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958年视察都江堰

2019-06-26 02:56
百年潮 2019年6期
关键词:安澜二王都江堰

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曾视察都江堰。21日,毛泽东一行乘车抵达都江堰。一下车,毛泽东便赞叹灌县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他走到公路旁,拿起望远镜久久眺望远处隐约可见的大雪山,然后又把镜头移向都江堰仔细观察这个历经2000多年而长盛不衰的古堰全貌,询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构造等情况。

当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和都江堰管理处处长张建中讲到政府每年维修都江堰用力甚大这一情况时,毛泽东问:“每年维修给不给民工钱?”李井泉答:“给的。”毛泽东又问:“修一次要多少工?”张建中说:“大概要100万民工。”毛泽东说:“今后应该改用机器修,用卷扬机、掘土机,就省人力了。”又指着安澜桥下的都江鱼嘴说:“今后要想辦法用现代化的工程,把泥沙控制起来。”

毛泽东一行又来到了伏龙观,健步登上几十级台阶,步入巍峨的殿堂,观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和都江堰灌溉区域图。毛泽东伏着身子观察得很细致,他指着飞沙堰溢洪道问张建中:“这里修个闸不更好吗?是不是?”张建中说:“是的。”张建中感到毛泽东真是一个农田水利的行家。他指着飞沙堰侧边的内江对毛泽东说:“每年岁修,就在这里挖泥、掏沙。”毛泽东笑着说:“100万年以后,成都平原的泥沙就没处堆了。”张建中说:“将来岷江上游修了水库,泥沙就少了。”毛泽东欣然地点了点头。

伏龙观的背后就是宝瓶口,这里水流湍急,内江的滔滔春水,汹涌澎湃地奔腾而来,进入宝瓶口和引水干渠后,翻腾咆哮得更为壮观。毛泽东指着宝瓶口两边的岩石问:“这里的岩石有没有被冲垮的?”张建中说:“这是粒岩,很坚硬。”

毛泽东笑着问:“100万年以后,可能要被冲毁了吧?”大家都没有料到这个问题,答不出来。不过后来有关部门还是有所考虑,并付诸实施,组织民工用钢筋水泥把它加固了。

毛泽东俯视宝瓶口的激流,问张建中:“这里有多深?过去有没有人下去游过?”张建中答:“这里有八米深,没有人下去过。”毛泽东爽朗大笑:“我想下去。”大家很是惊讶和敬佩。

毛泽东一行人又参观了安澜桥和玉垒山上的二王庙。安澜桥又叫“古绳桥”,是一种竹篾编索拉牵于两岸的索桥,这是西南人民的一种创造。二王庙相传创建于南北朝时期,原叫望帝庙,供奉四川上古时代一位帝号为望帝的蜀王,后来改祀李冰父子,故称二王庙。二王庙门额上金匾中的“二王庙”三个字是冯玉祥将军题写,毛泽东看着金匾上的字说道:“写得好,很像冯将军其人。”

(黄艳摘编自《毛泽东与水文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游和平/著)

猜你喜欢
安澜二王都江堰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拜水都江堰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加快黄河生态立法 守护“母亲河”健康安澜
王献之完善了“二王”书法体系
李冰与都江堰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
千古奇观——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