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9-06-27 08:54
南方周末 2019-06-27
关键词:陪餐珠峰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评论版“读者来信”及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新老读者回应报道内容、交流热点话题、分享现实感悟,来稿请发nfzmreaders@163.com。

不能只寄望校长陪餐

回应“校长陪餐制,功夫不在‘陪”

2019年6月20日《南方周末》绿色版

校长陪餐制旨在督促学校责任人实地了解食堂餐食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以此增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手段往往流于形式,因为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况且学校与食堂之间利益冲突不大,监督起来具有随意性可能,因此餐食安全仍让家长放心不下。

切实解决好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推行“阳光厨房”确实有必要,食堂烹饪过程在“天眼”下完成,促使食堂员工规范操作行为,保证饭菜卫生。食堂经营者也应提高招工门槛,加强职工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其实,最关注校园食品安全的当属学生家长,他们有无限的热情参与监督,但实现中并无有效途径给予他们行使监督权,因此,建立可行的外部监督机制是有必要的。

广西柳州❘廖绍理❘国企员工

我曾听到有校长坦言,校长陪餐充其量只能是对家长的心理安慰,食品安全既有赖于个体的责任心、监督的惩戒力,也倚重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要想让学生吃得营养,就得增加伙食投入,要么提高向学生征收的伙食标准,要么财政能有补贴,前者容易招来家长质疑,后者得经过层层预算审批,不是说来就来的,最后学校只能是有多少米做多少饭。强化对食堂的后勤管理也非易事,只能是出多少工钱招来什么样的人干活,强化管理、加强考核奖惩等措施说说可以,落实起来往往有心无力。至于有赖于技术手段的食品检测等,学校是既无人也无硬件设备,只会靠眼睛看看、鼻子闻闻,感觉有问题也是低调处理,因为送检要花检测费,查出了问题也没有执法权。

食堂的食品安全是学校的大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决不能把宝押在校长一人身上,必须齐抓共管、各尽其责,校长陪餐不能免掉其他各方应尽职责。

江苏扬州❘李政❘邗江区纪委监委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

回应“‘悬赏官司”

2019年6月20日《南方周末》法治版

类似柳州城管这样发布一项悬赏政策,随之衍生一个百姓挣钱新行当,“奖励举报”遇上“职业举报”的现象,无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比如前些年的职业打假,尽管质疑职业打假人谋取私利的声音从未消停过,但若换个角度,从促进市场净化和提升法治意识方面衡量,他们也促使社会各方能够更多关注、更好作为,此后卖假者也会有更多顾忌。

职业打假也好,职业举报也罢,热心民众或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对于这样挣“辛苦钱”的,我们的政府部门和公众舆论是否应该秉承“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态度,多点包容,多声感谢?毕竟,职业打假与职业举报者,对心怀鬼胎、心有侥幸的违法者来说,不亚于也是头顶之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岂非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好事?

广东中山❘蓝松涛❘市民

勇气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

回应“‘赌命登顶”

2019年6月6日《南方周末》环境版

攀登珠峰是人类向大自然宣示自身勇气、力量、智慧的一种方式,是克难奋进、征服极限的代名词。很多人为了登上世界之巅创造奇迹而不懈努力着,却往往忽视了“量力而行”四个字的意义。攀登珠峰不仅需要相当扎实的身体素质和十分专业的技术装备,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应对随时可能面临的险境甚至绝境。二者可谓缺一不可,哪一个细微的环节出了纰漏,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理性对待登顶珠峰,是敬畏生命的应有之义,毕竟,山峰耸立了亿万年,而每个罹难的登山者的生命,却不可能重来一次。

湖北武汉❘匡辉❘公交企业职员

(栏目主持:温翠玲)

猜你喜欢
陪餐珠峰南方周末
咦?珠峰“身高”在变?
寻找珠峰的“脚”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幼儿园“陪餐”,怎么做才更有意义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幼儿园“陪餐”,怎么做才更有意义
校长“择优陪餐”不宜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