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框架及评价指标

2019-07-10 06:30屈广义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9年3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建设项目铁路

屈广义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动力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308)

0 引言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2015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规定了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行业类别,要求铁路行业对环境产生持久性、累积性等重大影响的项目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相较于铁路建设项目已全面进行了环评工作而言,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铁路建设项目较为有限,并且是在环评审批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令下进行的,如青藏铁路在建设运行几年后,铁路科研机构开展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生态影响后评价。已有的文献资料显示[1-3],青藏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在开展此项工作的铁路建设项目中最为细致深入。

在理论研究方面,郝红彬等[4]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概念,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美学环境影响后评价,以及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后评价4项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四大类21个指标体系,给出基于这四大类21个指标体系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扩展矩阵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影响。韩鹏等[5]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建立了以生态环境、噪声与振动环境、电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和社会环境等7个互为关联和补充的环境因子构成的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刘明辉[6]从评价时段、适用范围、评价形式、管理要求、主要内容等方面研究了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的区别。

由于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起步较晚,在法律和制度方面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有关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初期,在此针对铁路建设项目提出其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程序、对象、形式、框架和评价指标,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

1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对象

1.1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环保验收情况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针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铁路行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名录规定的范围,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都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特别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客运专线、扩能改造项目、铁路枢纽改造项目等都经过了环保部门的环评审查和批复。据调查,已经运营的铁路建设项目都经过了工程验收,但并非所有项目通过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对象

从环境影响后评价适用类型来看,并不是对所有的铁路建设项目全部开展后评价,对于线路长度较短、没有穿越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项目,经过竣工环保验收后不需要开展后评价工作。由于铁路的环境影响是长期缓慢显现的,生态保护措施也是经过几年的发育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开展后评价的铁路建设项目首先是近期建设并运营了3年或4年以上的项目。

基于铁路建设项目的规模不同、所经地区环境敏感程度不同,以及施工阶段工程变更情况和竣工环保验收完成情况,结合后评价的核心意义,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铁路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有重大工程变动的铁路建设项目;已竣工环保验收的新建长大铁路建设项目;已竣工环保验收的穿越重要环境敏感区、脆弱生态敏感区的铁路建设项目;环评审查时要求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铁路建设项目。

第一种针对有重大工程变动的铁路建设项目,建设时间较早的铁路由于当初环保对有重大变动的铁路建设项目没有严格要求进行变更环评,出现项目建成后环境影响与环评预测的结论有一定差别;第二种长大干线铁路,因涉及多个行政区、穿越多种生态功能区、与各类环境敏感区相关,需要后评价来调查环境影响情况,补充环保措施;第三种建设在环境敏感区的铁路建设项目,由于环境敏感区的特殊性,铁路正式运行多年后,其影响才逐步显现,需要确认铁路对受保护目标的影响,通过持续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敏感目标,降低铁路对其影响;第四种是环保部门要求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铁路建设项目。

1.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形式

环境影响后评价可以针对整个项目的所有环境因素开展,也可以针对整个项目或局部段落的某个重要环境因素以专题的形式开展评价。例如,穿越某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铁路建设项目,可以单独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开展后评价,也可以对多次跨越水源保护区的项目进行水源地环境影响后评价,或者开展长大隧道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对全线的生态环境影响开展后评价,这样有利于重点解决不甚明了但必须了解清楚的影响[7]。

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程序与框架

2.1 环境影响后评价程序

(1)确定项目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后,收集项目的环评报告及批复意见、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如果有)、项目环保施工图设计文件。

(2)梳理项目的环境敏感区、敏感目标、污染源、环保措施,掌握项目的环境影响源,制定现场调查监测方案;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因子。

若带点粒子的初速度不为零,因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平行,即带电粒子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那么带电粒子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同样可根据动能定理得出:

(3)开展项目环境影响实际调查与监测,对不同环境要素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调查环保措施的落实及运行情况,调查其有效性。

(4)后评价报告书编写,对项目的实际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价,评估实施环保措施的有效性;根据影响评价结果及措施有效性提出补救方案及改进措施;对项目进行决策效果评估。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2.2 环境影响后评价框架

图1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程序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任务是调查铁路的实际环境影响,监测核查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对新发现的环境问题提出治理措施,持续保护环境。结合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提出的组成内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包含铁路环保工作回顾、铁路工程评价、铁路工程环境影响调查与评价、环保措施有效性评估、环保措施补救方案与改进措施、项目决策效果评估、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各部分的相关关系如图2所示。

框架中,通过对工程环保工作的回顾,从环评报告、验收报告中掌握该工程针对哪些环境影响采取了哪些环境措施,之后就建设期工程内容与目前工程内容对照,判断工程污染源、工程生态影响源的变化情况,分析工程目前对环境敏感点、敏感区的可能影响。在环保回顾和工程评价基础上,开展工程环境影响和措施有效性的实际调查,确认环评预测的影响是否发生,判断工程采取的环境措施是否有效,发现有无新的环境问题,针对未有效的措施和新的影响提出补救措施。最后,通过分析铁路建设前后区域环境的变化情况,评估基于环境角度的铁路项目可行性判断的正确性,并给出铁路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其中,实际影响和措施有效性调查是后评价的核心工作,是提出环保措施补救方案的前提,只有调查的客观和全面才能使补救措施有效,达到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而环保工作回顾和工程评价是开展现场调查的基础,必须扎实可靠。

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

3.1 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基于环境影响后评价基本内涵[7]的认识及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编制应包含内容如表1所示。

3.2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体现环境影响的关键因子,与其他指标一样,有着对标性、指示性等意义。因此,选取好关键指标,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的确定主要根据铁路建设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和所涉及的区域环境特点,并参考环评采用的评价因子。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图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框架

表1 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内容与评价方法

如前所述,铁路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开展专题环境影响后评价,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可以以专题需要为原则进行选择。

3.3 评价方法和重点

3.3.1 评价方法

(1)工程评价。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中,对项目的实际工程情况采用与原环评对照的方法进行。

(2)实际影响调查。采用列表清单、现场调查、环境监测、摄影、管理部门走访和公众参与等方法。环境监测主要用于铁路运行产生的噪声、振动、车站车辆段生活污水监测及锅炉废气监测等,还包括沿线大气、水、声环境的环境质量监测;公众意见调查及走访管理部门,主要了解铁路运营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及对环保措施的接受程度等;现场踏勘(监测、摄影、样方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列表清单、管理单位问询及知情人士咨询,主要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调查。除了环境监测外,其他调查方法多是定性调查方法。

表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

(3)生态影响评价。对于铁路建设项目而言,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复杂、广泛的,剖析铁路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重点是工程的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动物通道,以及景观影响、重要生态功能维持等。对生态影响评价尽可能定量调查,应用生态机理分析、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力评价法,生态环境评价不应机械地追求指标量化、建立模型等,应在生态学基本理论基础上灵活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单项环境因子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点段生态环境评价相结合,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反映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4)环保措施有效性评价。从3个方面判断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即减缓措施的符合性,缓解措施是否达到环保设计要求;对敏感目标提供保护的程度,环境质量达标和污染排放达标,生态系统保持完整、生态功能持续发挥(不受破坏);受影响人士的认可度。

3.3.2 评价重点

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看,后评价针对的主要是实际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大、并且在项目建成运行一定时期后逐步显现的影响。铁路建设项目具有这种特征的主要是生态影响,因为生态影响往往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难于准确预测,竣工环保验收时其影响未必完全显现,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尚不能全面发挥作用,因而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针对项目的生态影响。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和核心任务角度,重点在监测调查、实际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及改进建议4个方面。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内涵和铁路建设项目现实情况,确立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范围,提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实施的具体程序与步骤,并确立后评价的基本框架和工作内容,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开展提供借鉴。目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正逐步从重审批轻监管、重评价轻验收,向加强事中事后环境监管方向转变,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正是强化环境监管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为有效开展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应加强科学研究,推进评价试点,以实现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规范化。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建设项目铁路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