的有效举措,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可以带来一批专业团队、带来一堆高端技术、带来一套先进管理经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通过优先发放绿卡、设立特聘岗位、留学生奖励计划等方式,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灵活引才,以事业引才、以服务引才、以真情引才”的引才机制。以事业引才,就是要给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定的舞台平台,比如配置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给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一定基金项目负责人职务等平台让引进人才能够干事创业,能够有一定的事业;以服务引才就是要做好引进人才的配偶工作安排、小孩上学、生活住房、户籍随迁等生活上的服务工作;以真情引才就是要相信引进人才能够做好一定成绩,能够为单位长久发展做贡献,而不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催着引进人才快出文章、出实验数据、做出一定研究成果,要尊重科学研究规律,以长远眼光看待人才产出。

(二)运用好“有形”和“无形”之手优化配置人力资本

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配置人力资本时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作用。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一方面,需要在擅长的领域内工作才能发挥其知识才能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应岗位的实践,即“干中学”[7],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能够得以加强,所以理论的人力资本水平需要在人尽其能的岗位上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实现现实的人力资本水平。也就是人力资本的配置,即一定知识技能的人力资本配置到对应的领域、岗位才能最大程度实现人力资本最大效用,人力资本结构优化需要人力资本配置优化,达到人尽其能,技岗匹配。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政府、社会、市场、个人多方参与,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发展合力。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建立国家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完善适应市场要求人才供给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三)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本土人才得到大力培养。需要本地更多高中毕业生接受大专以上教育,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需要实施终身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程。

1.加强大学教育。我国目前大学毛入学率2017年在45.7%(2017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低于欧美发达国家70%以上的大学入学率,所以仍需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提高大学入学率,让更多适龄青年获得大学教育。另外,需要加强我国大学技能教育,发展技能型大学教育,推动大学由理论性教育向理论型与技能型教育相结合发展,加强实践课、实验课的教育培养。使我们的大学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大学教育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2.职业技能教育亟待加强。目前我国工人等职工技能水平很低,工人的人力资本水平低,拉低了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空间大,欧美发达国家工人技能水平比我国工人技能水平高一大截。我国工人技能水平以初、中技工为主,高级工以上工人很少,而欧美国家工人以高级工为主,产业发展水平很大部分受工人技能水平影响,工人技能水平上不去,新技术工人不会使用,产业很难优化升级。为此需要学习德国、日本等技能发达国家,通过强抓知识产权保护、对新技术、创新、战略性产业加大税收优惠,推进新型学徒制、企业职工培训补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措施,目的就是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在所有行业中利润最高,最有发展前景。

3.需要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效能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我国“双创”、提高我国劳动者劳动生产率、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需要注意的原则:一是坚持普惠均等原则。给城市农村全体劳动者提供普惠均等性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原则。坚持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瞄准市场需求确定培训内容,着力缓解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人力资本需求结构不匹配的矛盾。三是坚持企业主体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主体作用,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培训机构向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猜你喜欢
大专职业技能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