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数民族语境下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当代价值及传承

2019-06-18 01:30谭韵
神州民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见证,是言语传承与心灵沟通、传承和发展无形的璀璨绚丽的文化瑰宝,它汇集着整个华夏文明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心血,是中华民族灵魂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全球化推进迅猛和现代化步伐家快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传承更是暴露出层出不穷的问题。基于此背景,为了有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以土家族为例,结合实际背景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得出相关启示,为守护和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借鉴意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守护;传承

一、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的意义

自古以来,土家族聚集在中国的核心地带,一般聚居在我国东、西、南、北的交汇点上,自古占据着要塞。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显著的地理位置,聚集地一般为各种文化的汇集地,被称为“文化聚集中心”“传统文化聚宝盆”。土家族具有浩繁渊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贮博物馆。保护和传承土家族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不可拖延,不可推卸的民族责任。长期以来,土家族人一直为了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而殚精竭虑,但仍旧不可避免路漫漫而困难险阻重重,不容乐观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的是,国人未曾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境界预期及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现存表现形式之一。我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全体对其的保护和创新,传承过程中不断萌发新形式和新内涵,传承和保护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意义及其现实价值。但是在全球信息高速发展和人类生活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逐渐衰落,默默消失,这种趋势不可小觑,极为严峻。

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一)历史价值

土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创造了丰富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族音乐,舞蹈,人生礼俗等各种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别具一格的内涵与鲜明的民族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体现了土家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素质及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识,世界观及方法论等意识形态,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品格,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精髓。土家族的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时代记忆,如脍炙人口的民间作品《梯玛神歌》是土家族的代表性吟唱式的长篇史诗,记录了对土家族的历史、迁徙历程、生产劳作方式、民族习惯等,是流传至今珍贵文化遗产,被称为土家族的维基百科。民间舞蹈“茅古斯”是土家族传统的未经改造的舞蹈,表现了土家人在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状况的真实场景。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茅古斯是一笔格外珍贵的带有浓厚时代印迹遗产。而从戏剧发生学来说,茅古斯是有利于寻找戏曲的创作起因和歌舞表演的起源。因此又被赞誉为我国戏曲的追溯源头。立足于宗教学,茅古斯体现了远古时代传承至今的精神表达形式,为现代人钻研学习华夏宗教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宝藏。

(二)社会价值

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仅有一部分是与其他民族有相似点或共同点,因此不同的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蕴含着多层次多方面的民族特征特色,是多民族文化共通的综合体,因此多元化的发展是民族存在的重要条件。而现如今,在土家族背景下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整合为一个相互包容,不可切割的整体,并且内化为识别土家族民族特征的首要因素。同时,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展现为民族的文化之魂,从中可洞悉到该民族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身后的文化底蕴。促进社会价值观认同,凝聚种族力量方面,土家族更是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在促进天地合一,生态平衡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体现了多姿多彩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不仅可帮助促进地区和谐稳定,推动国内外的交流与协作,更可以增进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培养感情,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好地促进地区和谐稳定,实现共同发展。

(三)审美价值

土家族历史上璀璨多姿的民族文化提供了展示文化价值的平台,与其他民族的审美观不同的是,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本民族的艺术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该民族在其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乡俗活动中,总是体现在歌舞相伴,歌乐相庆。不论是在何场合都有歌乐的身影。所以,各式各样的歌乐是土家族民族文化和习俗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歌乐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古典优雅,别具风情的包括“摆手舞”,“毛古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艺术形式着重表现了土家族的别具一格的审美。土家族的民族審美水平更体现在土家族姑娘的挑花织绣上,土家族姑娘绣制的“西兰卡普”往往在“花铺盖”加上“土”字的识别标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民族美丽和审美情趣。

三、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做法

根据当前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愈加严峻,不容小觑。在土家族地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不清,保护和传承的方式认识不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没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人年纪渐大,但却没有继承人,传承与保护难以为继。不仅如此,由于各民族的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多民族文化混然一体,难以分割,并逐渐被汉族同化,而这势必产生包括土家族在内的很多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更糟糕的是,盲目开发也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了原有的面貌,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本的模样。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要做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家价值的认识和传承,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如今的社会对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传承与保护已达成较为一致的共识。而单从我国的现实来看,中国政府已将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土家族实际背景来立足,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土家族民族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延续,更可助力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打造全新的民族文化品牌,实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梦想。

(二)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效保护机制

立足于实际,土家族的保护不能完全指望民间力量。政府必须与民间通力合作,加强规划,进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条例,设立专项基金,允许民间资本在法律的合理区域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适度地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人是第一发展动力,重视人就是重视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既要有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又要鼓励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加入其中,加强宣传力度,鼓励全员动员,共同致力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遺产进行全面保护和传承

立足于土家族的实际情况和时代背景,一是向国内外学习借鉴成功方法,例如与我们相近的韩国、日本,这些国家不仅积累了先进经验,而且是最早提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二是要根据联合国相关法律,切实采用具体可行的相应举措,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起到领头羊作用,拿出适宜实际情况实施办法,真正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不能将这些法律法规失去微信,成为摆设与空谈。三是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别是民间年事已高的在其专业有卓著贡献的大师,既要落实好他们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让他们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做后盾,又要积极支持他们带好徒弟,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余生。

(四)积极宣传,努力创新

作为新时代的文化馆工作者,我们在对非物质的保护与传承不能止步于本单位的努力与民众的自发行为,而是要上升到国家及世界的角度。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号召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惜。也可以巧妙地利用当今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地的建设、保护结合起来。与此同时,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推陈出新,努力创新,要积极宣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注入活力,让其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而文化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力,当好文化保护的先锋军,积极宣传,有目的性的创作和排练具有特色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的文艺节目,促进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演艺活动,文化展览等的有机结合,扩大影响力,吸引关注度,不仅让群众意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扩大土家族群众对自身优秀文化的保护意识。选派优秀文化代表到异地演出或交流,增强对本民族的文化宣传效果,扩大本民族在社会上,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地位。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具有全局战略观的文化遗产品牌,向其他国家学习,加强文化互补,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将土家族全方位地推向全国和世界。

参考文献:

[1]孟高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安庆地区方言的保护与传承[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57-62;

[2]张妍,张婕.基于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下的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04):192-196。

作者简介:谭韵(1973—),女,中级馆员 ,大专,研究方向:社会文化。2015年创建广东省志愿服务示范项目:“一带一路情.同饮一江水”两广交流活动平台,2018年创作云浮市重点打造文化精品,音乐情景剧《南江人家》。现任郁南县文化馆馆长。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